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禅艺春秋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周宇
出版日期: 2016-08-01
商品条码: 978754961794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周宇编著的《禅艺春秋(中国禅宗美学智慧读本)》从解脱、求真、心灵生态、生命伦理等不同角度重新诠释、解码我们司空见惯的成语。
禅宗文化不仅在佛堂、在学界,更早已渗透进日常的生活,以致我们司空见惯而疏于觉察。
当用参究的心审视这些习语的时候,慢慢地竟会体会出层层叠叠的意蕴。有时成语也是一个引子,四个字形成一种氛围,超越了原本的含义。以汉字的深邃,每个字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成语都是若干世界的一种构造方式,有其耐人寻味的艺术性,平凡也变得不平凡。
而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审美与审思中,隐约可见万变不离其宗之禅,也算是一种领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方式罢。
目录
序言
经典之禅
开门见山
一刀两断
坐井观天
病魔缠身
心安理得
自圆其说
爱不释手
爱莫能助
有眼无珠
求之不得
行之有效
随心所欲
言归于好
狐假虎威
不干不净
静心之禅
愚公移山
九死一生
顾名思义
附庸风雅
白驹过隙
痛定思痛
美中不足
洗心革面
内外交困
明目张胆
安步当车
想入非非
无与伦比
风尚之禅
箭在弦上
群龙无首
枕戈待旦
叶公好龙
名花有主
乌合之众
蔚然成风
三生有幸
生龙活虎
不三不四
大同小异
闲情之禅
爱屋及乌
无独有偶
缘木求鱼
以鹅传鹅
喜闻乐见
唇齿相依
聊胜于无
守株待兔
铁石心肠
别开生面
见好就收
谐趣之禅
望尘莫及
金无足赤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口蜜腹剑
买椟还珠
咬文嚼字
人面兽心
郑人买履
无心之过
当头棒喝
挂一漏万
五花大绑
他山之禅
肺腑之言
一门心思
诲淫诲盗
一贫如洗
有教无类
来者不善
半信半疑
鱼腹藏剑
信以为真
堂而皇之
通宵达旦
树上开花
安之若素
春秋之禅
苹果有毒
数字垃圾
一望无边
浪漫致死
海底观月
咸言碎语
夜空里的随笔
安大略湖
高地年鉴
存在与生成
勿忘我,悟忘我
旅行禅
后记
摘要
坐井观天
静水流深,表面宁静,却充满内在的韵律。
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体悟呢?百丈淮海禅师回答:“独坐大雄峰!”在山顶坐禅,天地万物尽览眼底,足以衬托一个人胸怀气象的超凡。可是在一个晴朗的圆月之夜,你有没有这样的幻觉:天上的皎皎明月,也许只是一眼无比深邃的井的井口,是虚的,我们透过井口看到外面的一爿圆圆的明空;那夜幕看起来虽是虚空,实则可能是坚实而高不可攀的井壁,你虽然独坐峰顶,或许实则是在井底仰望。
所以当青蛙在井底趺坐,心里一点都不着急;坐禅的人,不能着急“怎么才能出去”这个问题。僧问石霜性空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说,若人在干尺深井中,不用绳索,你能让他出来,那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眼下就是没有绳子可以登月,从这个井口爬出去,所以,继续坐禅。
坐禅要坐多久才是尽头呢?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然后开悟了,起来走了出去;而菩提达摩坐禅达九年之久,终日面壁。可是达摩本来就是开悟之人,可见坐禅跟开悟并没有因果关系。就像禅师说的:如果磨砖不能成镜,坐禅何能成佛?关键不在坐,而在悟。坐禅的定义是:安定身体平静不动,固定心念集中一处。通过呼吸融合身心为一体,身心一如安然,而“坐”则寻求身息心的统一和谐。对佛家弟子来说,包括俗家弟子,戒、定、慧三者是修行的三方面,少了哪个都不行。单靠坐禅不能成佛,除了定,戒就是生活上的约束,慧就是思维上的训练。所以青蛙坐禅只是外表安定,内心深处并不是宁静的一潭死水。
