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江南乡村民俗

江南乡村民俗

  • 字数: 21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沈成嵩
  • 出版日期: 2011-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915987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江南乡村民俗》由沈成嵩著,这些乡情、乡韵、乡音流淌着的文字,显得纯熟而自然。    在这本书里,老沈写排水沟,写沤草塘,写罱湖泥,写打连枷,写开河,写选种,写推乌头,写做田埂,写挥镰,写扳罾,写干塘捉鱼,写守闸待蟹,农家活儿他写得生动自然。    在这本书里,老沈写牛车篷,写稻草堆,写龙骨水车,写洋龙,写接天芋叶,写小麦扬花,写茶,写竹,写蚕,写苇,写蛙鼓,写蝉鸣,写荷塘,写湖柳,写流萤,写喜鹊,乡村风物他写得活灵活现。    在这本书里,老沈写石桥,写码头,写温堂,写茶馆,写集场,写更房,写酒店,写凉亭,写茅山的香火,写老城的声音,写听书,写消夏,写邮堂庙,写城隍庙,写小朝俸,写夜班船,民俗民情他写得情趣盎然……    《江南乡村民俗》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老沈与《江南乡村民俗》(代序)
前言吴地农耕民俗的“血液”——水
一、水乡农耕
选种
荷花郎
小麦扬花了
油菜花
龙骨水车
秧师
排水沟
沤草塘
罱湖泥
打连枷
推乌头
牛车篷
……
摘要
    惊蛰雷声隆隆,农户选种忙备耕。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斛粮。选种,是一年之计农事活动的**件大事,它不仅要选稻种、豆种、山芋种、瓜果种、杂粮种和各种蔬菜苗木的种子、种苗,还得选苗鸡、苗鸭、苗鹅,选鱼、虾、蟹等各种水产品的种苗,关系到农林牧副渔整个大农业。
    秋粮收割后,各家在场头埋一口锅灶,用桑枝煮一锅米粥,由村里的老人用竹筷迎风挑“粥膜”。
    挑起一层后,再煮开冷却,又挑起一层……如此,一层层地挑。一般的农户,挑四五层后,粥锅里,就只剩下“清汤寡水”了。
    *好的农家能挑九层粥膜,这就是“种田状元”了。说明这户农民选育的种子好,种田的肥水功夫了得,管理水平上乘,于是姑娘们给他戴上用野菊花编织的花环,让他骑上用彩绸装点的水牛,敲锣打鼓游村,并学习、传播他的种田、育种经验。
    第二年,家家户户就会选用他们家的良种,这就是“一家烧饭三家香,十家煮饭全村香”的“香粳稻”的来历。
    选种,大概有田选、穗选、?粒选、晒选、筛选、风选、水选等六七种方法和程序。
    先说田选。秋熟开镰前,组织农技员、老农到田头看农作物的长势、长相。不是所有的稻田都能作为种子田。
    只有那些根白、叶绿、秆青、粒黄、长势均匀、活熟到老的水稻才能作为种子田。
    它没有白穗,没有杂稻,没有黄叶,没有病菌,没有倒伏,没有上中下“三层楼”;而且要穗多,穗长,粒多,粒重,粒饱满;特别是成熟阶段的“老相”要好,不是“未老先衰”,而是每一株稻秆都是青青的,每一片稻叶都是绿绿的,每一穗的稻穗都是黄黄的,充满生机和活力。
    只有这种老来青、老来俏的品种才能保证它的下一代繁荣昌盛,能够“子辈超父辈,孙辈超祖辈。”
    春天的选种,主要靠晒选、筛选、风选和水选,而用盐水选种这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明创造,相传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它通过一定的比重的盐水,浸泡种子,使饱满的种子下沉,清除浮在表面的空瘪粒,破损粒,细小粒,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在清洗干净后,进入催芽阶段。
    怎样掌握盐水的比重呢,在没有计重器的情况下,可用鸡蛋来帮忙,在一缸清水里,放进十几只新鲜鸡蛋,然后逐步加盐,当加到盐水能使鸡蛋浮在水面并露出五分硬币那么大的面积时,这份盐水的比重就可以用来给水稻选种了。
    除了盐水选种外,还有清水浸种,泥水浸种、药剂浸种,温汤浸种等各种的选种、浸种的方法。
    农家选种,是很神圣严肃的大事。
    要织好稻种包,烫好选种缸,建好催芽的温室,筑好落谷的秧田,还要选好黄道吉日,敬土地,拜田神。男女劳力在选种前要沐浴、更衣,并且在选种期间忌房事,以示对谷神的尊敬。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