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双面帝王:李寅评说乾隆帝

双面帝王:李寅评说乾隆帝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作者: 李寅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商品条码: 97875008718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乾隆爱好学习,乐此不疲。他像爷爷康熙帝一样,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文人的那种生活态度,令他羡慕不已;曲水流觞的生活情调,常常使他神往痴迷。尤其是面对山水美景,每每有感而发,吟诗作赋,下笔成章。 乾隆南巡,争议很大。由于他喜好讲究排场,动辄万金,不比康熙帝节俭和爱惜民力,人们往往诟病于他,认为他的每次南巡都是游山玩水,浪费国帑,毫无益处。实际上,乾隆帝南巡,也做了很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大事。 乾隆帝是一个语言天才,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皇帝,为了达到统治各民族的目的,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居然掌握了五种语言,成为清代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 乾隆帝并没有看到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未分析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在步入优选的资本主义的现实,他还陶醉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实际上,正是在乾隆朝,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乾隆帝的保守和无知,绊住了中国前进的步伐,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内容简介
乾隆帝把一个朝代推向了巅峰,刷新了两项中国封建帝王的记录:寿命最长、掌权最久。然而,乾隆帝又饱受争议,在几十年的施政生涯中,毁誉交织。 本书共分九章,从乾隆帝的顺利即位开始写起,到其陵墓被盗为止。着重写了他在位期间的一些重要事件、举措及相关人物,如执政初年为巩固皇权所做的努力,整治官场贪腐,平准、定回、安藏,木兰秋弥、东寻、西游、下江南,与和珅的关系,后宫囧事等。全书以史为据,正本清源,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乾隆帝。
作者简介
李寅,1965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历史系,研究员。现清东陵博物馆副馆长,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研究室主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社科类唐山市管专家,中国清宫史学会理事、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2012年至201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清东陵密码”“清代皇陵谜案”等。出版专著《清朝十二帝疑案正解》《雍正和他的甄嬛们》《清十二帝后宫疑案》《清东陵档案解密》《智慧之王:李寅评说皇太极》《皮影皇帝:李寅评说同治帝》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顺风帝王 金口“御封” 时光定格 / 003 “牛人”聚首 / 005 孺子可教 / 007 考及格了吗 / 011 绕膝之乐 正牌被打脸 / 014 海选“保姆” / 016 心情低落 / 018 意外收获 / 020 “戏精” / 022 父皇的判断 谁在撒谎 / 025 你是我的眼 / 027 模糊的信号 / 029 人在囧途 / 031 “押宝”之后 / 033 “甄嬛”的真相 迷雾满身 / 036 正本清源 / 039 关键词 / 041 第二章 减压行动 超高演技 难熬的岁月 / 0 4 7 如此从容 / 0 5 1 放声三哭 / 053 选择恐惧症 对比一下 / 056 怒火中烧 / 058 第一个受益者 / 060 这样优选 不安之状 / 062 天大的事儿 / 064 分享 / 066 赶尽杀绝 驱逐出去 / 069 痛下杀手 / 071 第三章 坎儿年 “凶年”十三 巧合? / 077 光荣的姐弟 / 079 祸不单行 / 081 好心“不好” / 083 推测 夜宴 / 086 私通 / 088 不是作秀 赠一字 / 091 真切的表达 / 093 “坎儿”中祸事 “剃头” / 097 不孝之子 / 101 渎职 / 103 第四章 玩儿的“艺术” 木兰秋狝 辩论 / 109 意外的准备 / 111 “政治”含义 / 113 其乐无穷 / 115 法祖,我们是认真的 寻根儿 / 118 “法祖”之乐 / 121 东西之间 快乐西游 / 126 东巡登顶 / 128 下江南 奢华的背后 / 132 也有正事 / 137 奇葩说 / 140 屡遭诟病 / 142 第五章 重锤之下 “千两”杀 千两的代价 / 147 “错位”定罪 / 150 萝卜泥 / 152 杀国舅 国舅家事 / 155 杀国舅 / 157 走不出的魔咒 / 159 杀伐之间 杀鲁抚 / 163 一桩“ 冤案” / 166 一件奇案 / 168 惊天大案 顿生疑窦 / 171 大吃一惊 / 173 杀无赦 / 175 意外的案子 / 179 第六章 武功之“武” …… 第七章 性情皇帝 …… 第八章 闲话和珅
摘要
    帝王传位交接,往往非常慌乱,或由于老皇帝病势凶猛,来不及交代,比如康熙帝;或由于皇子觊觎储位,剑拔弩张: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夺位;皇太极去世,顺治帝意外继位,都是这种情况。 雍正帝继位,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以此推之,复杂多变的皇位传承,必然会更加慌乱。 尤其是雍正帝病情来势异常凶猛。史料记载,雍正十三年(1736 年) 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帝感觉身体不适,第二天也就是二十二日戌刻,病情陡然加重,至子刻龙驭上宾。可以想见,病情如此狂疾,让人手足无措。雍正帝宠臣张廷玉这样写道:“二十二日漏将二鼓,方就寝,忽闻宣诏甚急。疾起整衣,趋至圆明园,内侍三四辈待于园之西南门。引至寝宫,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 “惊骇欲绝”这个词,形象地概括了当时所有人的心理状态。白天尚好,晚上就突然岌岌可危,令人不解。于是,关于雍正帝死因传出了多个版本。有吕四娘刺杀而死说,有宫女以绳子勒死说,有服食丹药中毒身亡说,有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身亡说,等等,莫衷一是。不管怎么说,雍正都属于暴亡。 按理,帝王暴亡传位,一定会非常慌乱。可恰恰相反,雍正传位,不仅出奇的顺利,而且从容不迫。 先是雍正帝从容不迫。二十二日晚约八时,雍正帝突感病剧,自己做出了判断,果断地下达一生中最后一道谕旨,召来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升额和讷亲、内大臣海望等。这些人是王朝中的核心,对稳定政局至关重要。当然,乾隆帝弘历和弘昼一直侍奉在侧。 接着是辅臣从容不迫。辅臣中的核心人物是张廷玉,虽然他见到雍正帝病危之状,表现得“惊骇欲绝”,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招呼大家,“别慌张,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做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呢?就是迅速找到立储密诏。可是,大家都知道,这个诏书不在圆明园,在紫禁城的乾清宫。张廷玉拉过鄂尔泰说:“应该是两份,乾清宫一份,另一份就在圆明园。”其实,圆明园那件密诏,张廷玉也没见过,但他进行了分析:一定是黄纸封固,写上一个“封”字。大家分头去找,果然如张廷玉所言,找到了这个密诏。尘封13 年的密诏被打开,真相大白于天下。 再接下来,是乾隆帝弘历从容不迫。打开的密诏里,清楚地写道:“命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即皇帝位。”面对父皇13 年的信任,面对突如其来的至高无上,乾隆没有迷失自己。他迅速进入角色,下达了他人生的第一道谕旨。《清世宗实录》记载:“皇太子传旨:‘著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 大家很惊讶,这个初出茅庐的乾隆,居然如此从容,如此洒脱地承接了皇权,并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长辈发号施令。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自信,又是那么顺理成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