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方圆密码 共和国金融之源

方圆密码 共和国金融之源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沈世豪,何英
  • 出版日期: 2022-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50193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政论体的长篇报告文学,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之作。书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为指导,全景式、多角度、多侧面地探究、分析、研究、总结闽西这片红土地上苏区金融诞生、发展、走向成熟,成为共和国金融源头的辉煌历程。书分为八个板块:大办信用社、红色银行风采、独占鳌头的股票、货币佳话、党的领导、以民为本、红色金融家的摇篮、闽西红色金融的精神和贡献。对闽西苏区首次进行比较全面而科学的梳理,从而深入挖掘并弘扬其深厚的光荣传统,探究并借鉴其极为宝贵的经验,不仅为现代金融建设及其完善提供一面正本清源的“镜子”,而且为丰富红色元素,提高民族素质,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服务。
作者简介
沈世豪,知名作家、教授、中国作协会员。196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厦门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教授。著有《亚细亚的太阳》《中国有个》《陈景润》《山村蒙太奇》《海峡同心圆》《大嶝一寸土》等20部长篇作品。在全国各级报刊正式发表的论文、作品1000余篇。所撰稿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级电视台播出的近30部。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是福建省优秀专家、厦门市拔尖人才。作品曾获全国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和二等奖。
目录
小引
第一章大办信用合作社
第一节时代选择了闽西
第二节“剪刀差”
第三节个信用合作社
第四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第五节呼之欲出
第二章红色银行风采
第一节闽西工农银行
第二节职责使命
第三节搞活经济
第四节初试锋芒
第五节服务全局
第三章独占鳌头的股票
第一节追本溯源
第二节股票
第三节股金票证
……
摘要
     第一章 大办信用合作社 暴动以后怎么办?经过血战,虽然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但面对一片凋敝的严峻的经济局面和敌人的重重封锁,如何坚持红旗不倒,并让老百姓渡过难关,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于是,闽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便揭开了人民共和国金融辉煌的第一页,造就了人民共和国金融的雏形。 第一节时代选择了闽西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轰轰烈烈,席卷大江南北,但因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翼集团的可耻叛变,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残酷地浸入血海之中。 于是,1927年在武汉紧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了以武装起义对付国民党血淋淋的屠刀的策略,这一年的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诞生,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城市。同年的9月9日,同志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这两次起义虽然遭受严重的挫折,但在血雨腥风中,革命部队硬是杀开一条血路,最后会师井冈山。 上井冈山的部队经过整编,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的道路,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并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新的一页,终于揭开了。 与此同时,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闽西领导和发动了土地革命斗争和苏维埃运动,开展分田斗争,1928年春夏之际,先后举行了龙岩后田、平和、上杭蛟洋、永定等四大暴动,并建立了永定溪南苏维埃区域,开展分田斗争。1928年7月15日,中共闽西临时特委成立,成为闽西党的统一领导机关。 闽西暴动,震动全省乃至全国。初建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弱小,却是一面鲜红的旗帜,给全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带来了希望。 在福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为什么会爆发在闽西呢? 闽西历史悠久。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揭阳县,边界就到达当时的苦草镇,即今天龙岩市的城区。三国孙吴政权曾经营闽地,驻军当时的东冶,即今天的福建。后来,孙权的儿子孙和的太子位遭到废弃,全家迁徙福建,他们带来了龙文化,闽西成为中国南方龙文化的发源地。 司马氏禅魏灭蜀、吴建立晋朝,继而发生“八王之乱”,中原士庶大规模南渡,这是中原第一次大移民浪潮,他们带来了河洛文化。一支进入闽西,这就是客家。客家向来以耕读传家为本。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闽西人正直、善良、勤劳、坚忍、勇于开拓创新的素质和敢为人先的风采。 因此,闽西是个有着传统文化包括古文化深厚沉淀的地方。 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现代史的序幕。其时代的主旋律是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在此之前,从闽西走出的邓子恢、傅柏翠等到日本留学,接受新文化的洗礼包括接受社会主义学说。邓子恢因家里经济拮据,无法继续留学,不得不提前回国,暂在江西崇义县杰坝墟堂兄开的“庆昌和”杂货店当店员谋生。在此期间,他订阅了五四运动后出版的大量进步书刊,并结识了当地的进步青年陈赞雍,向他借来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等书籍,他的思想从激进的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1921年春,他回到龙岩白土桐冈小学当教员。 如大潮奔涌的新文化运动中,最为醒目的事件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以锐不可当之势,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强烈的震撼和回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纷纷成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回到龙岩的邓子恢曾经上书陈独秀,希望在龙岩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他和陈明、林仙亭、张觉觉、章独奇、苏庆云、张双铭、曹菊如等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成立了读书社,并印行《读书录》。后来,读书社改名为奇山书社,并在闽西印行了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岩声》。其寓意是,龙岩不再沉默,其代表闽西发出的向旧世界宣战的声音,回荡云天。 闽西的星星之火,点燃了。 正因为如此,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闽西的优秀儿女郭滴人等前往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后,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被人们誉为威风凛凛的“滚地龙”。闽西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北伐军进入闽西,得到了闽西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福建的第一个党支部是1926年2月在厦门大学成立的,支部书记是罗扬才,发展了阮山、胡西冷等人党。随后,阮山从厦门回到闽西永定湖雷,在上湖羊头村“万源楼”成立党支部,这是福建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闽西形成了从中共福建省委、闽西特委、各县县委到农村基层党支部的相对比较完整的共产党各级组织。有一大批紧密联系群众的党的领导干部和骨干,意气风发地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无论是从党组织的基础还是从群众觉悟的基础来看,闽西都属于福建省革命条件最为成熟的地区。 正是有这样的文化、思想、组织基础,面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严峻局面,当党中央以武装的革命反击武装的反革命,时代便郑重地选择了闽西。 闽西暴动,第一声春雷是龙岩的后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