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挫折复原力: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素质
字数: 171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 丹尼斯?穆蓝纳 著
出版日期: 2019-05-01
商品条码: 978756992975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人们常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挫折复原力: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素质》这本书讲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的挫折不可避免,成功路上的阻碍重重累起,只有拥有“复原力”的人才能战胜挫折,化阻力为动力,奋勇前行!德国病理心理学博士、欧洲出色的心理韧性训练专家丹尼斯·穆蓝纳用多年在不同球队和企业积累的实战经验,为我们上一堂受益终生的心理培训课,让大众,特别是新入职场的人士,经得起挫折,并学会利用挫折让自己成长。
内容简介
成功人士身上都有一个很容易察觉的共同点─冷静,因为这个共通点的存在,使他们和普通人有所不同;他们表面上似乎能一派轻松地克服困境,对外界的攻击不屑一顾,而且即便承受着高压,也无损其工作力。但是,究竟为何他们能如此冷静呢?不但待人处事沉着应对,面对各种人生或工作上突如其来的挑战,亦伸缩自如,许多人都冀求拥有这种能力,而且在当前的社会当中,此种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挫折复原力佳的人来说,沉着冷静亦是他们的强项之一,他们懂得适时运用冷静的特质,在这样的前提下,行动时保持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同时又有原则,这也就是他们与其他人不同之处,亦是他们成功并获得财富的秘诀。本书旨在介绍何谓“挫折复原力”,不但引导读者了解何谓“挫折复原力”,并透过5种人类基本需求来解释,带领读者将此能力落实于日常生活当中,书末还不忘利用传奇科技教父乔布斯的例子,来说明“挫折复原力”如何为他创造辉煌的人生。
作者简介
丹尼斯?穆蓝纳(Denis Mourlane)是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病理心理学博士,也是欧洲企业界、体育界很活跃、很出色的心理韧性训练专家。他拥有心理学与心理咨询学位,投入职场心理顾问一职逾十年,专门为靠前企业提供员工与主管潜能发展方面的建议,是德国目前少数提倡“挫折复原力训练”的专业人士之一。“挫折复原力训练”已于美国企业施行约十年有余,效果显著,丹尼斯?穆蓝纳基于个人的专业背景与多年来在商场与心理学等领域累积的经验,如今已是德国甚至全欧“挫折复原力”的很好专家。
目录
章 具有非凡挫折复原力的典范01 抵达凤凰城 00202 最黑暗的心理风暴 00503 黑暗风暴中的灯塔 00704 真正成功人士的隐藏素质 011第二章 你的挫折复原力指数有多高?01 挫折复原力,你当然拥有 01602 以海绵为例 01803 挫折复原力的研究之始 02104 七大挫折复原力要素 02305 总结 040第三章 获得真正成功的基本条件01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04402 五种人类基本心理需求 04703 基本心理需求和挫折复原力 06104 满足基本心理需求而导致的不平衡状态 06205 基本心理需求的外敌 06406 基本心理需求之间的竞争关系 06607 对基本心理需求的过度处理 06908 神经生物学新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07309 总结 077第四章 提升你的挫折复原力—值得一试的10种技巧01 爱它、改变它、离开它 08202 检查自己的影响力 08603 塑造观念—改造你的思想 09804 审视自己情绪的变化 11005 融化心中的冰山 11906 避开思维陷阱 13007 发现事物的正面性 13908 专注于当下 15209 建立与他人的连接 16610 做仁爱之人 174第五章 乔布斯的挫折复原力如何?01 乔布斯与七大挫折复原力要素 18202 乔布斯较强的挫折复原力要素 18403 乔布斯较弱的挫折复原力要素 18904 乔布斯与五项人类基本心理需求 19505 来自心理教练的建议 200第六章 不写结语,说说我的祝愿
摘要
靠前的高度自由坦白来说,当我站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时,我真实地体会到了这个国家所带给人民的幸福感。或者,我们可以夸张地说,现在西方国家的公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很理想的状态。我们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即使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获得教育的机会;我们有完好的医疗保障系统,即使处于艰难的生活境况,也能获得保障;我们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即使辞掉一份工作也能很快再就业。一切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这样的生活和环境感到满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勤勤恳恳,他们认真生活。我原以为日子会这样长久地幸福下去,社会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人们会越幸福和满足,但事实是,人们慢慢忘却了自己的初心,他们关心的不再是生活的美好,而是物质的不足。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邻居的新车、 同事的升职、新出的手机和昂贵的品质品上,这些原本用来消遣和娱乐的工具渐渐成了我们生活的“主人”。我们虽然过着优越的生活,但是大部分人都患上了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再比如,抑郁。国家虽然为人民创造了成功的外在条件,但是幸福的内核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寻。其实我们几乎拥有所有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让我们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但现实是,我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忧郁,越来越无望。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在他的著作《占有还是存在》(Haben oder Sein)中,针对当下社会有着这样的论断:“我们这些现代人总是高度关注‘占有’的东西,到后来才发现,人生除了占有,还是‘存 在’的过程。”提到人的“存在”,可能你会像我一样,马上想到笛卡尔的名句 “我思故我在”。