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逻辑力 高手是怎么思考和说话的
字数: 2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 朝晖
出版日期: 2020-02-01
商品条码: 978751582583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分不清因果关系,你可能会被指责“无理取闹”;不会推理论证,可能会被吐槽“智商‘欠费’”;不懂归纳分析,更是容易被蒙蔽双眼。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在于“逻辑思维”四个字。
《逻辑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逻辑的概念、组成、规律等基本原理,帮你打破思维定势,识别逻辑谬误,提升表达的逻辑性。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需要逻辑思维
01 逻辑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02 有逻辑地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观点
03 语言表达,体现的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04 创造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
05 看似符合逻辑的事,不一定是事实
06 抓住提升逻辑思维的三要素
07 读懂逻辑,识破诡辩
08 别将逻辑与逻辑学混为一谈
第二章
牢记四个逻辑规律,轻松识破神逻辑
01 第一个规律:同一律
02 概念问题常与同一律有关
03 第二个规律:排中律
04 兔子伤风:究竟是谁违反了排中律
05 鲍西亚匣子:两相矛盾必有一真
06 第三个规律:矛盾律
07 鳄鱼悖论:自相矛盾的选择
08 第四个规律:充足理由律
第三章
讨论问题之前,先明确概念
01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最小分子
02 有逻辑地思考,从明确概念开始
03 如何做到概念明确
04 抠字眼并非无用功
05 偷换概念,诡辩者的常用把戏
06 混淆概念,引人误解的小伎俩
07 词语歧义,模棱两可的表达
08 共用概念缺失,信息流失的源头
09 加工概念,让逻辑浮出水面
10 概念归类,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四章
对事物提出正确与否的判断
01 命题是我们提出的观点或假设
02 命题是一门判断的艺术
03 直言命题判断事物属性
04 假言命题判断条件关系
05 选言命题判断选择关系
06 隐含命题判断弦外之音
07 关系命题陈述事物关联
08 模态判断和性质判断
09 命题与语句的三种关系
10 梳理逻辑,确保立论严密
11 恰当地运用命题,才能严谨地推理
第五章
合情合理地推导出新结论
01 推理必须有理有据
02 推理的意义在于探寻事物的真相
03 任何推理都必须与事实相符
04 由一般到特殊是直接推理的魅力
05 巧妙运用联言推理
06 正确运用假言推理
07 两难推理:囚徒困境的博弈
08 推理前掌握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
09 模糊的表达影响推理
10 避免想当然的“省略推理
11 别将自己的逻辑强加于人
第六章
将纷繁复杂的信息条分缕析
01 有逻辑地归纳信息
02 运用归纳逻辑推理真相
03 巧用归纳逻辑理顺思路
04 将散乱的知识点进行逻辑归类
05 归纳逻辑在生活中大有用途
06 归纳事物规律,预测未来走向
07 在故事创作中加入归纳逻辑
第七章
解决问题时不忘触类旁通
01 类比推理是创新的基础
02 类比推理的思维盲区
03 类比推理的关键:求同与求异
04 巧用类比推理化解尴尬
05 善用类比,触类旁通
06 警惕思考上的错误类比
07 思维缜密者也会犯错
第八章
别把不相关的事物强加因果
01 “结论”有别于“结果
02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03 连续发生的事件未必是因果关系
04 思路不要被单一因果局限
05 小心荒诞不经的因果关系
06 奇迹或迷信何以蛊惑思维
07 前提错了,结论未必不对
第九章
拓宽思维维度,思考的方式不止一种
01 从问题的对立面展开探索
02 寻求更多答案或解决方法
03 科学推测还未发生的事实
04 将各类信息围绕目标聚合
05 将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联结
06 通过比较实现创新
07 借助抽象概念展开思维
08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09 以追问探寻本质,探索未知
10 建立站位全局的整体观
11 先提出假设,再逐一求证
12 以个别现象归纳普遍规律
13 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第十章
语言富含逻辑,才能让人信服
01 与人沟通要遵守语言逻辑
02 如何清晰地阐述观点
03 别忽视语境在沟通中的作用
04 逻辑高手的妙语解围
05 逻辑高手的幽默作答
06 正话反说,让观点更深刻
07 运用认知悖论,驳斥虚假言论
08 销售中的语言逻辑
09 逆向思维让广告更吸睛
10 话里有话,迂回地表达
11 别被虚张声势的语言诱导
