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代诗人小传

唐代诗人小传

  • 字数: 22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马宁川
  • 出版日期: 2021-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02160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9个天才诗人串联起300年大唐兴衰史,青春版大唐才子风华录。 ※他们是诗坛的顶流,也是长安城里迷茫、焦虑而忧伤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见“当下的自己”。※体量轻盈的诗人小传、唐诗指南,大唐历史。
内容简介
群星璀璨的先秦诸子、独具风骨的魏晋名士、青春昂扬的唐代诗人、儒雅风流的宋代词人,元曲大家关汉卿,明清有名的思想家及文学家王阳明、袁枚、吴敬梓、蒲松龄、曹雪芹、王国维……这套“品中国古代文人”书系以纵横的笔墨、现代的眼光书写从先秦至清代对中国文化及文学影响至深的文人或文人群体。以他们的生命历程为经,以他们的经典文学作品为纬,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小传记来勾画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作者将丰富的史实嵌入丰富而细节化的文学想象当中,融诗情、史识与深思于一炉,以独具特色和极大影响力的个体文人的生命演进,展现中华文化与文学的缤纷斑斓。这本《唐朝诗人小传》中,我们看到从初唐到晚唐的19位顶流唐朝天才诗人的人生起伏和命运轨迹。看到他们以诗为马,在长安城里为追逐梦想而挣扎、漂泊、奔走。他们以诗篇记录了自己的欢欣和至暗时刻,也记录了大唐300年的兴衰沉浮。
作者简介
马宁川,新闻媒体人。曾以“猫和鱼的小窝”博客爆红, 赢得粉丝几十万。出版畅销书《仓央嘉措诗传》等数部。
目录
初唐
卢照邻:他的人生是大写的不合时宜
一被厄运盯上的苦命才子
二这一生的敌人竟然是自己
骆宾王:人生只求快意恩仇
一阴差阳错地打抱不平
二天生侠义虬髯客
三他与科考八字不合
四赤诚的人生寸步难行
五老当益壮日,投笔从戎时
六因直获罪,以蝉明心
七一场如闹剧般的兵变
八一直被辜负的洛阳才子
王勃:初唐的第一道光
一曾经傲娇的少年郎
二初露锋芒,跻身朝堂
三花好月圆从来都不是一句祝愿
四人生的第一个跟头就栽下了云端
五少年已识愁滋味
六离奇的“谋杀”事件
七百般挫折之后,开启人生之始
八初遇滕王阁,是一个深秋
九这座楼因他而千古留名
十光芒陨落,明珠沉海
杨炯:渴望投笔从戎的书生
一傲然的骨气也禁不住现实的打磨
二为官当如是,百姓敬爱之
三半生归来,依然是执剑的热血少年
四多少身后事,只付流云中
五他们是唐诗盛宴的开启者
盛唐
王之涣:留诗最少却声名远播
一被大咖们轮流模仿的世外高人
二半路出家的大叔诗人
三爱上了诗歌,也找到了爱情
四一首诗捧红了一座楼
五旗亭画壁:诗歌界的传奇故事
六最是人间留不住,慷慨大略真异才
孟浩然: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一叛逆的性格从小到老
二“不学无术”的日子很愉快
三初尝情滋味
四长大原来就是学会了妥协
五收获一位有名的“小迷弟”
六退一步便海阔天空的豁然
七若为美酒故,万事皆可抛
八连“离去”都是那样畅意
王昌龄:谱写了大唐最壮志的豪情
一诗家天子,出身农夫
二为生计而出塞,却唱出千年名诗
三恩宠是别人的
四奇异的离别,刻骨的心殇
五世人不解的“冰心”
六好友满天下,俱是沦落人
七一场不知所以然的杀戮
李白:君为谪仙
一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年轻时,他一直在路上
三酩酊大醉中的第一场婚姻
四投递“简历”四处碰壁
五与“丹丘生”的缘分
六酒中“二仙”的首次相遇
七被恩宠的“笼中鸟”
八继续带着理想去游荡
九修道也无法按捺的寂寞与多情
十初心赤诚,结局惨淡
十一曾闻子规啼月夜,如今又见杜鹃花
王维:高山晶莹雪
一一个被诗歌“耽误”的隐士
二初露锋芒便留下千古名句
三新词一曲诗一首,便得当年状元郎
四恩宠如烟,翻云覆雨
五暧昧的往事,难言的绯情
六隐居的乐趣
七纷扰的尘世,真个欲说还休
八爱或者不爱?他从没说明
九再入官场,跌跌撞撞
十孤烟落日治愈了诗人的“抑郁”
十一自隐终南山,禅意入诗林
十二一朝春尽百花落
十三无处安放的悲凉
高适:诗人中最传奇的逆袭者
一人欺少年穷的旧时光
二仗剑天涯,一路行歌
三七尺男儿,难为小吏
四燕赵悲歌,千古感怀
五穷在闹市,知己良多
六西行终遇知音
七乱世崛起的高才
八如果人生只如初见
九往昔之情,只如雨打风吹去
杜甫:仁心及物万物生
一也曾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二生活于他总是有点苛刻
三站在权力圈之外,依旧心忧众生
四授官却辞官的酸涩
五舍命得来的恩宠,一夜间便消散
六辗转乱世,以诗写史
七在饥荒战乱中挣扎的一代诗圣
八岁月静好的蜀州
九乱世无福地,身飘如转蓬
十观剑器舞勾起的思乡情
十一梦魂思故里,辗转江上游
岑参:写诗仗剑走天涯
一一门三相的没落才子
二找到投笔从戎的机会
三论一个好领导对于创作的重要性
四未攀青云上,往事已成烟
五岁月如流水,冷且苍凉
中唐
刘禹锡:这一生都不曾放弃
一忆当年,也曾是浊世翩翩佳公子
二探底人生正式开启
三把贬谪生涯过成了假期的唐代第一人
四坚若磐石,此心如初
五好容易回来了,写诗闯祸了
六有宰相之才,何况地方长官
七泣血两祭文,哀恸送老友
八巴山楚水,灵感的源泉
九二十三年折太多
十旧诗重续,我不认输
十一至死不渝的坚持
白居易:情到深处深几许
一天才亦勤苦的少年时光
二爱而不得的初恋
三第一次做基层干部
四以爱情之名创作《长恨歌》
五朝廷里最难惹的“耿直哥”
六新乐府诗词的倡导者
七有缘太短暂比无缘还惨
八遇到琵琶女时的忧愁
九坎坷过后是油腻的中年
十接二连三,失去人生“挚爱”
十一老来也有伴的悠然时光
……
摘要