请允许我稍微偏离笛卡尔的这句思辨的名言,我想讨论的是现代心理学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思考的方式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存在状态。如果有人正身陷困境,暂时无法改变现 状,那么他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并且以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去和身边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困境不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与之相反,有些人在相似的境遇下能快速重整他的生活,自我激励,变困境为机遇。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对此深有感悟,他曾说:“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都是对的。”无数现实的例子可以向我们证明,这些不同的态度与个体实际经历的境况或者受到命运的考验并无关系,关键在你自己。 为何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中会出现上述这样的深刻矛盾的现象?又为何近几十年我们明明努力创造了各种外在条件来让自己感受幸福和成功,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很多学者用现代社会的“复杂与动力”来解释这一切,我以往同大部分人一样,对这个观点表示保证的认同,但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以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认为,并不是现代社会的“复杂与动力”让我们倍感压力,而是那些人们过去从未获得过的高度自由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初心。 怎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所有机会和大门都向人们敞开,个体的失败只能归因于我们自身没有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做到很好,再也没有对妇女的压制、企业内的专制结构、大规模的社会性歧视或者战争这样的外在因素能够让我们推卸责任。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所说的那样:“人类很后的自由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事物的态度。”与上述那些不公正的对待相比,“自由”这一概念就有了接近不同的、更丰富的维度。 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能如此自由地打造和决定自己人生的幸福或是不幸。相应地,人们也要进一步拓展自我、树立全新的自我意识。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如是说:“从猿猴到人类的演化阶段,这就是现在的我们。” 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人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足以获得幸福,而且能抵御那些媒体与外在环境所宣扬的价值观对个人的冲击。人们应关注生命的充实多于关注效益,就像德国心理学教授沃尔夫冈·罗特 (Wolfgang Roth)所说的那样:“要拯救人类世界,已不再是人类思考和行动的效益问题,而是要更多地关注生命的充实。不依赖于当下社会主流的消费文化,我们想要实现自我(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然而,当我们带着满满的勇气和乐观,坚定地在生活给予的千百万种可能中选定了一条自己的路,这样的自我意识也并不保证你的选择没有错误的风险。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ktet)早在近2000年前就提出过这样的哲学观点:“影响人们的不是那些事物本身,而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许多人会把这种自由看成沉重的负担,而非人生的机遇。甚至也有不在少数的人,想要重回那个选择较少的时代。那样的时代虽然少有选择的机会,但生活至少有明确的方向。也许你脑中偶尔也会闪过这样的念头,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你长期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生活。 当今的年轻人怎样才能知道哪一条路才是适合自己的呢?是不是该理所当然地按照外界每天给我灌输的模式,去走一条大多数人都选择的路?媒体每天不停地向我们狂轰乱炸,指挥着年轻人要这样要那样,才能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不是那些投身于服务公众的人物,而是像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脸书(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艾 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以及各大上市公司董事长这些上了杂志封面朝你微笑的企业家。 我们总是盲目地追逐,模仿这些成功的企业家,被他们的法拉利跑车、私人飞机和昂贵的定制西装迷得炫目。然后,直到某一刻,我们才发现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忽略了内心深处的某些诉求,或者发现自己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到很后,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对生活的控制,又或许我们已精疲力尽。在这一时刻忽然发现这条路自己已无法再继续下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为何要这样做,以后又要朝哪个方向前行。这里有一些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常遇到的案例:他们深感挫败,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些甚至像四脚朝天动弹不得的甲虫,再或者装死以自保,逃避现实。这无尽的选择自由让他们有效屈服,不再为自己做任何尝试和努力。有些人甚至因为无法在众多保险政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就选择置自己于无养老保险的险境中。这些人经常是自己所遭遇的不幸的塑造者,却并不自知,而这一切都不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难免隐藏错误的风险。