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情绪思维与领导力

情绪思维与领导力

  • 字数: 35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宋涛
  • 出版日期: 202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36660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有关情绪思维与领导力的知识结构内容属于作者原创,为我们重新认识人的思维的复杂性及领导力开发新内涵提供了创新性内容。 1.作者在国内外有关情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思维形式为分析视角,在国内第一次提出“情绪思维”概念,并对其内涵构成及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2.作者从领导力构建视角,提出“情绪思维能力”概念,引入情绪思维内容,就领导者情绪思维能力,从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解读他人、关系调控、文化反思五个维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对于领导力发展做出了新的知识贡献。 3.作者从中国本土情境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情绪思维的关联关系予以分析,解释了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上领导者情绪思维能力影响的表现,并试图为中国人的情绪思维活动特征提供本源性的解释。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涉及情绪心理学、思维意识、领导力、传统文化等多个学科,试图将跨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归纳,发现并构建关联关系清晰的分析维度。本书从思维形式视角出发,提出“情绪思维”概念,对情绪思维形式的发生机理、知觉机理、推理机理构成内容及其属性特征作了归纳介绍。从领导力开发视角,提出领导者“情绪思维能力”概念,从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解读他人能力、关系调控能力、文化反思能力五个维度,对领导者情绪思维能力构成内容予以分析总结。本书立足于中国本土情境,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总结出“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载体”及其“基因”编码信息内容,对领导者的情绪思维活动探本溯源。另一方面结合中国历史上相关领导者活动案例进行对应分析,为重新解读领导者行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并为读者的外推提供分析框架及解读思路。
目录
第一章 情绪思维的形成及影响
一、情绪思维与逻辑思维
1.思维与意识、认识在广义上具有相似含义
2.思维活动内容存在多样性,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3.情绪提供思维活动本原内容,并形成独立的思维形式
二、情绪思维形成的生理机理
1.情绪思维的发生机理
2.情绪思维的知觉机理
3.情绪思维的推理机理
三、情绪思维的属性特征
1.情绪思维是情绪体验状态推动的感性思维活动
2.情绪思维开展简单快捷,容易形成思维习惯
四、情绪思维与领导力创新内涵开发
1.情绪思维对领导力创新内涵开发的影响
2.领导力视角下情绪思维影响的分析维度构建
第二章 情绪思维要素与领导者自我意识
一、信仰追求对情绪思维与自我意识的影响
1.信仰带动情绪思维,将自我与异己简单明了地设为对立状态
2.信仰磨炼下的意志心境可以主导自我意识奉献一切
3.信仰变化带动的情感偏向变化,会重设个体的人际关系判断
二、利益取向对情绪思维与自我意识的影响
1.天下利益追求会引导领导者在个人利益选择中从容自如
2.组织利益争夺会促使领导者在个人利益选择中环顾计较
3.个人利益泛滥会推动领导者在个人利益选择中不择手段
三、领导风格对情绪思维与自我意识的影响
1.魅力型领导风格的自我认同与多疑型领导风格的自我干扰
2.多种领导风格的情绪偏向会对自我意识形成交汇影响
四、反省意识与领导者自我意识能力提升
1.领导者对于情绪思维知识的认识并不能够自然形成
2.俯视情绪容易导致自我反省意识的缺失
3.自我反省意识构建途径与提升情绪思维觉察能力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情绪思维特性与领导者自我控制
一、喜、怒、哀、惧下的情绪思维特点与活动反应趋向
1.快乐情绪思维会放大对“好结果”的想象
2.愤怒情绪思维聚焦于报复行为
3.悲哀情绪思维引导行为趋于停滞
4.恐惧情绪思维激发即时行为反应
二、判断性情绪思维与动物性情绪思维的生成途径及影响
1.情绪生成的正常神经回路
2.情绪生成的短路神经回路
3.抑制动物性情绪思维生成,引导判断性情绪思维生成
三、独断型领导风格与变革型领导风格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1.独断型领导风格
2.变革型领导风格
四、工作情境对情绪思维控制的影响与反省意识构建
1.等级工作情境氛围影响领导者反省意识的养成
2.领导者需要格外关注与控制“自我”影响下的情绪思维倾向
3.情绪思维变化节点信号与反省控制意识构建
第四章 情境对象类别与领导者解读他人
一、感受与解读他人是一种养成能力
1.同理心强弱受养成影响
2.情绪思维内在能力构建是养成的基础
3.解读他人能力影响到人际关系判断的视角
二、表情解读、心理解读与情绪思维调控
1.表情解读方式是基于情绪类型与行为反应的感知过程
2.心理解读方式是基于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认知基础的推理过程
3.他人情绪思维的引导与调控
三、情境对象类别与情绪思维解读应对
1.上级领导权威追求特点的解读应对
2.同级领导竞争行为的解读应对
3.关键下属情绪思维的解读应对
4.关联对象情绪思维的感同身受
四、领导风格自我调整与解读他人能力提升
1.领导者的位置会成为感受他人的障碍
2.领导者提升自己的感受与解读他人的能力
第五章 人际规则内涵与领导者关系调控
一、人情关系与情绪思维判断
1.家长制规则
2.人情通道规则
3.圈内圈外规则
二、上下关系与情绪思维判断
1.大一统规则
2.尊卑有序规则
3.家国为先规则
三、人礼关系与情绪思维判断
1.理先欲后规则
2.对号入座规则
3.身体力行规则
第六章 传统文化与情绪思维
一、礼的合理性认同渊源与两种思维判断形式的融合
1.“礼”正式确立于周朝,周公制礼
2.周礼至春秋已经处于废弛状态,孔子穷其一生意欲复兴周礼
