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泥塑艺术的数字化再现与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泥塑艺术的数字化再现与应用研究

  • 字数: 1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刘正宏,张峻,张芸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923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统泥塑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活化石”。本书一章和第二章研究了中国民间泥塑工艺的历史源流和主要代表,梳理了传承与发展脉络,总结了制作工艺与特色,分析了民间泥塑的文化特性与内涵。第三章梳理了信息论、三维空间的数字化传播特征、传统泥塑四个区域中的数字化特征等理论,清晰阐述了基于AR技术的文化数字化植入的理论模型,构建了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建模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思路。第四章从数字技术的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状况、特征与趋势,以真实案例为基础,进行了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再现的新思想与新方法。第五章探索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创新型应用的路径与模式。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泥塑艺术爱好者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刘正宏,教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技术创新应用与媒体融合、职业教育信息化与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教育部重量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主要负责人。出版《民族文化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北京工艺美术产业构建的策略研究》等图书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概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中国传统泥塑艺术发展概述
第一节中国传统泥塑的传承与发展
一、民间泥塑工艺历史源流
二、民间泥塑工艺的主要代表
第二节民间泥塑的制作工艺与特色
一、泥塑的制作与用料
二、泥塑的制作工序
三、“手捏戏文”的技艺特色
第三节民间泥塑的文化特性与内涵
一、用于宗教信仰的泥塑
二、用于岁时节令的泥塑
三、用于礼仪的泥塑
四、用于求愿祭祀的泥塑
五、用于玩耍的泥玩具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建模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思路
第一节信息空间理论
一、信息论
二、三维空间的数字化传播特征
三、传统泥塑四个区域中的数字化特征
四、本体论原则
五、I-space理论
六、编码/解码理论
第二节信息可视化理论与设计
一、信息可视化的理论基础
二、信息可视化设计
第三节基于AR技术的文化数字化植入理论
一、AR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二、文化数字化植入的基本思路
三、昂谱(RMP)理论
四、对昂谱理论的创新性思考
五、文化数字化植入的开发模式理论框架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再现研究
第一节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研究——以泥泥狗文化资源为例
一、信息空间理论基础
二、基于空间理论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路径研究
三、泥塑文化资源数据库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第二节基于信息可视化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研究——以凤翔泥塑文化资源为例
一、可视化信息数据获取法
二、凤翔泥塑文化资源数字化再现实证研究
第三节基于AR技术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创新应用
一、基于AR技术的传统泥塑数字化开发概述
二、基于AR的文化数字化植入系统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创新应用研究
第一节基于传统泥塑信息的手机APP电子读物开发设计——以惠山泥人文化资源为例
一、惠山泥人手机APP电子读物开发概述
二、惠山泥人手机APP电子读物开发设计思路
三、基于惠山泥人信息的手机APP电子读物设计
四、案例展示及应用下载
第二节基于传统泥塑资源的科普动画短片设计——以聂家庄泥塑文化资源为例
一、以数字动画的形式讲述聂家庄泥塑的故事
二、动画前期
三、动画中期
四、动画后期
第三节凤翔泥塑数字化创新产品设计研究
一、凤翔泥塑文化资源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二、凤翔泥塑文化资源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设计应用
三、凤翔泥塑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寓意的创新应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