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给大人的关于青少年情绪的10堂课
字数: 14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 (意)恩里科·卡斯泰利·加蒂纳拉
出版日期: 2021-03-01
商品条码: 9787515361949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9.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青春期像一只拦路的怪兽,为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平添许多障碍,这其中青少年的情绪常常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因为大人们往往低估了青少年的情绪感受,将一切反常归结为孩子的叛逆和任性。本书聚焦的情绪教育正是给家长和教育者的提醒,从关注与理解开始,努力与青少年达成更加亲密、和谐的互动关系,为青少年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本书解读了青少年的希望、好奇、恐惧、热情、无聊、愤怒、共情等九种情绪,以及与青少年交往的一个重要前提——保持适当的距离。贴近大人们日常困惑,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内容简介
青春期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的阶段。 伴随着丰富而隐秘的情绪。 本书以教师的视角观察、解读了青春期孩子的九种情绪以及一个重要的前提——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家长和老师更好地理解处于过渡时期的孩子,并以最合适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 本书探讨了丰富多元的主题,包含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双方互相尊重、倾听的价值,幻想中的平等以及一段关系中双方的恰当距离,等等。作者呼吁父母、老师以及所有与孩子打交道的大人,俯下身来贴近、理解孩子隐秘而旺盛的情感,引导他们走向自信、健康的理想人生。
作者简介
恩里科·卡斯泰利·加蒂纳拉(Enrico Castelli Gattinara),意大利执教30年的中学教师,对处于过渡期的孩子有着丰富细致的观察和体贴,基于大量的实践经验,对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动态有深入的研究。 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打破常规”的教授,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创造自由对话的空间,让他们从容地应对青春期这个无法被忽视且亟待被理解的微妙时期,以帮助父母和孩子和谐地共同成长。
目录
前言 徜徉在情绪间的旅行
第一章 适当的距离
不要被情绪左右
极其脆弱,极其敏感
兴趣的魅力
倾听
第二章 幸福
你幸福吗?
从最基本的要素出发
平凡而简单的事物
亲密与羞怯
幸福的原料
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第三章 希望
不要止步于显而易见的事
什么是希望
希望和勇气
希望的两面性
另一种脆弱
凡事还要看到坏的一面
控制希望
第四章 好奇
好与坏
一种深刻而重要的情绪
“低落”的班级
好奇心很好,但是
源自于惊奇的激情
“为什么?”
第五章 恐惧
恐惧的身体
控制恐惧的挑战
最深的恐惧
恐惧千变万化,却同等重要
不单是关于好与坏
大人们的恐惧
第六章 热情
幸福的良药
风险
积极的力量
强大但脆弱的情绪
第七章 无聊
一个值得被爱的敌人
无聊将我们引向何方
大人的忧虑
凡事皆有前路
第八章 愤怒
我们的内在本性
从愤怒到仇恨
问题的解决有时并不容易
愤怒使人丑陋
无声的呐喊
愤怒没那么简单
第九章 改变
学会倾听
告别童年
当没有了外壳
羞耻感与身体
新的界限
然后,美好的事情就来了
第十章 共情
实现心意的相通
感到被人理解
被理解的幸福
一场游戏
真正的帮助
另外一半:情绪教育
结语
致谢
摘要