12 有策略地讨价还价
第十一章
生活中人们常犯的逻辑错误
01 另类的非逻辑思维
02 非逻辑思维产生的根源
03 凭借感觉或经验做判断
04 非黑即白的特别思想
05 盲目地从众
06 一厢情愿的思考
07 出身决定能力
08 理性是万能的
09 牵强附会的推导
10 同情带偏理性
11 利用诱导与暗示
12 前提不足以支持结论
13 对人不对事
14 广告中的过度概括
15 盲目迷信权威
第十二章
逻辑学中的经典悖论
01 美诺悖论
02 赌徒悖论
03 罗素悖论
04 分散投资悖论
05 半费之讼
06 循环论证
07 白马非马
08 老虎悖论
摘要
逻辑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关键词提示: 逻辑学、语言表达、理性品格 在一次高峰论坛上,一位哲学系教授认为,比起直接学习逻辑学,也许学习数学才是帮助人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很好方式。照此说法,逻辑学岂不是毫无用武之地?在下结论之前,我们不如先一起来看一个生活中的小片段。 一家电影院里,一部好莱坞大片刚刚上映。根据社会公德的约定俗成,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人们不能随意说话,否则会影响其他观影者。然而,影片剧情跌宕起伏,几个观众一边看电影,一边热烈地讨论起剧情来,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影响了周围的观众。 终于,坐在一旁的一名观众看不下去了,打断了他们的聊天,说道:“请你们别聊天了,看电影的时候不应该说话,这会影响其他人的。”怎料,其中一个姑娘冷笑一声,回应道:“你现在也在讲话,也影响到其他人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们呢?” 照理说,这位姑娘有错在先,但她的一番辩驳又让人觉得有些道理。原因在于那位观众确实也是通过说话的方式来劝说对方不要在观影时说话的。他的行为与他提倡的“看电影的时候不应该说话”的原则不符。 在课堂上,一位教授也举了这个例子。他对学生说,如果有人认同以上观点,那么他也跌入了姑娘诡辩的圈套里。我们不妨来理一下其中的逻辑。首先,在观影的时候大声说话,影响其他人观影,这种行为是有悖于社会公德且缺乏素质的。因此,后面那位观众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批评是正确的。“看电影时不应该说话”所表达的完整的意思是,“看电影的时候不应该通过说话这种方式影响或打扰到其他人”。也就是说,这位观众说话不是以影响别人看电影为目的的,而是“制止那些真正妨碍到其他人看电影的行为”。 其次,那位姑娘不仅没有接受批评,反而指责对方也说话,并影响其他人观影了。其实,这就是通过混淆概念的方式在诡辩,将平日里人们“与别人讲话”和观影时“通过说话的方式影响别人”混为一谈,于是,对方为了制止不文明行为而“说话”也被混淆成了不文明的“说话”。这种诡辩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错误,是忽略了语境的不同而导致的。 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逻辑学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实际上,人们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都与逻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稍微了解并学习一些逻辑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逻辑学能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形式千变万化,然而,人们必须通过恰当的语言形式才能将它们表达出来。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不具备正确的逻辑形式,语言表述就容易引发歧义,从而难以实现有效沟通。 其次,逻辑学能帮助我们完善理性品格。人类是典型的社会动物,兼具感性与理性。人的一大特征就是能理性地思考问题,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任由主观情绪主导着自己的思维,很容易冲动。一旦情绪失控,就会招致一连串的麻烦。主观武断地看待问题,讨论问题时一味地宣泄情绪,罔顾事实而盲目地相信他人…,这些都是理性品格不够完善的常见表现。理性品格以逻辑思维为基石,缺乏逻辑思维的人往往习惯于用情绪化思维简单粗暴地来处理各种问题。 逻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反映真理或真相等事物最本质的属性。经过一系列条理分明的逻辑推理,能更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人们认识水平的范围之内优选限度地探索客观事实。因此,适当学习逻辑学,能帮助人们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了解事实的真相,以公正、客观的目光来看待问题。在理性品格的敦促之下,整个社会会朝着更加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 P3-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