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的故事

  • 字数: 1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818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竺可桢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全书围绕竺可桢先生的故乡生活、求学经历、教育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小故事,使读者们学习并了解竺可桢先生多彩的科学人生。
作者简介
张敏,女,1982年生,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工作,热衷于小说、诗词、散文的欣赏和创作,悉心钻研古典文学和近现代文学,对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见解。文笔扎实,独著、参编多部作品,并多次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
目录
故乡生活
觉醒的时代/3
源远流长的故乡/5
竺姓的历史/7
和睦幸福的一家/9
聪颖过人的阿熊/11
学堂生活/14
漫漫求学路/17
留学美国
考取公费留学生/23
考察美国的“黑土带”/27
心系祖国/29
再去“黑土带”/31
攻读气象专业/34
哈佛的学习生涯/36
获得硕士学位/39
创建中国科学社/41
研究台风的规律/43
回到祖国的怀抱/45
回国任教
幸福生活/49
家乡的变化/51
武昌高师的教学生涯/53
漫步西子湖畔/56
喜结连理/59
南京高师展才华/63
孩子的降生/65
编译百科全书/70
南开大学的新生活/75
组建中央气象台/80
修缮北极阁/83
建成气象研究所/88
收回气象主权/93
幸福的一家/97
天灾与国难/100
探寻高空的秘密/105
专注气象事业/110
新家里的欢笑/115
气象理论体系的初步建立/118
浙大保姆
浙大学潮换校长/123
校长的职责/126
浙大校园里的活动/129
战乱中的几次迁校/131
家庭的变故/138
组建新家庭/140
关心教授生活/142
保护学生安全/146
严格录取标准/148
解放之后
拒绝迁往台湾/153
建设中国科学院/156
加入中国共产党/160
野外考察工作/161
硕果累累/167
用生命写就的日记/172
摘要
     竺可桢办好入学手续后,就开始了正式的留学生活。他的英语基础好,很快就适应了课堂上的全英文教学。在生活上,竺可桢也过得很顺心。作为公费留学生,他每月有60元的奖学金,经济方面非常充裕,除了每月付给房东3.5元的膳食费,其他的消费都比较少。竺可桢每个月通常都只拿出20元左右使用,其他40元都存入银行。 竺可桢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十分愉快,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感觉自己学习了很多在国内学不到的知识,他想的是怎样把现在学到的东西带回自己的祖国,去帮助自己的父老乡亲。考察美国的“黑土带” 1911年8月中旬,伊利诺伊大学开始放暑假,一直要到9月末才开学。很多留学生想借此机会到美国东部的大西洋沿岸去度假。那里有华盛顿、纽约、波士顿这样的世界名城,处处都是优美的风景、历史悠久的名胜。竺可桢却不想只是进行简单的游览观光,他的计划是从专业研究的角度出发,更切实地了解美国的农业和农民。他找到了钱崇澎、邹树文、辛树帜3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到美国南方的农业区去考察。他们将顺着密西西比河南下,目标为路易斯安那州。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沿岸土地的颜色是黑色的,人们称之为“黑土带”。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除了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黑土地,还有两央分布在乌克兰大平原和我国的东北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黑土地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优选、最适宜农耕的土地,这里种植了大量的玉米、棉花,是美国有名的农业产区。 竺可桢和同伴们一路走来,却看到这里的黑人和白人的生活界限分明。黑人住着简陋的小木屋,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活,却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买不起,吃饭就更成问题了。白人也有一些生活穷困的,但他们一般都有较好的住房,要找一些条件不错的工作,也比黑人容易得多。在密西西比州,竺可桢调查了这里的棉花和玉米的种植情况,也看到了黑人们所受到的不公正对待。白人的教堂,黑人不得入内;白人的理发店,黑人不能进去。黑人白人可以同坐一辆车,但不能坐在同一排。看着这些黑人的艰难生活,竺可桢想起了中国农村的佃农和长工的生活情景。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承担着最繁重的工作,过着最艰苦的生活。 通过这一次的假日考察,他们见识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富庶与繁华,游览了路易斯安那州的田野和沼泽,最后来到墨西哥湾北部的大港——新奥尔良,竺可桢的考察记录写了整整一大本。 钱崇澎开玩笑地说:“可桢,这一路你的收获优选!” 竺可桢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他想到的是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否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自己在美国学习的农学知识能不能很好地用在中国的建设上。在这些方面,竺可桢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P26-2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