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创新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丛书

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创新模式/生态文明建设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刘东生|责编:何蕊//杨洋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19203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近自然的低用水量的快速修复技术与模式、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技术与模式、典型地区荒漠化防治模式、沙产业发展模式和防沙治沙的机械开发与应用模式5个大类41个模式。 本书凝结了行业中众多参与者的智慧,从每一个模式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每一位参与者历经不断探索和创新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优选性和可推广性,可为各地科学有效地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提供科学指导的优秀模式。
目录
第一部分 近自然的低用水量的快速修复技术与模式 莫索湾无(低)灌溉造林治沙模式(宋春武、李生宇、徐新文等) 低覆盖度治沙模式(冯伟、刘丹一、周密) 基于防风固沙功能的退化人工梭梭林修复模式(马全林、张剑挥) 甘肃省八步沙区域流动沙地近自然植被快速恢复模式(马全林、陈芳) 景泰引黄灌溉沙区辐射状滩渠绿岛系统治理模式(吴春荣) 荒漠地区节水农业模式(苏日娜、代斌、朱德军) “树葆”在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领域的应用模式(赵树海)第二部分 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技术与模式 干旱荒漠区流动沙丘“固身削顶”综合治理模式(赵明) 黏土沙障+梭梭林治沙技术模式(刘虎俊) 黏土夹层技术流沙地治理模式(柴成武、王方琳、王昱淇等) 直播生物沙障治理流动沙地技术模式(闫德仁、胡小龙、黄海广等) 直压立式纱网沙障固沙技术模式(闫德仁、胡小龙、黄海广等) 死体+活体双行沙障网格固沙模式(池树学、刘春海) 活沙障体系模式(张大彪) 土壤生物修复集成技术模式(王飞、张莉、王佳)第三部分 典型地区荒漠化防治模式 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经济型生态屏障建设技术模式(曾凡江) 库布其沙漠锁边固沙林营造技术与模式(王忠、张吉树、叶丽娜) 甘肃古浪重点风沙口治理模式(徐先英) 内陆干涸湖底重度盐碱地生态建设技术模式(孙永强、范敬龙、李从娟等) 干旱区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模式(杨自辉、王继和、纪永福等) 河西绿洲农田防护林营造模式(满多清、徐先英、李得禄) 高寒区草地沙化治理模式(唐进年,王琪,李银科等) 民勤绿洲退耕地修复技术模式(王理德) 金塔县沙漠水库分区综合防护模式(张德魁)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建设技术模式(范敬龙、李生宇、王海峰等) 强风沙地区公路防沙技术模式(李生宇、王世杰、王海峰等) 兰新铁路酒泉清水铁路段防沙治沙模式(姚泽、刘世增、张大彪)第四部分 沙产业发展模式 乌兰布和沙漠有机奶产业链沙产业发展模式(张家旺、刘文光、何亮) 达旗库布其沙漠林光互补沙产业模式(牛锋、弓瑞) 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优化模式(郜超) 规模化荒漠生态修复模式(马婵、谢军、孙静) 肉苁蓉高产稳产高效种植技术模式(范敬龙、李丙文、徐新文等) 梁外甘草半野生化栽培技术与模式(王忠、张吉树、叶丽娜) 生态·治沙(荒)·乡村振兴——四翅滨藜生态产业模式(楼金、王帅)第五部分 防沙治沙的机械开发与应用模式 植物固沙机种草技术(孙宏义) 空气取水灌溉模式(姚福来、王慧、姚雅明等) 羽翼袋沙障铺设机械研发与应用(郭富强、张卫、高天笑等) 流动沙丘微创造林技术与模式(王忠、张吉树、叶丽娜) 高立式芦苇沙障打捆成栅机的开发与应用(葛云、郑一江、程建军) 网膜沙障机械化固沙模式研发与应用(唐进年、王强强、杨自辉等) 草方格沙障机械化固沙技术模式(赵鹏、徐先英、唐进年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