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数学在奠基时期的形态、创造与发展 以若干典型案例为中心的研究

中国数学在奠基时期的形态、创造与发展 以若干典型案例为中心的研究

  • 字数: 3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邹大海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581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汉代编成《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传统数学已形成其基本面貌,但此面貌的基本特征尚待深入揭示,而更早数学著作的失传使得学术界长期对中国数学的奠基难以言说。本书充分利用文物考古资料特别是简牍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精密考证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古数学的知识表达和构成、比和比例、面积、体积、方程和正负数等典型案例进行细密的分析,进而揭示早期数学在表现形态、认知模式、创造与传播等方面的特征,阐明社会环境及其他学科等外部因素和数学内部的因素在早期数学发展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机制和特征,从而深入地揭示中国传统数学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本书还勾勒了上古实用算法式的数学知识与理论化数学知识的消长与相互关系,提出了实用算法式数学文献可分为经典和非经典两类,并展现了两者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脉络。本书向读者立体地呈现了中国数学在奠基时期发展的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邹大海,湖南新化人。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旋即留所工作。2006年起任研究员,现任博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曾任研究所编辑部主任(2015.10一2016.09)。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数学会理事(2012.01一2015.12),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副理事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通讯院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河北省祖冲之研究会副理事长。 主要研究中国数学史和中国早期科学思想史,在利用出土材料研究中国数学史方面较有心得。发表专著《中国数学的兴起与先秦数学》(2001),专题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论缘起、目标、材料和方法
第一节研究缘起和目标
第二节与本书主题相关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简牍中的重要数学材料
第五节从简牍中丰富的实例看传世文献的可靠性
第六节简牍文献对以往研究论断的检验
第七节对史料年代考订方法的反思:以《九章》年代的考订为例
第一章奠基时期数学知识的形态与发展基础
第一节早期算法类数学知识的形态与构成
第二节中国早期表示数的方式
第三节九九——数字计算的核心
小结
第二章从粟米类问题看比例换算知识
第一节关于比和比例的概念
第二节中国早期数学中比概念和比例算法的表达
第三节“粟米之法”在《九章》粟米问题中的核心地位
第四节两条关于政府仓储部门“程”的文献校释
第五节从粮食计量单位制度看相当观念
第六节《九章》粟米问题与秦律
第七节大石、小石制与现存算书
第八节《九章》粟米问题的不同时代印记
小结
第三章面积及其算法的表达与特点
第一节面积概念及其度量方式
第二节面积问题表示方式的特点
第三节从“方数为典”到出入相补原理
第四节从秦汉算书看上古面积知识的发展水平
第五节若干面积算法问题例解
小结
第四章体积及其算法的表达与特点
第一节关于体积(容积)的计量方式
第二节古人推导立体体积算法时常用的基本立体
第三节从三种算书中一类楔形体看上古体积算法
第四节从秦汉数学著作看战国秦汉体积知识的发展水平
小结
第五章方程与正负数概念及其应用
第一节方程的表达形式
第二节方程的解法
第三节古代方程与现代多元一次方程组及增广矩阵的比较
第四节正负数概念的产生
第五节从刘徽注和物价看《九章》含有负数问题的时代
第六节《算数书》“医”条与正负数概念
第七节从数学知识传播的角度看早期正负数概念与考核评价记录
小结
第六章结语:奠基时期数学的发展及其特征
第一节实用算法式数学知识的特点
第二节奠基时期数学发展的脉络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