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孙中山研究

孙中山研究

  • 字数: 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林家有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123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孙中山研究系列丛书第五辑。共28篇中外学者有关孙中山的学术研究论文成果,包括:孙中山与中国的文明建设;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取向与价值昭示;孙中山的民生关怀述论;孙中山与港穗革命报刊的创办活动;孙中山与美国文明共存的志向;孙中山重建民族精神的追求及其价值;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演说新议;护法时期孙中山与唐继尧的“电报战”;“孙文发售债票案”及相关问题述论;如何寻找和认定孙中山的祖籍与家世;孙中山的修身观简论;论孙中山的货币银行思想;论孙中山的民族复兴思想;孙中山与国立广东大学的创办;孙黎交谊与辛亥革命初探;陈听香案与民元粤省政局;新加坡《民声报》略探;华侨与清末立宪运动;区域史视角下的知识精英与观念通道——以清末民初香山县女性观传播为例;1911年广东当局“维稳”举措及其结局;孙洪伊与广州军政府(1917-1921);“程潜通敌案”与西南政局;胡汉民白下诗的史学研究;孙中山与德国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田桓遗作;辛亥革命与民国精神;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与精神考析;《北华捷报》与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作者简介
林家有:历史学教授,1939年出生,广东省廉江县人。1963年8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史研究工作,1976年调入中山大学任教。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所长、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南地区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孙中山基金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出版有《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辛亥革命与民族问题》《孙中山与中国国情》等专著。合作编辑《孙中山全集》第5、6卷,主编《国共合作史》《孙中山年谱长编》第三卷、《辛亥革命运动史》;与周兴梁合著《孙中山与国共第 一次合作》《共和国的追求与挫折——辛亥革命》;主持编辑出版《孙中山研究论丛》八集;此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自1986年起,承担国家教委 “七五”科研项目——“孙中山与近代中国”和“辛亥革命运动史”(教材)等。现正开展“从孙中山到——近代中国国情与革命道路研究”。长期从事孙中山研究,是这一方面的研究专家。
目录
孙中山与中国的文明建设
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取向与价值昭示
孙中山的民生关怀述论
孙中山与港穗革命报刊的创办活动
孙中山与美国文明共存的志向
孙中山重建民族精神的追求及其价值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演说新议
护法时期孙中山与唐继尧的“电报战”
南北债权的冲突:新发现“孙文发售债票案”及相关问题述论
如何寻找和认定孙中山的祖籍与家世
修脑·修心·修行——孙中山的修身观简论
论孙中山的货币银行思想
论孙中山的民族复兴思想
孙中山与国立广东大学的创办——为纪念中山大学九十周年校庆而作
孙黎交谊与辛亥革命初探侯杰
陈听香案与民元粤省政局
国民党海外报刊系列研究之一:新加坡《民声报》略探
华侨与清末立宪运动
区域史视角下的知识精英与观念通道——以清末民初香山县女性观传播为例
1911年广东当局“维稳”举措及其结局
孙洪伊与广州军政府(1917-1921)
“程潜通敌案”与西南政局
胡汉民白下诗的史学研究
孙中山与德国记者的谈话
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后
辛亥革命与民国精神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与精神考析鄢增华
《北华捷报》与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征稿启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