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黎明前的呐喊

黎明前的呐喊

  • 字数: 18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鲁迅
  • 出版日期: 2013-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99575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鲁迅编著的《黎明前的呐喊(鲁迅语录)》讲述了:鲁迅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艺复兴时期”,也即东西方文化大交汇的一个极其奇异的历史时期。世界上很难找到像鲁迅这样对东西方文化都十分熟悉的作家,襟怀博大,视野开阔,目光犀利,更难找到像他这样以异质性的文化观念,猛烈地抨击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作家。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一个天生的叛逆者,革新家,一个与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誓不两立、不妥协不屈服的斗士。在社会中,他孤身奋战,那么勇敢而傲岸。同时,鲁迅又是一个极富于同情心和道义感的平民作家。他可以放弃学者教授的头衔,放弃世俗社会所珍视的一切,但是决不放弃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责任。就像他笔下的那个复仇的黑色人那样,他惟以儿子般的忠诚,和慷慨赴难的热忱,始终不渝地护卫着苦难的大地、广大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黎明前的呐喊(鲁迅语录)》力求显示鲁迅思想和人格中的实质性和丰富性。
作者简介
鲁迅,即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周家,汉族,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一生著作及译作颇丰,影响深远。曾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世人誉为“民族魂”。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致知篇
第二辑 卓识篇
第三辑 品藻篇
第四辑 风雅篇
第五辑 论争篇
第六辑 远见篇
第七辑 性情篇
公民垂范鲁迅
摘要
    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而已集·读书杂谈》
    听说英国的培那特萧(Berrlard Shaw)(萧伯纳,编者注),有过这样意思的话:世间很不行的是读书者。因为他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不用自己。这也就是勖本华尔(Schopenhauer)(叔本华,编者注)之所谓脑子里给别人跑马。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是空想,所以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而已集·读书杂谈》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而已集·读书杂谈》
    在这革命地方的文学家,恐怕总喜欢说文学和革命是大有关系的,例如可以用这来宣传,鼓吹,煽动,促进革命和完成革命。不过我想,这样的文章是无力的,因为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其实“革命”是并不稀奇的,惟其有了它,社会才会变革,人类才会进步,能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就因为没有一刻不在革命。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和猴子是没有大两样的,人类和猴子是表兄弟。”但为什么人类成了人,猴子终于是猴子呢?这就因为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只脚走路。也许曾经有一个猴子站起来,试用两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底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咬死了。它们不但不肯站起来,并且不肯说话,因为它守旧。人类就不然,他终于站起,讲话,结果是他胜利了。现在也还没有完。所以革命是并不稀奇的,凡是至今还未灭亡的民族,还都天天在努力革命,虽然往往不过是小革命。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在自然界里也这样,鹰的捕雀,不声不响的是鹰,吱吱叫喊的是雀;猫的捕鼠,不声不响的是猫,吱吱叫喊的是老鼠;结果,还是只会开口的被不开口的吃掉。文学家弄得好,做几篇文章,也许能够称誉于当时,或者得到多少年的虚名罢,――譬如一个烈士的追悼会开过之后,烈士的事情早已不提了,大家倒传诵着谁的挽联做得好,这实在是一件很稳当的买卖。
    ――《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
    就如黄莺一样,因为他自己要歌唱,所以他歌唱,不是要唱给人们听得有趣,有益。伊孛生(易卜生,编者注)是很不通世故的,相传在许多妇女们一同招待他的筵宴上,代表者起来致谢他作了《傀儡家庭》(《玩偶之家》,编者注),将女性的自觉,解放这些事,给人心以新的启示的时候,他却答道,“我写那篇却并不是这意思,我不过是做诗。”
    ――《坟·娜拉走后怎样》
    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队;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角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
    ――《坟·春末闲谈》
    《山海经》上就记载着一种名叫“刑天”的怪物。他没有了能想的头,却还活着,“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这一点想得很周到,否则他怎么看,怎么吃呢,――实在是很值得奉为师法的。假使我们的国民都能这样,阔人又何等安全快乐?但他又“执干戚而舞”,则似乎还是死也不肯安分,和我那专为阔人图便利而设的理想底好国民又不同。
    ――《坟·春末闲谈》
    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人伦之始”;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1、自敢声明;专享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
    ――《坟·我们怎样做父亲》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
    ――《坟·看镜有感》
    为了大众,力求易懂,也正是前进的艺术家正确的努力。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而且,这工作是决不如旁观者所想的容易的。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
    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