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精准教学系列(套装11册)/国外当代教育研究译丛

精准教学系列(套装11册)/国外当代教育研究译丛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作者: (美)蒂娜·森,(美)罗伯特·J.马扎诺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220034600002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20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精准教学系列”详细介绍了基本的课堂策略,以支持教学中复杂的转变,这对于所有学生所需的精准教学环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本系列介绍的教学策略对有效地教授《共同核心国家标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或学校所在区、州指定的标准至关重要。这些严格标准需要更深入的理解,运用更有效的策略加以更广泛的实施,从而使学生能够展现出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本系列包括适用于所有年级和学科领域的教学方法,还包含针对具体年级的实例,可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应用的样例和落脚点。无论教授哪个年级和学科,熟练运用这些策略对学生掌握《共同核心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来说都至关重要。“精准教学系列”中涵盖的其他教学策略,例如如何做到言之有理和引导学生参与综合认知任务,体现了如何满足严格标准所需的认知复杂性。作为一个系列,这些策略乍看起来似乎有些令人生畏。因此,本系列将在每本书中仅关注一个具体策略。
作者简介
卡拉?摩尔(CARLA MOORE),教育学硕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开发人员,曾任英文教导主任,教师和管理者。她监管国际学习科学组织的产品和内容开发,特别强调教师和管理人员工作的有效性。她为 K-12 教育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全国性的认可。目前担任国际学习科学思想领袖,她与罗伯特?J. 马扎诺(Robert J.Marzano)博士共同撰写专著《编制与使用学习目标和表现量规:教师如何作出*教学决策》和多篇研究论文。 迈克尔?D. 托特(MICHAEL D. TOTH)是国际学习科学组织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托特先生曾任国家教学职业中心主任、大学教授、研究与开发基金总监。他将自己在大学研究与开发的团队转型为一家公司,关注于领导力、教师职业发展、与学生成绩相关的教学有效性。托特先生积极投身于研究和开发,对教育管理者公开进行培训,并就领导力和教师效能问题、学校改革以及职业发展系统等方面提供咨询。他与罗伯特?J. 马扎诺合作撰写《教师评估的作用:教师成长和学生成就的新模式》,与贝弗莉?卡堡(Beverly Carbaugh)、罗伯特?J. 马扎诺共同撰写《面向结果的学校领导:领导者评价焦点的转换》。新近著书《谁动了我的标准?变革时代的快乐教学:绝好故事》。 罗伯特?J. 马扎诺(ROBERT J. MARZANO),哲学博士,教育研究专家,演说家,培训师,作家,著有 30 多部专著以及 150多篇论文,涉及教学指导、评估、写作及实施标准、认知、有效领导力和学校干预等。他*的研究和理论转化为全世界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广泛实践的课堂策略。马扎诺博士协同创建了国际学习科学组织“马扎诺精准教学模式研究中心”,以促进支持大学和职业预备标准的关键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马扎诺博士与国际学习科学组织还提出了马扎诺教师评估模式、马扎诺学校领导力评估模式和马扎诺区域领导力评估模式。 莉比?H. 加斯特(LIBBY H. GARST),弗吉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在转向教学之前有超过 15 年的成功从商经历。之后作为中学教师和小学数学辅导教师,她在教育中度过了将近 15 年。她丰富的职业背景为教师、学校和地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蒂娜?森(DEANA SENN),毕业于得州农工大学,蒙大拿州立大学理学硕士,教学策略和课堂评估专家,具有超过 15 年的教育经验。她的课程和教学经历跨越了美国和加拿大,乡村和城市,学校(层面)和地区(层面)。她与马扎诺中心团队共同努力开发相关内容,并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类教学培训。
目录
区分异同:深度理解的方法 引言 区分异同 教学方法 1 运用句干—总结—结构化回答进行对比 教学方法 2  运用图形组织者进行对比 教学方法 3  运用拣选—匹配—归类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 4  运用图形组织者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 5  创造明喻和隐喻进行对比 教学方法 6  创造类比进行对比 结语 资源 参考资料 标准驱动的课堂 : 精准教学的实践模式 引  言 第一章  大图景 第二章  基于标准的课时计划 第三章  精准教学和学习之路 第四章  构建基于标准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第五章  引导基于标准学习的学校文化 附录 A  模板 附录 B  实现精准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来源资料 参考资料 索  引 参与综合认知任务 : 跨学科提出与检验假设的方法 引言 参与综合认知任务 教学方法 1  调查 教学方法 2  问题解决 教学方法 3  决策 教学方法 4  实验探究 教学方法 5  发明 教学方法 6  学生设计任务 结语 参考文献 ……
