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与艺术

道与艺术

  • 字数: 1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作者: 江泛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802144156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道家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中,对中国传统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精神的形成,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艺术目前,无论敦煌壁画一类的雕塑和绘画艺术,或是如《聊斋志异》一类的鬼怪文学作品,处处体现出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的道教文化。道教艺术本质上是人生的艺术、生活的艺术。 本书为“道与和谐生活丛书”之一,全面论述了道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那些被文明异化的现代文明人往往看见树木就是木材,看见动物就是美味,不知天地间有大美,山水中有真乐。道家思想早在两干多年前就敏锐地发现和深刻地批判文明发展导致“人为物役”的负面影响,强调“心明于物外”,呼唤尊重自然、爱惜生命,这是今天的中国人、东方人,乃至西方有识者对道学和禅宗思想表现出极大兴趣的原因。     道教秉承“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重生而恶死的特点,道教艺术的精神和特色是它的现实性、包容性和创造性。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道学追求一种平和的心灵构建,用艺术努力创造美好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享受现实的生活和人生。这是艺术之大道,也是道教艺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
江泛,本名江献明,浙江金华人。现为《中国财富》浙江办事处主任、记者,北京江泛文化策略机构总监,艾青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及中国传统文化。著有《四时养生饮食保健》上、下卷,《四时饮食美容美体法》四卷,《道与企业管理》、《道与艺术》、《道与生态家居》、《道与养生保健》、《生活潜规则》四卷,《北京,来自中国民间的白皮书》等。
目录
第一章  道与艺术 一、道是无形无象的存在/00l 二、道教信仰与道教艺术/001 三、道教艺术的题材/004 四、道教艺术美学/012 五、道教艺术的历史价值/015 六、道教艺术的现代意义/018 第二章  道与音乐 一、道与音乐的渊源/022 二、道与宫廷音乐/025 三、道、民间音乐与《二泉映月》/029 第三章  道与雕塑 一、“道”造就的中国雕塑/033 二、道教造像的主题/034 三、道教雕塑的艺术特征/037 四、道教绘画图谱/038 第四章  道与绘画 一、道与绘画的不解之缘/044 二、山水画:求天地之大道/047 三、壁画中的神仙境界/048 四、顾恺之与道画/063 第五章  道与书法 一、书法之“形”法于道/069 二、书法之神源于道/071 三、玄妙的符篆/073 四、王羲之的书法/074 第六章  道与诗歌 一、道性:诗歌之性情/078 二、陶潜与田园诗歌/080 三、李白的浪漫情怀/082 四、李商隐的隐语情诗/086 五、李贺的虚幻诗风/089 第七章  道与散文 一、以道为题材的叙事散文/095 二、《老子》之风/097 三、《庄子》之风/10l 第八章  道与小说 一、道教小说的形成与演变/110 二、道教志怪体小说——道教与《封神演义》/113 三、道教传奇体小说——道教与《西游记》/117 四、道教话本体小说——道教与《水浒传》/122 五、道教章回体小说——道教与《三国演义》/128 六、弥漫着道教神仙信仰的《聊斋志异》/131 七、道教与《红楼梦》/135 第九章  庄子与寓言 一、庄子,以寓言起家的大师/139 二、庄子寓言里的哲学/140 三、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141 四、庄子寓言故事/144 第十章  道与戏曲 一、道教戏曲的产生与发展/150 二、道教与元杂剧/151 第十一章  道与建筑 一、道教建筑的起源/160 二、道教建筑的布局艺术/162 三、道教建筑的结构艺术/163 四、道教建筑的藻饰艺术/167 五、道教建筑艺术举例/168 六、道教与园林艺术/170 第十二章  道与武术 第十三章  道教服饰艺术 一、道巾/182 二、道冠/183 三、道袍/184 四、鞋袜/185 五、佩饰/186 六、道符/187 第十四章  道教养生艺术 一、道教养生秘诀/189 二、气功与养生/212 三、道教睡眠术/216 随附:道教神仙人物列表 一、至尊三清及诸尊神/218 二、天地日月星辰等诸大神/219 三、灵官,太岁诸神及人身中之神/221 四、真人和仙人/222
摘要
    第一章 道与艺术   二、道教信仰与道教艺术     《聊斋》的写作是从记录怪异传闻开始的,在作者30岁写的一首诗中就有“新闻尽入鬼狐史”句,后来虽写了大量小说,记述异闻也到老不辍。继承神怪小说的艺术传统,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生态美学价值。全书笔记小说篇数难以确知,约当1/3左右。它们除保持了传说原貌,有益于了解其时的民风民俗之外,还有许多富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异于大篇的价值、特色,独具一格。整本书的艺术风格,接近和中国道教的信仰结合在一起,以朴素的道教情节,把生活中的故事娓娓道来,结合一种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把道教的常识和道理传递给普通的百姓。《聊斋》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关系的传统,期待着人类与自然界万物相互间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寄托于人类去主宰大自然,它以独有的艺术灵气,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息息相关与亲和之美。《聊斋》的异闻笔记鬼怪幻诞异闻:富于意味的有颂扬人鬼友情的《王六郎》,讽人自私的《孙必振》,写农夫降狐的《农人》,以及描述微化世界的《小官人》、《小猎犬》等。各篇都以白描之笔绘声绘色,悦目传神。     所以,通过一种道教艺术和道教信仰的结合,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