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算天、 算地的科研之路 王植璧生平回忆录

算天、 算地的科研之路 王植璧生平回忆录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作者: 王高瑞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92659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植璧(1918-2008),河南省获嘉县人,有名小麦育种、生物统计专家。194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50年6月任河南省农业试验场技术副场长,主持全省的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为河南粮食增产、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抗击霜灾等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心系祖国,逆境中十年单枪匹马、以笔“算天”,用数学方法自费研究“逐日长期天气预报”,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并被河南省气象学会聘请为常务理事,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指定参加全国农业气象规划会议。本书以王植璧的人生经历为主要内容,详细叙述了他科研报国的感人事迹。王植璧具有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共有的品德,他们为赶超世界优选科学水平,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爱国精神值得弘扬,更值得青年人学习。
目录
第一章矢志为农桑开辟新局面
1.爱国青年立志学农
2.大学骄子师生同赞
3.培育良种参与著书
4.文官高等考试夺冠
5.任河南省建设厅统计室主任
6.接受共和国任命参加河南农业工作
7.主持河南省第一次农业调查
8.为河南省农业试验场规划、选址
9.坚持浇麦保苗对抗特大霜灾
10.率先区域试验“算”出推广品种
11.业务严格要求培养农业领军人物
12.剔霉麦选良种新闻电影推广
13.征集农家品种首建省级品种资源库
14.立规章建制度确保农业科研上轨道运行
第二章身处逆境不忘报国
1.事业突然受阻不忘初心前进
2.适应变化投入劳动
3.实事求是抵制小麦产量浮夸风
4.意外发生家庭蒙难
5.知识换来丰收热心帮助同侪
6.再遭变故回到老家
7.立誓“算天”服务农业
8.初战告捷感谢乡亲
9.生活艰难“算天”意坚
10.联络同行坚持不懈
11.苦心钻研预告天灾
12.返回郑州受聘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
13.省农办领导家访感谢组织关怀
14.家乡党委来函希望继续“算天”
第三章老树新枝倍加报国
1.终于归队誓立新功
2.省领导接见为河南农业大发展直言
3.秉公办事坚守底线团结同事做好科研
4.重视科技情报建设创办重量小麦刊物
5.发挥生物统计专长甘为人梯扶持青年
6.老骥伏枥壮志不已高风亮节世代相传
7.尾声
第四章信件摘录
一、王植璧在农村写给省农科院和村支部的信件(节选)
1.发现“综合分析图解法”
2.再述科研成绩
3.汇报研究河南旱灾规律成绩
4.研究湖南旱灾规律
5.关于新乡地区用化肥拌种不出苗问题的汇报
6.向支部汇报西刘天气历法研究进展情况
7.我们70%可靠性的预报结论是怎样来的
二、王植璧在农村写给国家科委和省气象局的信件(节选)
1.写给国家科委的信
2.关于我的研究说明
3.关于“西刘”超长预报法
4.关于气象编历问题,我的答案是什么
5.写给省气象台的信
6.介绍一点我研究思想的由来
7.时间数列预报究竟是一个什么问题
三、王植璧在农村写给母校老师和专家的信(节选)
1.向西农母校辛树帜院长报喜
2.写给中国气象学会的农业气象顾问、中国地理所副总工程师宛敏渭先生的信
四、王植壁回到郑州后写给领导及同学的信件(节选)
1.写给省领导的信
2.写给河南省获嘉县农业局崔建顺的信
3.《女儿吟》――慰问一位老同学
4.写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的信
5.写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马亚鲁的信
6.写给河南农学院院长许西连的信
7.与老同学商讨河南农学院从农村返迁郑州的信
五、王植壁在河南省农业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第五章亲友缅怀
一、父爱如山——儿子心中的父亲
1.教育我们心中有“人民”
2.启蒙教育不可放松
3.逆境之中父爱更真
4.关爱子女父爱如山
5.重获新生不忘父老
6.督促子女学习进取
7.感恩父亲怀念母亲
二、趣闻与回忆——他人眼中的王植璧
1.解答研究生的数学难题
2.预报打麦场天气
3.乡亲晒粮
4.访问吴绍骙院长
5.陪王先生到重庆
6.我心中的王伯伯
7.农业专家、副场长王植璧先生的坎坷人生
附录
王植壁生平事迹年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