父母们都曾体会过在想要表达强烈的父爱或母爱的时候被子女拒绝的滋味:或是他们拥抱得太紧;或是在孩子忙于其他事情、不愿那么亲密时,还反复地亲吻他。孩子们越长大,拥抱、身体上的接触和亲吻就会越少。孩子们告诉我们不要太过分,他们礼貌地,或者恼火地拉开距离,说:“哎呀,妈妈……”但是,如果我们——出于报复和气恼——反应激烈地向另一边走开,向他宣布,从这一刻起再也不会拥抱或者亲吻他,他又会试图接近我们,嘟囔道:“不是这个意思,你理解一下嘛……” 这便是症结所在:试着找出在那一刻,在那种情况下,与一个人适当的距离是什么。 空间关系学研究的是个体在生活的不同场所中和他人之间的距离,这门科学将距离看作是非语言形式的交流。比如,空间关系学向我们阐释了,为什么我们和一位没有接触到(或只是微微触碰)的陌生人共乘电梯时,或者我们上了拥挤的公共汽车时,我们会感到有一些局促不安。也是这门学科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问候不相熟的人、朋友或者家人时,会保持不同的距离。爱人更是不必说了。它还解释了为什么儿童与人交往的距离通常会比成人之间的距离更近,或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黑暗中),我们往往比平时更愿亲近他人。 最早设想出这一科学理念的是人类学家爱德华·特威切尔·霍尔,他非常准确地测量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并将它们分为四类:亲密距离(0~45厘米)、私人距离(45~120厘米:可以握手的距离)、社交距离(120~360厘米)和公共距离(超过360厘米)。当然,距离的差异也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经验,取决于每个人的脾气、我们所在的民族,以及我们在一个特定时期经历的特定的情绪状态。因此,没有严格的规定说明怎样才是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是,在一定限度之内,一个合理的中介空间是存在的。 总之,有些底线是不能,或者不应该被打破的。这不正是成人世界试图让儿童和青少年理解(或者说教导他们)的吗?当我们看到女儿长时间地埋头于她的智能手机,难道我们不会让她放下手机吗?难道我们没有对儿子和他朋友的用词或表达方式定下规矩吗?我们也曾为一碗汤应该最少用几汤匙喝完这种问题进行过漫长的谈判,不是吗?在孩子玩耍或出门之前,又有多少作业需要完成呢? 如果将空间关系学放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比如延伸到成人的职业领域,我们的人际关系以及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平衡中,那么空间关系学也是一门关于保持适当距离的艺术。这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就像一个面对被告与原告需要保持刚正不阿的法官。当我们向我们认为明智的人寻求建议时,会在对方的言语中感受到这门艺术。当一名科学家认为自己终于获得了期待已久的积极成果,但也明白还需要通过对照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时,他的这些反应也是这门艺术。它也关乎我们能否找到,与我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应保持的,最近和最远的距离——既不是令人窒息的亲吻和拥抱,也不是接近的漠不关心。它是老师在悉心照料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不管他们是否甘愿)时必须保障的微妙的中介空间。 不要被情绪左右 在这第一堂课中,我们对情况进行大致的介绍。接下来的九堂课我们将谈论在生活中的不同情况下,哪些条件让我们能够与自己和周围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这里,我们应该把适当的距离理解为在人际关系中维持情感和理智之间的平衡。 然而,保持适当距离的艺术不是一门青春前期的孩子们需要掌握的艺术,或者说在现阶段,他们还不需要这门艺术。未来,孩子们将会通过那些关照他们成长的大人学会这门艺术,当然,前提是大人们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所以首先,我们自己必须先了解这门艺术。所有的成年人,特别是父母和老师(或任何一个需要和他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打交道的职业人士)都要去学习如何掌控距离,以免让自己受到情绪(比如,愤怒、悲伤、喜悦)的影响,或者相反,接近无视情绪,像一台机器一样生活(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教师永远不能真正被电脑或视频网站上的视频所取代)。 这件事说起来很简单,但同时也很复杂。说它简单,是因为这往往是每个健康的成年人的基本常识。说它复杂,是因为每种情况(和每段关系一样)都有它特定的适当距离,不时会需要我们根据所涉及因素的复杂程度进行调整(比如,我们面对的人,和他接触的那个时刻、地点、我们的角色、我们的目的,等等)。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十三岁的男孩乔尔乔,在学校下楼梯的时候被同学的测量尺绊倒了,腿伤得十分厉害,不仅弄断了尺子,还割伤了自己。鲜血不断地流出,在场的老师却因为太过于惊慌,愣在了那里,只能不停地大声呼救。所幸,另一位教师乌戈刚巧就在附近,他立刻为孩子按住伤口,用皮带捆住了他的大腿止血,并不停地讲话安慰大哭的孩子。接着,在学校秘书处通知家长的时候,他马上呼叫了救护车。 “你究竟怎么做到的?你没有被吓到吗?”那位仍惊魂未定的老师问他。乌戈给出了一个令人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