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故宫如梦(精)

故宫如梦(精)

  • 字数: 14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 作者: 安意如
  • 出版日期: 202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2091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明清历史人物为明线,以“参观”故宫顺序为暗线,于时空交错间对明清两朝皇帝和后宫妃嫔、太监等人物的命运进行梳理,尤其对深陷幽深宫殿的真挚感情着墨较多;同时如数家珍般对皇权斗争、紫禁城建筑、皇宫礼仪制度等加以解读。 紫禁城,一出真实的幻梦。在悲春伤秋的感怀中,作者用辞藻华丽、情真意切的笔墨提醒我们正经历着的世间变幻和无常。
作者简介
安意如 著作家,以细腻深入的古典诗词赏析独树一帜,因《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为人熟知。作品有《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观音》《陌上花开》《美人何处》《世有桃花》《惜春纪》《日月》。
目录
序一 旧欢如梦
序二 再见故宫
第一品 奈何
第二品 涟漪
第三品 遗恨
第四品 秉政
第五品 哀荣
第六品 盛衰
第七品 凄怨
第八品 悲凉
跋 山河岁月
摘要
     不管朱棣即位后所授意撰写的《明实录》如何篡改历史,不可改变的是,他是由一个默默无名、不被朱元璋宠爱的妃子所生。出生时正值陈友谅率军大举进攻应天,朱元璋忙于战事,应接不暇,对这个儿子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和感情。 在所有的皇子中,朱元璋真正付出感情、悉心栽培的是太子朱标。朱元璋非常注重对朱标的教育,不单给他指派了当时的“天下第一学者”宋濂为师,更任命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这三位洪武年间的大能臣组成一个阵容强大的教育团队,分别从学识、文韬(行政经验)、武略(军事经验)上给予朱标指导。 早在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已放手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他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要诀——“仁、明、勤、断”。朱元璋自知驭下极严,一方面固然是他严苛多疑的性格所致;但另一方面也有他的苦心,他想消除所有可能的隐患,所以不惮把恶人做了,留一个铁桶江山给朱标。届时,朱标再以仁治国,博一个万民拥戴,江山永固。 朱元璋没有看错,朱标确实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继承人,他有着朱元璋所没有的仁慈。他的儿子朱允炆也是个好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父子俩都有可能成为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奈何,朱标死在朱元璋之前;奈何,年少的朱允炆身后有一位野心勃勃的叔叔——燕王朱棣。 相较于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朱标,庶妃所生、排行第四的朱棣着实凄苦,是一个不容易被他爹想起的角色。他上面有三位哥哥,下面还有二十二个弟弟。 自幼奔赴沙场,在刀光剑影中长大的朱棣,跟随洪武年间的名将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习惯了腥风血雨。战争和权谋将他磨砺得心如铁石,城府极深。他知道,如果想赢得父王的器重,就必须有过人的本事。为此,他抛头颅,洒热血,深入大漠,远征元军,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他那深信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的父亲眼中,他再威猛也只是镇守边陲的利器,可以用来靖边绥远,安邦定国,却绝不可能被许以九五之位。即使在朱标死后,皇位也只属于嫡长孙——那个少不更事的朱允炆。 虎踞龙盘的应天府,少年朱允炆尚未登上皇位。金戈铁马的北平,虎视眈眈的燕王已是杀机暗涌。随着皇位的更选,时局发生着变化。有一件事令朱棣寝食难安,如鲠在喉:朱允炆即位之前,身边的两位大臣齐泰和黄子澄便在他耳边吹风,倡议削藩。 削藩之策源远流长,祸患也有前史可鉴。汉景帝时曾引发七国之乱,唐宪宗时亦兵祸连连。此事不是不可行,但若在君权不稳时贸然动手,很可能得不偿失,如果所削藩王又是同姓王,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 朱允炆虽然不笨,但跟老谋深算的朱棣比起来,还是差了许多。更何况,他手下的谋臣跟朱棣手下的道衍(姚广孝)相比,亦不止低了一个档次。在后来的靖难之变中,黄子澄屡出昏招,更是加剧了他的失败。 黄子澄和齐泰贸然行事,授人以柄,引发众藩王不满。燕王朱棣带头起兵正是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众藩王心照不宣,默契地袖手旁观,对应天府不肯发兵相救。随着朱允炆削藩之策大刀阔斧地进行,形势也越来越紧迫。很快,摆在朱棣面前的只剩两个选择——要么坐以待毙;要么放手一搏,拼死破局。 这是一条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头的路。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