3.西汉初期,礼在官家支持下获得正统地位
4.魏晋至隋唐,思想多元对儒学独尊局面产生冲击
5.宋明理学兴起,礼上升到了至高无上的“天理”地位
二、自省兼爱与情绪思维中言行活动的两面性
1.孔子推崇“复礼”的目的,是使社会恢复到等级秩序状态
2.孔子倡导“克己”的核心内涵,是为“复礼”奠定认知基础
3.“克己”修行存在言行分离的两面性
三、尊卑有序与情绪思维中人格独立意识的分裂
1.农业社会情境与个体主宰依附意识的形成
2.血缘宗法传统与尊卑等级意识的发展
3.一家之言与人格不平等意识的固化
四、专制情境与情绪思维中的变化人格
1.权力尊卑与变化人格
2.媚上蔑下与正负人格
3.利益得失与变化心态
摘要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思维居于先发的、主导地位,因此,人类对于思维奥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化,情绪对思维的影响以及情绪思维的存在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验证,从思维形式视角来看待情绪思维的生成机理及影响,为我们认识人的思维形式多样化提供了新的内容,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个体,特别是领导者的思考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内容的表现形式。传统观点认为,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以概念、判断、推理所进行的逻辑思维形式是我们进行思考、决策的主要形式。现在有关情绪思维研究的结果证实,情绪思维也会加入思维活动的交汇融合与意识涌现竞争之中,形成另一种思维形式,并且情绪思维形式可以主导思维活动结果。 与逻辑思维形式可以简称为逻辑思维一样,情绪思维形式也可以简称为情绪思维。逻辑思维与情绪思维都会对个体的思考判断及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情绪思维更多地是以生理本能的反应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判断,由于情绪研究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对其知之甚少。 在历史长河中,情绪思维影响领导者思考判断及行为选择,并进而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例比比皆是。 从中国的东北进入华北,有一条狭长的陆上平地通道,称为辽西走廊。辽西走廊从北端的锦州至南端的山海关约四百里,山海关就像一把铁锁,牢牢地锁住了这条通往华北平原的通道口。明朝在建国后所建立的山海关城,以及围绕山海关的军事拱卫城堡宁远城等,成为明末清朝在东北建立后,欲南下染指大明江山的一道险关。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农民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大明王朝崩塌。 驻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陷入焦灼彷徨、思绪万千的境地。 北边,是虎视眈眈,打了几十年仗,随时寻机南侵的清军;南边,是势如破竹,刚刚颠覆了大明,号称有百万之众的农民军;东边是大海,西边是高山。山海关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孤立自守。 何去何从,吴三桂必须做出决策。 是时,吴三桂33岁,手中握有被称为“关宁铁骑”的4万精兵,3月6日刚被崇祯皇帝封为“平西伯”,旨意要求吴三桂即刻带兵进京“勤王”。 吴三桂也没有料到京城防守如此不堪一击,在做好人马回撤山海关和防守部署工作,带兵直奔京城的路上,“勤王”的任务及目标突然凭空消失了。 驻马长思。权衡形势与条件,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吴三桂主要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出路是投降清朝。自吴三桂驻守宁远之后,与清军交战多年,清朝曾多次对吴三桂抛出招降条件,均被吴三桂拒绝。②现在吴三桂如果献关投降,自是立下大功,清朝必定予以加官晋爵,吴三桂个人锦绣前程无忧。 虽然降清之路可走,但是以吴三桂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汉夷”观念与忠孝之义分辨,吴三桂并没有将其作为当然选择。 第二条出路是投降李自成。大明顷刻崩溃,已经说明沉疴难愈。李自成入京,说不定就是改朝换代的天意。此外,吴三桂的父母等亲人三十余口尚在北京,爱妾陈圆圆也在北京,都落入了李自成之手。虽然投降李自成也有违对大明的忠诚,但是,符合吴三桂一贯所强调的孝,可以作为改朝换代后的一条出路。 第三条出路是观望复明。崇祯皇帝虽然已死,北京失陷,但皇族子嗣尚存,大明还有半壁江山可撑,吴三桂暂时可以静观待变,以助明朝余力复明。 第三条出路可选,但是,吴三桂很清楚,以山海关的位置及重要性,无论是清朝,还是李自成,都不会给他太多的观望时间,他随时可能面临来自任何一方的攻击。而离开山海关,这支以辽东人为主的军队无论转向何处、如何生存,都充满凶险,前途未卜。 摆在吴三桂面前的三条出路,是以客观条件、形势、利益等各种因素进行判断推理的结果,也就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理性分析结果。 逻辑思维形式是人的思维能力构成的主要途径,是个体在后天的认知过程中进行培养及训练的主要内容,当个体在面临问题思考及判断选择时,逻辑思维能力会直接影响判断选择的质量。 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表现在对各种变量进行的内涵分析及推理选择之中,以知识为基础进行的这种意识过程也被视为是理性分析。 在大明朝崩塌的时刻,远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在奉诏进京“勤王”的路上对各种方案思虑良久,选择了第三条出路。 吴三桂拨转马头,回师山海关,静观形势变化。 就在吴三桂在山海关向北京遥望沉思的时候,刚入北京城的李自成也想到了吴三桂。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就想到了山海关的重要性,也就意识到了吴三桂的价值。 取吴三桂,有武力夺取与招降安抚两种方式可选,而且是刻不容缓。 面对客观形势与条件,李自成仔细权衡。根据逻辑思维分析的结果,李自成选择了最有利的和平解决方式。 李自成劝降的方法是多管齐下: 1644年3月21日,也就是李自成入京的第三天,李自成就吩咐与吴三桂熟悉的明朝降将发书吴三桂,帮助劝降;3月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