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南怀瑾讲人生哲理 图解导读版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 徐海洋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51582641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9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研习国学,怎能不读南怀瑾?本书融汇了典籍中的各类故事,既有南怀瑾的发散点评,又有笔者的瞬间感悟,更有生动灵犀的手绘插图,从你我平常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出发,为迷茫的人们点亮一盏盏明灯,进而光芒四射地照耀着茫茫前路。就让我们跟随南怀瑾的脚步,感悟人生,体会平凡背后无尽的绚烂多彩吧!
目录
第一章凡尘浊世,目修慈悲
第二章活出人生本色
第三章苦炼内功,品咂甘甜
第四章生命不息,前进不止
第五章义气如虹大丈夫
第六章聪明难,糊涂亦难
第七章情义切切,人脉绵绵
第八章善做伯乐,善识良马
第九章领导者,善为人谋
第十章世路艰难,自恃人生
第十一章人生不过一念间
第十二章孝,反哺之情
第十三章相爱才是家,容忍为常
摘要
放下,即到彼岸 汉代司马相如所著的《上书谏猎》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得失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达到优选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们非常可怜,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得失、得失,就这样摆,非常痛苦。塞翁失马,你怎么会知道是福还是祸呢?所以,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否则你永远也靠不了“岸”。 有一位男士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 这位男士曾经和女友做了一个小测验,说如果同时丢了三样东西:钱包、钥匙、电话本,问丢失了其中的哪样东西会令自己最为紧张和焦虑?女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话本,而男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钥匙。按照答案释义,女友是一个怀旧的人,男士则是一个现实的人。 后来他们不幸分手了,女友的确总被过去发生过的种种纠缠得不快乐,一段始于大学时代的未果爱情至今仍让她念念不忘,而男士却很早就已为人夫、为人父。女友的心停在了过去,一直后悔当初没有能坚持到底,因此,又错过了很多不错的人。 一次,二人再次不期重逢,有了这样的对话。 人生有些过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需要你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学会放下。外在的放下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下让你得到解脱。生活中的垃圾既然可以不皱一下眉头就轻易丢掉,情感上的“垃圾”也无须抱残守缺。不会放下的人,就永远逃离不了苦海。 佛家讲到顿悟,说的就是一刹那的醍翻灌顶,正所谓“永恒藏于瞬间”。有的人用一辈子的时间也逃不脱凡尘琐事的纠缠,功名情感的牵绊;而有的人,却能在开悟那一刻,放下尘世种种,立地成佛。这中间,除了因果、造化外,恐怕就是看谁能够“放下”了。 抚州石巩寺的慧藏禅师,出家前曾是个猎人。在他年轻时曾一度最讨厌见到和尚。有一天他在追赶一只猎物时,被高僧马祖道一拦住。这位讨厌和尚的年轻猎人,见有个和尚干扰他打猎,就抢起胳膊,要对马祖动粗。于是,有了马祖和石巩慧藏的一番对话。 猎人虽以杀生为本,但杀取应有道,这叫不失“本心”。马祖语含机锋地问:“哦,看来你也懂得‘一箭一群’的真义,那怎么不去按照‘一箭一群’的法则去射自己呢?”石巩慧藏说:“我知道和尚‘一箭一群’的意思了,可要让我去射自己,怎么下得了手!”马祖高兴地说:“你这个年轻人以前的无明烦恼,今日算是断除了。”于是,石巩慧藏便扔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在他下跪的当时,就已经上岸了。其实,只要你在一转念之间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岸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又何须回头呢? 南怀瑾说,去身见,去世间之见,把物质世界、空间的观念、身体、佛土观念,统统去掉。换句话说,把所有时空的观念、身心的观念统统放下,要这样来修持才行。按照南怀瑾先生的意思,一个人不但要放下,而且要放得,不但要将自我肉体和物质享受放下,而且还要将各种净土观念也放下,接近空下来,人生才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黑氏梵志仙人到释迦牟尼佛祖那里去献合欢梧桐花,佛祖看见黑氏梵志,就对他说:“放下!”梵志放下了拿在左手的一枝花。 P2-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