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进马克思

走进马克思

  • 字数: 5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2-01
  • 商品条码: 9787214205476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6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针对所谓“两个马克思”的争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摆脱“体系哲学”的解释框架和僵硬的学科建制,以专题的形式,史论融合,系统地阐述和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并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探讨若干有代表性的西方思想家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建立一种与之进行平等对话的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此外,本书在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一些焦点问题诸如实践观、历史观、社会观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150年
一走出唯心主义
二两条逻辑思路的碰撞
三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四第二国际与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
五在革命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思潮
七走进马克思
上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编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基点
第一章直观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近代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与思维特点
第二节近代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中的失落
第三节直观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与伦理社会主义
第四节实践:新唯物主义的逻辑基点
第二章从实践的唯心主义到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一节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唯心主义
第二节早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第三节作为哲学范畴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第四节自然、实践、社会、人类:一条崭新的逻辑思路
第二编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空间
第一章生产:历史的起点和发源地
第一节生产的双重性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
第二节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
第三节生产、语言与意识
第二章历史本质上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第一节物质生产是历史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物质技术结构、交往方式及精神观念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三节社会形态的演进
第四节历史运动中主体和客体的辩证法
第五节历史与理性
第三章历史的辩证法和辩证法的历史
第一节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的辩证本性
第二节实践的功能性和中介性作用
第三节历史辩证法的结构及其表述
第四章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
第一节自然与历史的关系
第二节在历史领域中讨论自然辩证法有意义吗
第三节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的内涵与表述
第五章历史中的一次性和重复性及历史的意义和规律性
第一节历史的进步及其评价
第二节一次性历史事件的双重分析在历史辩证法中的整体统一
第三节对历史的意义和规律的综合理解
第四节历史目的论与历史决定论的对立及其扬弃
第三编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
第一节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第二节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
第二章社会和历史
第一节历史本质上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个人和社会
第一节社会:人的生活世界和历史空间
第二节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下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奠基
第一节从自我意识到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起点
第二节从思辨逻辑到现实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质
第三节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革命意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在方法论上的对立
第一节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非历史、非辩证的方法论
第二节庸俗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经验主义和拜物主义
第三节《资本论》的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典范
第四节辩证法、逻辑学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抽象性和庸俗性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与实证主义的斗争及其当代意义
第一节近代西方哲学变革中的唯物辩证法与实证主义
第二节实证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及其思维方式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反对实证主义的斗争及其当代任务
第四章现象学方法的批判性探讨
第一节现象学方法的历史缘由
第二节从现象学到存在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一脉相承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和现象学方法的对峙与斗争:世纪之交的哲学话题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