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张占斌,周跃辉 著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64104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道路为何如此成功?中国制度为何风景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何独树一帜?这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创新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指导中国的成功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寻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依据而形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创新运用和发展,包含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它诞生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服务于世界,为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是指引当代中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是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南。
本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畴,用“十论”来概括,即本质论、制度论、发展论、市场论、改革论、新常态论、四化同步论、开放论、民生论、扶贫论,同时全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作为统领,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等,以此为分析框架,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深入地理解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更坚定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自觉地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并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张占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学评审组专家、国家博士后基金经济学评审组专家,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部分省、市经济政策顾问。长期从事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研究重点为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著有《中国式崛起》、《博彩业与政府选择》《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比较优势: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模式、战略》《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实践创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研究》《改革红利再释放》《解析新型城镇化》等十余种,发表学术和理论文章约三百篇,部分被《新华文摘》《求是》《新华月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稿》《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
周跃辉,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助理研究员,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学习时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著有《按权能分配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研究》一部,执笔或参著出版《中国新型城镇化党员干部读本》《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经济强国梦》等著作十余部,撰写报送《送阅件》数篇。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来源 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6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17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演变发展 22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
一、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中国近代经济 30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初步建设的历程 35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学实践回顾 38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实践的经验 41
第三章 本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内涵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 48
二、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5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与共同富裕 5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与公平正义 58
第四章 制度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范畴的建立 62
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 67
三、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71
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75
第五章 发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念
一、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永恒主题 80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成果 83
三、五大发展理念包含了一系列丰富的科学内涵 87
四、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大局 90
第六章 改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实现形式和体制 96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事业的中国实践 99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104
四、在体制机制的重点改革领域实现新突破 107
第七章 市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理论
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般规律与基本机制 116
二、社会主义对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过程 122
三、发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现实障碍与难点 126
四、发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路径选择与举措 130
第八章 新常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理论
一、经济新常态为研判经济形势提供了依据 140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与丰富内涵 142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须坚持的新思维新理念 145
四、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改革路径与政策 149
第九章 “四化同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化同步”理论
一、“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 154
二、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157
三、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163
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167
第十章 开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174
二、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多层次性 177
三、把握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形势 180
四、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184
第十一章 民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一、切实把广大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192
二、保障民生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 195
三、着重抓好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工作 199
四、建立健全各项民生保障体制机制 202
第十二章 扶贫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一、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08
二、认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 213
三、提高我国脱贫攻坚战的精准度 215
四、凝心聚力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219
第十三章 以人民为中心,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渊源 226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228
三、动员广大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232
四、以“四个全面”为指导思想服务人民 235
参考文献 239
后 记 24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