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强震动作用下顺倾和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与破坏机理

强震动作用下顺倾和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与破坏机理

  • 字数: 20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 作者: 刘红帅,齐文浩,郑桐 著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28477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作者取得的关于强震动作用下顺倾和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与破坏机理的研究成果。
具体内容包括:①研究了地震动输入方式、地震动参数对顺倾和反倾岩质边坡表面加速度放大效应的影响,揭示了相应的地震响应影响特征及规律;②研究了软弱夹层物理力学参数、坡体结构对顺倾和反倾岩质边坡表面加速度放大效应的影响,揭示了相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及规律;③研究了软弱夹层厚度、倾角和位置、坡高、坡角对顺倾和反倾岩质边坡破坏机理的影响,揭示了其相应的破坏力学机制;④以汶川大地震唐家山滑坡为原型,采用岩石相似材料模拟层状岩石的模型块,通过逐级加载方式进行了顺倾岩质边坡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顺倾岩质边坡的地震响应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和现象,此外通过逐级加载方式进行了反倾岩质边坡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反倾岩质边坡的地震响应特征。
目录
一基础篇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地震边坡破坏的类型
1.2.2地震崩滑体的统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3地震加速度响应
1.2.4变形破坏机理
1.3研究内容
第二章FLAC3D力学原理及数值模拟技术
2.1力学原理
2.1.1应变速率计算
2.1.2应力计算
2.1.3速度和位移计算
2.1.4不平衡力及阻尼计算
2.1.5循环计算
2.2实施关键技术
2.2.1FLAC3D求解流程
2.2.2网格划分
2.2.3边界条件及阻尼的确定
2.2.4计算模型及参数
2.2.5地震波的调整
第三章岩质边坡振动台试验设计
3.1引言
3.2试验设备
3.3原型边坡
3.4模型边坡方案
3.4.1模型设计
3.4.2模型材料
3.4.3模型制作
3.5观测方案
3.5.1基本原则
3.5.2传感器位置布设
3.6小结
二顺倾岩质边坡篇
第四章顺倾岩质边坡表面放大效应
4.1引言
4.2地震动输入方式的影响
4.3地震动参数对边坡表面放大效应的影响
4.3.1地震动峰值的影响
4.3.2地震动频率的影响
4.3.3地震动持时的影响
4.3.4地震动初动方向的影响
4.4软弱夹层力学参数的影响
4.4.1体积模量的影响
4.4.2剪切模量的影响
4.4.3黏聚力的影响
4.4.4内摩擦角的影响
4.4.5抗拉强度的影响
4.5坡体结构的影响
4.5.1坡高的影响
4.5.2坡角的影响
4.5.3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4.5.4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4.5.5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4.6小结
第五章顺倾岩质边坡地震破坏机理
5.1引言
5.2坡高的影响
5.2.1塑性区计算结果
5.2.2坡高的影响规律
5.3坡角的影响
5.3.1塑性区计算结果
5.3.2坡角的影响规律
5.4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5.4.1塑性区计算结果
5.4.2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规律
5.5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5.5.1塑性区计算结果
5.5.2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规律
5.6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5.6.1塑性区计算结果
5.6.2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规律
5.7小结
第六章顺倾岩质边坡大型振动台试验
6.1引言
6.2模型试验加载
6.3模型边坡的动力特性
6.3.1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
6.3.2动力特性的影响因素
6.4模型边坡的加速度响应
6.4.1加速度响应放大规律
6.4.2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6.43坡体对输入地震动的影响
6.5模型边坡破坏机理
6.6滑坡尘雾景象
6.7小结
三反倾岩质边坡篇
第七章反倾岩质边坡表面放大效应
7.1引言
7.2坡体结构的影响
7.2.1坡高的影响
7.2.2坡角的影响
7.2.3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7.2.4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7.2.5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7.3小结
第八章反倾岩质边坡地震破坏机理
8.1引言
8.2坡高的影响
8.2.1塑性区计算结果
8.2.2坡高的影响规律
8.3坡角的影响
8.3.1塑性区计算结果
8.3.2坡角的影响规律
8.4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
8.4.1塑性区计算结果
8.4.2软弱夹层厚度的影响规律
8.5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
8.5.1塑性区计算结果
8.5.2软弱夹层倾角的影响规律
8.6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
8.6.1塑性区计算结果
8.6.2软弱夹层位置的影响规律
8.7小结
第九章反倾岩质边坡大型振动台试验
9.1引言
9.2试验加载方案
9.3试验结果分析
9.3.1模型边坡的加速度响应
9.3.2坡体对输入地震动的影响
9.4模型边坡破坏机理.
9.5小结
四结束篇
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0.1顺倾岩质边坡成果
10.1.1地震响应
10.1.2破坏机理
10.1.3大型振动台试验
10.2反倾岩质边坡成果
10.2.1地震响应
10.2.2破坏机理
10.2.3大型振动台试验
10.3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