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璀璨明珠陆家嘴
字数: 17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邢建榕,施雯
出版日期: 2020-08-01
商品条码: 978754861665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2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邢建榕、施雯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上海陆家嘴的故事。本书富含实用的信息指南与有趣的历史故事,可以作为上海游客的手边书,也可以作为大众读者的休闲读物。
内容简介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由上海通志馆主编,立足“新时代,新上海”,采取“专业学者写大众通俗读物”的方法,图文并茂地讲述上海历史的故事,也反映了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向读者展示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很好、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面貌。本书为“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之一种。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浦江畔,隔江面对外滩。1990年,中国国务院宣布开发浦东,陆家嘴成为上海拥有魅力的地方,改革开放的象征。本书通过全面展示陆家嘴的历史沿革、金融开发区的建设历程,反映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伟大成就。
目录
总序
绪言陆家嘴:从滨江工业区到金融贸易区
向东延伸的土地
由西向东的成陆过程
“浦东”与“陆家嘴”地名的由来
未能实现的近代开发梦想
黄浦江两岸差距的不断拉大
目光投向了浦江东岸
“从小到大”的陆家嘴
历史上的人物
陆深:陆家嘴因他而得名
陆锡熊:《四库全书》总纂官
沈寿昌:保卫海疆谱英名
沈杏苑:名医风范,勉力兴学
谢源深:创设浦东塘工善后局
陈桂春:浦东最早医院的创始人
叶进财:凝聚着两代人兴学梦想的进才中学
马小弟:领导工运、保卫海疆的壮丽人生
老路名、老地名和老建筑
烂泥渡路
杨家渡
花园石桥
洋泾、东洋泾浜、洋泾港
张家浜
冰厂田
塘桥
庄家桥、庄家宅
严家桥
凌家花园
天后宫里
张家楼
颍川小筑
喻氏民宅
钦赐仰殿
近代工商市政掠影
浦东近代化的起步
码头仓栈几无隙地
船舶修造业的重要中心
造纸、纺织、火柴业三足鼎立
“浦东第一银行”
市政公用事业相对落后
一片红色的土地
工人抗争意识的觉醒
李启汉领导英美烟厂大罢工
积极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浦东女工夜校:培育女性革命者的熔炉
纶昌纱厂罢工案
“红色摇篮”洋泾中学
颍川小筑里的烈士英魂
开发开放故事多
“一是一”与“141号”
五大规划设计方案竞标陆家嘴
烂泥渡上崛起“垂直金融街”
“省部楼宇”一条街
“四个一”工程
“资金空转、土地实转”
来自“阿信”家族的第一八佰伴
“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
不断延伸的地下巨龙
刷新城市天际线的“四大金刚”
摘要
由西向东的成陆过程 相较于中华民族核心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海的浦东是一片年轻的土地。自东晋初年逐步成陆以来,大约走过了1700年的光阴。如果要用一句话形象地概括浦东这片土地的沿革发展,那么可以说,浦东像一条山间溪流,有源头,但有时分,有时合;有路径,但有时缓,有时急。浦东滨江临海、江海一体,其历史沿革既表现出不断向外拓展的开放性,又表现出适应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变性。 在公元4世纪以前,下沙沙带浦东部分还是一片浅海。随着长江从上游夹带来的泥沙在江海交汇处被海浪冲顶而加速沉降,滩地面积不断增加。到4世纪东晋初年,上海地区的海岸线向东推进了约20公里,下沙沙带海岸正式形成。同时,沿海居民为了生存发展,也不断捍海筑堤,与海争地。自然力与人力的共同作用,推动浦东的海岸线不断向东延伸。唐代开元元年(713年),重修了长150余里的“古捍海塘”,海塘西南起自浙江盐官县界,穿越今浦东北蔡、周浦、下沙一带,东北抵吴淞江。根据考古挖掘发现,早在唐代这里已形成了人口聚居。 其中,位于今花木街道辖区内的“严桥遗址”,是拥有代表性的一处唐初村落遗址。严桥遗址所在地由地表往下依次是黄土层、灰土层,在深约3.5米的灰土层内,出土了大量唐宋时代的器物,如石锤、砖井、陶纺轮、牛头骨料、青釉瓷碗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严桥遗址的发现及其与上海境内其他古文化遗址的对比,有力地证明了上海的成陆过程是由西向东逐步扩展的。今天,当我们站在浦东临海的大堤上远眺,可以看到远处大片的滩涂,鸟儿竞翔,芦苇摇曳。这些滩涂就是浦东的前身,也是上海的前身,“上海滩”的说法也算名副其实。 自唐代重修古捍海塘,至1172年南宋修成里护塘,1584年明代修成外捍海塘(1733年清雍正年间由南汇知县钦琏主持重修并加长加固,改名钦公塘),直到1949年10月人民塘竣工,浦东地区基本上每四个世纪海岸线东扩10公里左右,相应地就修成一条捍海主塘。而捍海塘的修筑带动了周边集镇、村落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繁衍和物产丰富。也许就是与海争地、向东扩展,奠定了日后上海“东进”、浦东开发的内生动力。 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几乎都有一条大江大河贯穿其间,给人民以滋养,赋城市以灵气,也提供了沟通内外的通道。黄浦江之于上海,正如泰晤士河之于伦敦、塞纳河之于巴黎、多瑙河之于布达佩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浦江是长江下游的一大支流,发源于浙江安吉,自青浦区入上海境内,上游水道为东西走向,中下游呈南北走向穿越上海市区,最后在宝山吴淞口注入长江。从山间的涓涓细流,演变为长江三角洲上的滔滔大浦,是自然造化和人力整治共同推动的结果。 黄浦江的上游古称“东江”,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阔不过“尽一矢之力”而已,是古代太湖下游三道入海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之一。东江最初在海盐附近,从杭州湾人海,后来人们修筑海塘,出口被堵,于是改从今金山卫人海,后来又改从闵行的闸港东流人海。当时闸港向北有条支流叫“黄浦”(古代“浦”即江河之意),其下游流经现在上海城区的东边,称为上海浦。上海浦向北流人吴淞江,吴淞江则向东北流经南跄口(今浦东黄家湾之南)人海。此时的黄浦连接上海浦,只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 自宋代起,东江、娄江、吴淞江逐渐淤塞,太湖排水不畅,周边地区屡遭水患。到了明代,吴淞江河道日渐淤浅,造成上海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低地,每到雨季都为潮水所淹,田无所获。 明永乐元年(1403年),户部尚书夏元吉奉命治理太湖水患。夏元吉突破了前人狭隘保守的水利思想,另辟蹊径,放弃吴淞江下游一段淤塞的河道,而对黄浦进行加深拓宽,同时疏浚上海浦北边的范家浜(相当于现外滩至复兴岛南端),使范家浜上接上海浦、黄浦、泖湖,下与吴淞江合流后,从南跄口入海。如此,黄浦江从支流变为主流,吴淞口实际上成了“黄浦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浦夺淞,江浦合流”,把治理一河与调整一个水系结合起来,在我国水利目前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 P17-1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