     王勃 ——初唐的第一道光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公元676年,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在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南海海面上,乌云在天边翻腾,海浪如巨兽一样,一浪高过一浪,仿佛想把海面上的那艘小船接近吞噬掉。一个年轻人瑟瑟地躲在船舱里,他的长襟几乎全都被涌上的海水浸湿透了。寒冷和绝望渐渐从心底升腾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正在紧张掌舵的渔夫看到了一幕让他万分震惊的景象,刚才还瑟瑟发抖的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从船舱里走出来,站到了摇晃的船头。一道闪电劈在海面上,仿佛想把海水分成两半。年轻人颤抖了一下,这个时候,渔夫看到,他的脸色几乎惨白一片。 “官人,回到船舱里,船头很危险啊!”渔夫腾不出功夫去拽他回来,只能大声疾呼。年轻人没有回答,他只是喃喃地自语了一句话:我一生曾熟读《周易》,谙熟命理。早年替自己占卜,就说勃此生会命丧水上。27载命途多舛,几经波折,大难不死,却终难逃过这最后一劫。命该如此,躲无可躲…… 话没说完,只见他身体摇晃了一下,一下子落入了波涛汹涌的海水之中,渔夫大惊,扔下樯橹,跳入海中救人,但终因风高浪急,一无所获…… 很快,消息迅速传开。很多人不敢相信,那个曾洋洋洒洒写出名传千古的《滕王阁序》的作者,那个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后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真的就这样死去了? 的确如此。在当年,有人恋慕他,更有人怨憎他,甚至不惜设毒计对他排挤,暗算。但谁也没想到,最后,王勃的葬身之处是茫茫大海。 王勃的父亲王福畴是优选得到消息的人,中年丧子的悲伤,让他老泪纵横。即使这个儿子一直就没怎么让他省心过,甚至在临死前,还连累他被贬官到交趾(今越南境内)做县令。但是,在这个世间,又有哪一个父亲能真正地对儿子心生怨怼呢?更何况,他曾拥有的,是那样一个让世人为之钦羡的天才。 一曾经傲娇的少年郎 如果王勃曾细数过自己一生好看好的日子,当属他的童年。 公元650年,王勃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名门望族。爷爷王通是隋朝末年的一位大儒,自己的两个弟弟也是才学出众,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据说王勃父亲的一大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向朋友夸耀自己的儿子。终于朋友受不了了,婉转提出异议,但王老先生早有准备,马上奉上自己儿子的作品,对方看完,叹无可叹,只能说一句:你夸你有理…… 究竟王勃优秀到什么程度?据《新唐书》记载,“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还好,在当今世上,这么优秀的人中龙凤已然不多,不然的话,该是多少同龄孩子的噩梦啊!六岁善文辞,也就是说,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孩子话还没说利索的时候,他就已经能著文章了。九岁,在读完颜师古注的《汉书》后,学识满溢,王勃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诸多错误,令许多老少文人学者目瞪口呆。颜师古何许人也?他是唐初的儒家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而且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之作,居然被一个9岁的黄口小儿指出了如许多的错误……这让其他读书人情何以堪? 可以想象当年的王勃,必然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走到哪里,都会傲然地仰着他小小的脑袋,而身后,则是亦步亦趋躬身相随的一众读书人。 二初露锋芒,跻身朝堂 谁也没想到这有什么不妥。毕竟,这个孩童有着如此惊人的天分。人才可遇,天才难求。只是,如果这个天才孩童对人生能有他在所学上十分之一的灵感,他这一生或许也是圆满的。只可惜,尚在稚龄的他,就已经萌生了以“武艺卖给帝王家”为己任的念头。 彼时的王勃,才华横溢,就像烧沸了的茶壶,压都压不住。15岁那一年,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赏识他的伯乐——朝中新晋宰相刘祥道,当时,他奉旨巡行关内,广开言路,体察民情。 王勃敏锐地察觉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到了。彼时,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就是以文相荐,这对于王勃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给宰相大人呈上的这篇文,抒发了自己对时政的见解,主题就是反对唐高宗出兵讨伐高丽。 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警烽走传,骇秦洛之甿;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 这是王勃正式向官方展示自身才华的第一次。但雏凤之声,清亮越野,文章不仅文字雄瑰,更重要的是论点精辟,论据充足,无论是在措辞上还是思想上,都如浩荡之江水,气势雄伟,文采惊人。 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新晋宰相刘祥道马上为之倾倒,称之为“神童”,并立即上表举荐。 据《新唐书》记载,为了推荐这位神童,“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之后王勃的仕途人生一路顺风顺水,17岁的时候就做到了朝散郎的官位。这个职位虽然闲散,却是能够接触到朝廷权贵优选的机会。据说,这还是因为他年龄实在太小,但朝廷舍不得他的锋芒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