选择越多,错误的可能性也越大。这样的规律也许就解释了为何全世界有千百万男女依旧保持单身。他们并不是没有选择的机会,而正是因为选择的机会太多,自身总期望着完美先生或者完美小姐就在下一个路口等着他们。但在几十年之前,这样多的婚配机会是没有的,过多选择的自由也与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相悖。 试问,这种困境要如何解决?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我们能迫使时光倒流吗?还是该选择的可能性与选择的自由?依我看,这些都行不通。活在当下,我们必须学习面对和处理好这种自由,视它为一种契机,让自己找到全新的、不一样的自我意识。 “挫折复原力”在这样的现代社会中正好可以发挥强大的助益,因为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显示出许多很好的心理特质,他们能带着坚定的信心、从容淡定,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勇气、仁爱之心,能高度一致并自律地迎接现代生活带来的挑战。这些人不会盲目乐观地相信自己可以达成所有目标,而是平实地相信挫折与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这些事物不会摧毁他们的自我意识,而是不断提供学习和进步可能的源泉,会引导他们下次换种方式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与他人交流、取经,辨识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什么是他们的优势。有了这些经验做基础,他们便可以减少失败的可能,选择一条可以让他们得到“真正成功”的道路。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当他们暮年回首往事时,能对自己说:“你所做到的这些,真的很棒!” 请允许我在这里大胆预言,由凯伦·莱维奇(Karen Reivich) 博士和安德鲁·莎特(A n drew Shatté)博士提出的挫折复原值 (Resilience Quotient,RQ)将会在未来数年内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一样重要。RQ不仅对个体很重要,对于企业来说也意义重大。许多企业和机构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能够对自我充分负责的员工,企业内部为了增强员工的主动性,也在遵循这样的培训目标。优选化给我们每个个体和 企业所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风险与威胁。它让某些企业能够快速开拓新市场,也让一些企业在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境遇。只有那些具备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企业才能积极地利用市场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我要提出我的第二个大胆预言,“挫折复原力”这一主题很快就将不只局限于员工心理健康辅导这一初期范围,而是被更广泛地应用在招聘和员工能力拓展领域,同时影响企业文化。这是为什么?因为一个具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员工,肯定也拥有高度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就不会像一个高度依赖于上级指示或夸奖的员工那样轻易地被别人左右。 这本书的个特色,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了解“挫折复原力”。为了让这本书更易被理解与接受,我几乎在这里放弃了科学 研究的写作方式。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色,就是以知名人士作为阐释和讲解“挫折复原力”的案例,在这些人身上至少具备一到两个,甚至全部挫折复原力的很好特质。当然,我也并不接近认识所有这些大人物,对他们的了解大多还是来自他们的传记和新闻资料。但是,也请你不要认为我是何等的天真,竟然能仅仅用传记资料来证明挫折复原力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作为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者,我本身重视通则性的研究方法,即以多个案例的实证作为基础,以实验作为检验来确认很后假设有效性的研究方法;同时,我也知道个别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详细观察某个个案并思考:如果某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成功或者做出这样的反应,为何我不能?而且我的处境比他还要更好一些。在此,我想特别引用维克多·弗兰克尔教授的一段话:“有几个人用他们的行动证明,集中营的遭遇可以剥夺被关押者的很多东西,唯独一样无法被剥夺—人类很后的自由,就是在已给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弗兰克尔教授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在集中营虽然经历了惨绝人寰的苦难,却依旧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气度。 本书得以撰稿成型,还要得益于美国“挫折适应学习系统” (Frustration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s)机构以及我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和无数的心理辅导训练经验已经证明,“挫折复原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切实提升的。这些结论当然 不只来自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基于数十年来挫折复原力领域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比如神经生物学、高效认知行为疗法(Effectiv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以及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 therapy)。 你或许会在本书中发现一些乍看很简单或者索然无味的内容,请你放心,结果并非这样!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安·玛斯滕(Ann Masten)教授曾在德国《明镜周刊》精彩并贴切地描述“挫折复原力”:“挫折复原力很让人惊奇的,就是看似很‘平常’的能力。思考、欢笑、期望、行动、求助、接受帮助以及赋予生活意义,这些能力看似平常,但可惜这看似平常的能力并不那么容易。”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