摘要
    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在如何建立*,体现各阶层的权利上,曾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子参政运动。刘青霞作为当时杰出的女性代表,以满腔热情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担任一系列社团会长,这些均反映了刘青霞在当时妇女界的影响和威望。在河南女性普遍没有觉醒的情况下,刘青霞振臂一呼、摇旗呐喊,喊出了河南女性争取自由、平等、参政的声音,为河南女性树立了一座丰碑。 一、 勇挑“神州女子共和协济社”重担 1911年12月29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通过了《*临时约法》。在《临时约法》中,明确规定:“*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明确了人民享有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并享有人身、财产、居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项自由,但须受政府法律,并有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然而对于女子参政问题却含糊其辞,这引起了知识女性的不满,遂引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子参政运动。 清末民初,一批知识女性为摆脱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和束缚,积极投身到辛亥革命运动中,她们一方面积极宣传妇女解放的理论,一方面通过学习了解西方的男女平权、妇女参政方面的学说和制度,开始为自身的翻身解放和建立一个男女平权的民主共和政体的新中国而斗争。 武昌起义后,同盟会会员林宗素闻知消息后马上从日本回国,参加了1911年11月部分同盟会会员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社会党,为了在政治上实现“男女平权”,林宗素又组织了最早的女子参政团体“女子参政同志会”。 1912年1月5日,林宗素以女子参政同志会代表的身份面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要求承认女子接近参政权。孙中山表示:“将来必予女子以接近参政权,惟女子须急求法政学知识,了解平等自由之真理。”受孙中山讲话的影响,一批女子参政团体相继诞生,主要有以林宗素为会长的“女子参政同志会”、吴木兰发起的“女子同盟会”、唐群英和张汉英发起的“女子后援会”、沈佩贞发起的“女子尚武会”和王昌国组织的“女国民会”。 1912年2月20日,这五个女子团体为了发挥更大的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 2月21日,唐群英、张昭汉、张汉英、王昌国、吴芝瑛、张群英、沈佩贞等60余人以*女界代表的名义,上书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式要求将女子参政权写入宪法。唐群英等甚至携带武器闯入参议院,被守卫阻挠,不得入院,愈形激愤。 2月23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将唐群英等请求女子参政权案交请愿审查会审查。当时报界传闻,参议院对于女子参政权案“不赞成者居多数”,女界中有激烈派数人声言“此举如办不到,当以炸弹对付议员”。审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一场冲突似乎已在所难免。 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于南京召开全体大会,到者数千人,大会选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理,并宣布同盟会政纲,其中第五条是“主张男女平权”。3月11日,经临时参议院议决、由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其中规定:“*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唐群英等人在对《临时约法》男女性别问题的模糊提法大失所望的愤慨情绪下,又以*女子参政会的名义上书孙中山,提出强烈抗议。她们要求修改《临时约法》,使女子参政权得到宪法的确认。 3月初,为了捍卫女子参政的权利,唐群英、刘青霞等人成立了“神州女子共和协济社”。在这个领导机构中,名誉社长:孙中山夫人(指卢慕贞)、伍廷芳夫人、吴芝瑛、刘青霞;社长:张昭汉、杨季威;教育部长:钱新才、程颖;实业部长:陈鸿璧、周铸青;编辑部长:唐群英、汤国梨;法政部长:陈汉英、任宝航;财政部长:唐金玲、梁卿。 从这些人名可以看出,能参加并被选上“神州女子共和协济社”的领导成员绝非等闲之辈,都是当时知名女性,刘青霞能与孙中山夫人、伍廷芳夫人以及秋瑾密友吴芝瑛同列为名誉社长,可见她在当时的影响。 不光这些名誉社长是知名女性,下面的社长、各部部长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女界名流。像唐群英,第一个同盟会女会员,武昌起义时被推为“女子北伐队”队长,被孙中山誉为“巾帼英雄”。“神州女子共和协济社”的成立,主要是要求女子能够参政,特别是她们对《临时约法》中模糊女子参政的问题非常不满,要求修改《临时约法》,使女子参政权得到宪法的确认。 3月18日、19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两次讨论女子参政权案审查报告。结论是:“本审查会一再讨论,多数认为吾国女子参政亦应有之权利,惟兹事体重大,非可仓卒速定,应俟国会成立再行解决,以昭慎重。”这实际上对女子参政权的请愿要求是推拖和否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