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东坡传 来如春梦去似云

苏东坡传 来如春梦去似云

  • 字数: 23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朴月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174551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他一生大起大落,宦海浮沉,历尽波涛,却也为国为民,九死无悔!他一生恣意豁达,重情重义,胜友如云,也有红颜知己,追随天涯。还原一个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旷世才子——苏东坡波澜壮阔的一生。
目录
东坡居士
附录一苏公堤上忆苏公
附录二苏轼历任各州政绩浅述
摘要
    东城居士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历史记录灿烂的名字。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在有宋一代领袖群伦;他是“豪放词”的开山鼻祖;他是宋代四大书画家“苏黄米蔡”之首;他的诗文、辞赋、奏议为后世读者“必修”。
     他一生大起大落。他曾一身兼翰林、端明两学士,为帝王师;他曾被贬谪至当时的“南极”儋州。他一生受百姓爱戴尊崇,画像奉祀;他一生被小人诬陷嫉妒,历尽波涛;他一生为国为民,九死无悔!
     上天为了补偿他因忠君爱民而遭逢坎坷的际遇,赐给他一位集贞义美慧于一身的红颜知己――朝云。
     楔子
     熙宁五年,十二月。
     急景凋年。虽然没有下雪,杭州街上也行人稀少。枯柳摇风,更添萧瑟。一个老婆婆,携着两个幼女,冒着寒风,瑟缩向前。老婆婆一脸饱经世故的风尘之色。两个小女孩,大些的,约莫十岁,沉静的目光中,带着早熟的忧郁。瘦伶伶的脸庞,倒也眉清目秀,透着伶俐聪明。小的,一只手,紧握着姐姐,孩子气地东张西望,看来年龄只差两岁,却显得烂漫天真多了。
     “看!那就是苏府的大门了。都说苏学士极仁厚,夫人也慈善。子霞呀,你若是中了苏夫人的意,可是上辈子修来的!”
     原来,这老婆婆是个牙婆。因苏家要买个婢女使唤,如今,她正送人来相看。
     子霞脸上未见喜色,只把愁郁的目光,投向妹妹……
     苏夫人问了年纪姓名,便回头问奶娘任嬷嬷道:
     “奶娘,依你看,这孩子怎样?”
     “我看,倒也干净伶俐。娘子要中意,就是她吧。”
     牙婆笑逐颜开:
     “夫人,不是我胡婆卖瓜。这孩子,又聪明,又勤快,百里也挑不出一个!夫人挑了她,绝不会淘神的。”
     回头把子霞推向前:
     “子霞,还不快叩谢夫人!”
     子霞向前磕了头,却含泪道:
     “夫人,子霞有下情回禀……”
     她一顿,见苏夫人没有不悦之色,反露出关切。
     “子霞的爹娘,双双亡故。只剩我姐妹二人,相依为命。如今,子霞蒙夫人收留,妹妹她年纪小,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方受苦。夫人是慈善人,求夫人一并收留妹妹。子霞今生,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夫人大恩的。”
     苏夫人面露为难之色。牙婆何等精明,忙道:
     “子霞!你好不晓事,夫人又不开善堂,养恁多闲人做什么……”苏夫人不理她,又跟任嬷嬷商量。任嬷嬷道:
     “难为这孩子有心。只是,官人只说要一个婢女,帮娘子分劳,如何能一下弄两个呢?这事,总得等官人从湖州回来,跟他商量。”
     苏夫人和颜悦色:
     “子霞!我们官人往湖州公干去了。如今,我也没法一下就答应你……”子霞脸上在失望中带着凄楚坚毅之色:
     “那……求夫人就留下妹妹吧。”
     任嬷嬷答道:
     “娘子要个人帮着带两位小公子:两位公子,一个未满三岁,一个才几个月。她,如何使得。”
     子霞哀恳:
     “夫人,妹妹只比子霞小两岁,不会教夫人多费心的。若不是知道夫人慈善,子霞也不敢求恳。就求夫人成全了子霞这一片心吧,如此,子霞也好向死去的爹娘交代了……”
     说着,泪落如雨。苏夫人倒被她情辞哀楚,感动得不禁落泪。连看似冷淡的任嬷嬷,也心中不忍,道:
     “我看,娘子,就成全了她吧。”
     “子霞,就依你吧。只是……你自己呢?”
     子霞凄然而笑:
     “妹妹能在此服侍夫人,我就放心了。我……就听天由命吧!”
     苏夫人心中惨恻:
     “等我家官人回来,我跟他商量。也许……希望我们有缘……”
     子霞心中不由一阵温暖。回头再三叮嘱妹妹:
     “子云!夫人是慈善人,一定会善待你。你可要知道好歹,回报夫人恩德。要勤快,乖巧,听夫人教导……也许,上苍保佑……”
     “哎,季章!这样一个难得的好孩子,你该留下!”
     杭州通判苏轼回家。见到子云,又听说了经过,不禁感动。苏夫人心中喜悦,忙道:
     “你答应了?我是怕……”
     苏轼心中明白:她是怕自己俸禄有限,平白多出这一大注花费,会捉襟见肘。笑道:
     “我知道。‘千金散尽还复来’,能救拔一个人,比什么功德都大!”
     派人再去唤那牙婆,牙婆却道,子霞已有了买主,又支支吾吾,不肯说是哪家。苏轼心下明白,便挥手叫她退去。对苏夫人叹道:
     “只怕,是落入青楼了!可惜,那么个好孩子……”原先一团兴奋的苏夫人,不由黯然:
     “这孩子,我一见便喜欢;还跟我同姓呢,原以为,会和她有缘……”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