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章太炎自述

章太炎自述

  • 字数: 1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1-01
  • 商品条码: 978720817501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章太炎讲述系列”之一种。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初名学乘。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有名朴学大师,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还以传授国学为己任,被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太炎先生撰有自定年谱,又多次自述生平学术与事迹,是了解太炎先生最直接的文字,可以透过他的自述感受大师革命的志向、崇高的人格和治学的广阔与深邃。本书收录太炎先生全部自述文字,并附录数篇亲传弟子撰写的太炎先生传记和实际,可以使读者对太炎先生有直观的了解。
作者简介
  
目录
导读1
口授少年事迹1
口述治学5
自述学术次第9
自述治学之功夫及志向26
与王揖唐论授勋书33
自定年谱35
癸卯狱中自记84
与汤夫人绝命书85
与龚宝铨绝命书89
终制93
遗嘱95
余杭章先生墓志铭/汪东98
悼章太炎先生/施章101
吊章太炎先生/冯自由104
太炎先生像赞/沈瓞民107
章先生别传/但植之108
余杭章先生事略/李植113
章先生学术述略/庞俊120
记凤凰山馆论学/沈瓞民125
章太炎先生轶事/蒋竹庄130
谈章太炎先生/曹亚伯136
章太炎先生在莒录/刘禺生139
纪念太炎先生/徐仲荪142
纪念太炎先生/张仲仁144
太炎先生言行轶录/吴蔼林146
菿汉大师颂/居觉生154
悲忆太炎师/景梅九156
纪念先师章太炎先生/许寿裳159
铁窗感遇记/徐福生170
謦欬小识/田桓172
书余杭章先生轶事/孙至诚176
太炎大师谒问记/唐祖培178
追念余杭大师/徐复初179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181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185
摘要
     口授少年事迹 (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余十一二岁时,外祖朱左卿名有泉,海盐人。授余读经,偶讲蒋氏《东华录》曾静案,外祖谓夷夏之防同于君臣之义。余问前人有谈此语否?外祖曰:“王船山、顾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为甚。谓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余曰:“明亡于清反不如亡于李闯。”外祖曰:“今不必作此论。若果李闯得明天下,闯虽不善,其子孙未必皆不善。惟今不必作此论耳。”余之革命思想即伏根于此。依外祖之言观之,可见种族革命思想原在汉人心中,惟隐而不显耳。 十九、二十岁时,得明季稗史十七种,排满思想始盛。 乙未,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设强学会,余时年二十八岁。先是,二十五岁始居杭州,肄业诂经精舍,俞曲园先生为山长,余始专治《左氏传》。至是,闻康设会,寄会费银十六圆入会。 丙申,二十九岁,梁启超设《时务报》社于上海,遣叶浩吾至杭州来请入社。问何以知余,曰“因君前有入强学会之事”。 丁酉,三十岁,因阅西报,知伦敦使馆有逮捕孙逸仙事,因问梁启超“孙逸仙何如人”,梁云“此人蓄志倾覆满州政府”。余心甚壮之。戊戌,三十一岁,康、梁事败,长江一带通缉多人,余名亦在其内,乃避地台湾。 己亥,三十二岁,自台湾渡日本。时梁启超设《清议报》于横滨,余于梁座上始得见孙中山,由梁介绍也。越二三月,余回上海。 庚子,三十三岁,因唐才常主张一面排满,一面勤王,既不承认满清政府,又称拥戴光绪皇帝。一余甚非之,因宣言脱社,割辫与绝。但后唐案通缉书上仍有余名。 辛丑,三十四岁,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员,以避其锋。其年刻《旭书》于苏州。冬,恩铭后为徐锡麟所杀。为江苏巡抚,问教士:“汝校有章某否?此人因讲革命,故须问之。”余时因年假回杭州,教士急遣使杭州通知。 壬寅,三十五岁,春即至上海,转至日本,与秦力山交。时中山之名已盛,其寓处在横滨,余辈常自东京至横滨,中山亦常由横滨至东京,互相往来。革命之机渐熟,余与秦力山、张溥泉等开“亡国纪念会”于东京。中山请余至横滨,与兴中会同志七十余人宴集,每人敬余酒一杯,凡饮七十余杯而不觉醉。其年又回国。 癸卯,三十六岁,蔡孑民等在上海设爱国学社,张溥泉、邹蔚丹自日本归,章行严自南京来,相见甚欢,皆与余结为兄弟。时蔚丹作《革命军》,余为序而刻之;余又作《驳康有为书》,痛斥保皇之非;行严又主《苏报》社,亦发挥革命。《驳康有为书》中有“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之语,于是清两江总督派员来查,遂成大狱,余与邹蔚丹被捕。余在巡捕房与中山书,尊称之为“总统”,溥泉为余送去。遂下狱三年。 甲辰,三十七岁,在狱中。 乙巳,三十八岁,蔚丹卒于狱中。 丙午,三十九岁,夏,余监禁期满,中山自东京遣使来迎,遂赴东京,入同盟会,主《民报》社。 口述治学 余自志学迄今,更事既多,观其会通,时有新意。思想迁变之迹,约略可言。少时治经,谨守朴学,所疏通证明者,在文字器数之间。虽尝博观诸子,略识微言,亦随顺旧义耳。遭世衰微,不忘经国,寻求政术,历览前史,独于荀卿、韩非所说,谓不可易。自余闳眇之旨,未暇深察。继阅佛藏,涉猎《华严》《法华》《涅槃》诸经,义解渐深,卒未窥其究竟。及囚系上海,三岁不觌,专修慈氏、世亲之书。此一术也,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从入之涂,与平生朴学相似,易于契机,解此以还,乃达大乘深趣。私谓释迦玄言,出过晚周诸子不可计数;程、朱以下,尤不足论。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 P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