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景芳儒学论集(上下)

金景芳儒学论集(上下)

  • 字数: 1203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金景芳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614478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9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景芳儒学论集(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私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于是形成“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汉书。艺文志》)的儒家学派,开启了古代中国学术文化的“轴心时代”。儒家创立伊始,即具有以六经为代表的文献体系,以“仁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以“顺阴阳、明教化”为功能的价值体系,以“尧舜、禹汤、文武”为正宗的信仰体系和以孔子为祖师的学派特征。
目录
通论
研治经学之方法
论儒法
论礼治与法治
西周在哲学上的两大贡献——《周易》阴阳说和《洪范》五行说
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
中国奴隶社会诞生和上升时期的思想——夏商和西周的思想
经学与史学
孔子的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六经
从儒家文化的渊源说到现代文明
论中国传统文化

经毕
《易通》
《易》论上——论《易》的起源和发展
《易》论下——论《周易》蓍卦的组成和应用
说《易》
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
《周易全解》序
三易思想的产生不在尧前
《周易经传溯源》序
耄年谈《易》
《周易》的两个问题
论孔老易学思想
《<周易>与中国现代化》序
谈谈《周易》辩证法问题
《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序
论《周易》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时代与原因
《尧典》新解(节选)
《甘誓》浅说
《皋陶谟》新解
《禹贡新解》前言
《汤誓》新解
《尚书·盘庚》新解
释“二南”、“初吉”、“三治”、“麟止”
《豳风》说
《周礼》、《王制》封国之制平议
《周礼》
论《中庸》——兼析朱熹“中庸”说之谬
谈礼
释“克已复礼为仁
论《中庸》的“中”与“和”及《大学》的“格物”与“致知”
《春秋》释要

孔学
论孔子思想
论孔子学说的“仁”和“礼”
关于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孔子思想述略
研究中国古史必须承继孔子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孔子与六经
我对孔子的基本看法
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
孔子所讲的仁义有没有超时代意义
孔子与现代化
论孔于思想的两个核心
孔子的天道观与人性论
《孔子新传》序
论孔子
孔子的核心思想
关于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问题——兼评《跳出国学研究国学》
论孔子仁说及其相关问题

其它
论宗法制度
论井田制度
论天和人的关系
关于荀子的几个问题
战国四家五子思想论略——儒家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誓言发覆
古籍考证五则
古籍考辨四题
附录一
金景芳自传
金景芳学术自传
我与中国二十世纪
治学二题:读书和科研
自学能成才
在我的历史科学研究作品中所反映的史学观
我和先秦史
我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附录二
金景芳学术年表
附录三
金景芳论著目录
摘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至少从《春秋》末到“五四”,两千多年裹,中国社会所有各阶级、阶层几乎毫无例外地都称他为“圣人”,足以说明这一点。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应根据哪些材料来说明;它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是进步的、还是保守的或反动的;孔子的思想理论是哪一社会的上层建筑;为什么它在当时和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能给以正确地、全面地阐述,并予适当的评价,在目前来说,不论对中国历史研究或哲学研究,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近来书刊上论述孔子思想的文章逐渐增多,其中颇有正确的意见,不过,一般说来,似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愿在这裹把我对上述这些问题所考虑的意见写出来,提供史学界同志们批评和讨论.
     本文准备按照下列次序论述:
     一、关于孔子思想的史料问题一一因为史料是考虑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史料应用的不适当,必然影响论断的正确性。不过,史料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不但在这裹只用短短的篇幅不可能解决,估计即再作十篇八篇专题论文也很难解决。我想在这个既不能不谈,又不能谈清楚的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仅能提出我的基本看法而已.这是应该预先说明的。
     二、孔于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诸条件——在这裹牵涉到周代社会性质问题,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在这裹也仅能提出我的基本见解,不能详细地加以论证。
     三、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准备就下列几个名词概念给以比较详尽的阐述即:(——天命)(二)中庸,(三)仁;(四)正名(包括对于《春秋》和周礼的一般考察)。因为这些名词概念是论述孔子思想所应注意的重要问题、关键性问题。
     四、孔子思想的评价——对孔子思想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是进步的,还是保守的或反动的;它是哪一社会的上层建筑;为什么它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等等问题,做出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