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澹定集(精)/耕堂文录十种

澹定集(精)/耕堂文录十种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孙犁
  • 出版日期: 201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0661017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澹定集(精)》由孙犁著。此次百花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精装本孙犁系列作品,正值孙犁逝世十周年到来前夕,是天津出版界献给一代文学大师的真挚思念。    《澹定集(精)》收散文四十七篇:有深刻精邃的文艺论述,有生动活泼的作品评介,有宝贵丰富的创作经验,有朴实亲切的文艺通信,还有写于战争年代的诗一样的抒情散文等。
目录
答吴泰昌问
读作品记(二)
读作品记(三)
读作品记(四)
读作品记(五)
读作品记(六)
读冉淮舟近作散文
读一篇散文
万里和万卷
关于“乡土文学”
与友人论传记
与友人论学习古文
祝衡水《农民文学》创刊
业余创作三题――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
契诃夫――纪念他逝世五十周年
幸存的信件序
《柳溪短篇小说选集》序
吴泰昌《艺文轶话》序
《曼晴诗选》序
金梅《文海求珠集》序
《张志民小说选》序
《文艺增刊》致读者、作者
《文艺增刊》辟栏说明
《文艺评论》改进要点
《文艺增刊》更名、
缩短刊期启事
芸斋书简
致丁玲
致曾秀苍
致铁凝
致刘心武
致鲍昌
致贾平凹
烬余书札――致冉淮舟
致韩映山
《善?室纪年》摘抄
乡里旧闻
木匠的女儿
老刁
菜虎
光棍
成活的树苗
大星陨落――悼念茅盾同志
同口旧事――《琴和箫》代序
买《太平广记》记
我的《二十四史》
我的书目书
王凤岗坑杀抗属
两天日记
《幻华室藏书记》序
题《孔德学校国文讲义》
后记
摘要
    (一)请谈谈生养您的环境和经历,是否有效地促使您成为一名作家,并在您的创作上留下怎样的印记?
    你从我写的自传和一些回忆散文中,可以知道,我的家庭,我的少年经历,都是很平凡的。有一段时间,虽也有志于文学,但所得实在有限,不足以糊口,所以知难而退。到乡村教书去了。但是,从一九三七年的抗日开始,我经历了我们国家不同寻常的时代,这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有幸当一名不太出色的战士和作家。这一时代,在我微薄的作品收获中,占了**突出的地位。
    (二)“当我写**篇小说的时候”――这个题目您有兴趣谈谈吗?
    我写的**篇小说,发表在保定育德中学的校刊《育德月刊》上,时间大概是一九二九年。那确实是一篇小说,因为这个月刊的文艺编辑是我的国文老师谢采江先生,他对文体要求很严。记得一次他讲评我另一篇作文,我问他是否可以发表,他说月刊上只登短篇小说,这一篇是散文,不好用。但是那篇小说的题目我忘记了,内容记得是写一家盲人的不幸。我的作品,从同情和怜悯开始,这是值得自己纪念的。第二篇发表的是写一个女戏子的小说,也是写她的不幸的。
    (三)您在《文学和生活的路》一文中说,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如果把人道主义从文学中抽掉,那文学就没有什么东西了。请您更详细具体地说说文学与人道主义的关系,您理解的人道主义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您是否认为有一种普遍的属于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
    所谓人性、人道,对于人类来说,应当是泛指的,是一种共性。人道主义,是一种广泛的道德观念,它是人类生活,人类文明,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由于共同生活的必需,产生和发展它的道德、伦理观念。这种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长久实施,以及牢固地存在于人类头脑之中,似乎可以形成一种有遗传能力的“染色体”。即使是幼小的孩童,从他们对善恶的判断和反应之中,可以看出这种观念的先天性。人道观念和其他道德观念一样,可以因后天的环境、教育、外界影响,得到丰富、加强,发扬光大;反之,也可以遭到破坏、减损,甚至消失。中国古代哲学家,从人类的进化和完善着眼,一贯把性善作为人的本性,肯定地提出。
    事实是,决定人类道德观念的,是人类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政治宗教、法制教育。经济生活占其中知名品牌地位。经济生活的破产,常常使道德沦丧。此外,异族统治、社会动乱、反动政治,也可以使道德低落。经济生活的富裕,文化教育的提高,则可以提高人类的道德。当然,这只是就其大体而言,道德之演进,如大江之行,回旋起伏,变化万端,激浊扬清,终归于进步。如异族统治,固使一部分人道德下降,但也激励另一部分人,使之上升。
    文学艺术,除去给人美的感受外,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教育手段,即为了加强和发展人类的道德观念而存在。文学作品不只反映现实,而是要改善人类的道德观念,发扬一种理想。所以说,凡是伟大的作家,都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例如《红楼梦》,就是一部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品。它的主题,就是批判人性、解放人性,发扬人性之美。详见我写的《(红楼梦)杂说》。
    (四)文学与自传的关系历来看法不一,很想听听您的意见?
    当然,有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作者自传的性质,但不能说,一切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作家创作方法的不同,也能区别自传成分的多寡。
    我的作品单薄,自传的成分多。
    (五)孙犁派(或叫荷花淀派)是认可的我国当代文学园地里一个有影响、有成就的文学流派,河北、天津一带许多作者的创作受您的影响,有意学习甚至模仿您的风格,但成功的似乎不多,这是为什么?请您顺此谈谈风格流派形成的要素与学习、创新等问题。
    记者同志,你知道,我不会狂妄到以我那么浅薄的作品,这么一点点成就,就大言不惭地承认有了一个什么派。我一贯是反对“派性”的,当然这是学术。一些热情的同行们,愿意活跃一下学术空气,愿意爱好相同的同志们聚在一起热闹热闹。确实,我们冷清了很多年,也应该热闹热闹了。
    同志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在以前,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我则极力制止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不愿给同志们泼冷水。但是,以我看,这个所谓流派,至少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将来能不能形成?我看希望也不会很大的。
    在中国的文学目前,以某一个人形成一个流派的史实很少。即使像李白、杜甫那样名垂千古的大作家,在当时也没有流派之说。唐诗无流派,而名家辈出,风格多样,诗坛繁荣。散文方面,唐宋八家,也是各自为战,未立门墙。“五四”以后,鲁迅先生及其他几位大作家,在文坛上,都是星斗悬天,风靡一代,也没听说哪一个曾有流派产生。虽也有时集会结社,但多为期不长,即行分化。在文学目前,当然有以地区命名的江西诗派,公安、竟陵以及桐城,这些流派,是以文学上的共同主张,文字上的共同习尚相标榜。它们的出现,对于当时文学发展,是向前推进呢,还是阻碍其前进?起扩张作用,还是起局限作用?如果只是形成一种类似的文体、文风,则其价值就有限了。唐无流派,而诗的成就那样大,明清多流派,而文章越来越猥琐卑弱。看来,中国人,不习惯流派,我们封建观念重,一有流派,即易被认为门户,而门户对内是局限,对外是隔阂。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