在“井”字中间画一个圆点,就是“井”。日语经常用这个字,不过它的含义却是盒饭:四条横竖是盒子的边框,中间一个点是饭团上盖的一小块咸鱼。即便只有靠咸鱼下饭,这个形式美却是不减少。“井”的汉语读音读若“胆”,字面意思为向深井中投入石子时产生的拟音词。松尾芭蕉的俳句写道:“古池塘,蛙儿跳入水声响。”这声音就是“井”。坐禅是参禅,而禅是什么?禅是石子坠入井水的声音,禅是单手击掌的声音,禅是月光落于窗棂的声音,禅是竹影扫过台阶的声音。禅是声音,世间一切的声音都是禅的声音,而老子说“大音希声”,听不见的声音更微妙。用“声音”两个字是形象化了的,“韵律”这两个字才更贴切。
青蛙坐在那里,就是井字中间的点,他是韵律的本体。他的生活中一切喜怒哀乐和锅碗瓢盆都是韵律,都是禅意的天籁之音,因为禅在自身,就像是点燃了自我内在的烛光,那么就照亮前后上下一切诸相,换言之,在一切诸相都寻得到来自我内在的烛光。禅宗说明心见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对肉眼所看到的嘈杂混乱,坐井观天,要以慧眼观之,才得以体味天籁之美。就像咸鱼下饭,一样可以审美地过。青蛙趺坐,安然自身,并不像旁人猜测的那样感觉空虚无聊。
开悟到底是什么神秘的境界?要回答这个问题,请想象这个情景:一只兔子不停地疯跑,不停地问每个遇到的人:“到底什么是安静?”你回答:嗯,你安静下来,就安静了啊。对开悟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当你开悟时,你就开悟了。禅师说,不要四处乱找开悟的方式,收心,闭上眼睛观察自己,了知自己并没有必须开悟的需求,那么你反而就开悟了。“人在千尺深井中,不用绳索”,小僧不解,复问禅师:“到底怎么才让他出来呢?”禅师怒喝:“笨!谁在井里?”
僧问的是,什么是关于这世界的真相?月亮到底是贴在天顶上的一张圆饼,还是一个空荡荡的圆洞?如果是空洞,那么我们就是在深不可测的井底;如果是圆饼,那么井就是虚幻的无稽之谈,哪里有谁在井里呢?禅的问题,在于人的认识本身,随着一念之转,认识变了,整个世界也就变了。参禅的精髓,参的是自己的认识。
青蛙坐禅,我们也不知道他开悟了没有,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井字中间的点,他是落入井水的石头,在接触水面的刹那间激发出一层一层的涟漪,并在四壁之内荡起幽然连绵的回响,这是一块石头的审美人生。生命短暂,就像《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寓意,从汽车冲出大桥到坠落水面的几秒钟,整个世界在拓展,在变幻,禅宗的“红炉一点雪”,大抵也是如此意境。你可知,在同样的明月之下,在无人欣赏的群峰之巅,雪莲听见自己开放的声音,那是雪莲的审美人生。遥相呼应,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青蛙和雪莲夜观天上的明月而遥遥相望,这一刻的亲近仿佛就在彼此的身边。
慧寂问沩山禅师,“如何出得井中人?”沩山就叫他的名字:“慧寂。”慧寂应答:“在。”沩山就说:“出来了。”你并非在井底受困,你并无更自由的别处所去,存在本身就是禅理,生活本身就是意义,而一个不被社会成见、世俗价值牵制的你就是自由的。所谓绳索就是外来的救赎途径,你并不需要妄自菲薄而外求,因你根本无须救赎。于尘世之我之外也并没有另一个“真我”,不论是天宫境界的灵体,或是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洞山良价禅师参禅经年,有一次乘筏过江,在溪水里看到自己的倒影,豁然开朗:倒影自然不是自己,真正的我是正在看倒影的这个自己;尘世生活中这个自己也不是真我,真正的我是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这个自己。
在高行健《灵山》的末尾,那只青蛙出来了,在雪地里跟作者对视。它睁着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眨巴眨巴。高行健说,我知道,这是我的神,他眨眼,就是在跟我说话。青蛙不是神,他就是你,他就是我。那么多人谈论指月的手指,谈论水中月的虚幻,但是坐井观天的青蛙却知道,如井望月,月也是空,淡然忘却关于与牢笼的纷纷纠葛,应如孩提般纯真的眼瞳,观望自然而不加评判。P10-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