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国时期的法律与法学

民国时期的法律与法学

  • 字数: 14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楷悦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90282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以民国法律的文本与实践为切入点,从法学教育、性别与法律、法律与社会三个部分观察民国时期法律、法学与社会的互动。书中集中介绍了法学教育的地方实践情况、法律近代化对女性群体的影响以及传统法律文化及司法方法在近代所遭受的冲击,并以档案材料为佐证,论述近代化背景下法律、法学对社会特别是地方社会的辐射意义。
作者简介
刘楷悦,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曾在《法制史研究》《法律和社会科学》《法律方法》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多项重量、省部级课题。出版《民国荣县档案选编·抗战》等著作。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史、性别史。
目录
第一章 性别与法律
第一节 近代“女性权利”研究综述
第二节 生活费纠纷中的性别、法律与裁判
——基于民国荣县档案的考察
第三节 消失的权利:法律近代化对女性的负面影响
——以民国荣县继承纠纷中的寡妇权利为例
第二章 法学教育
第一节 女性法学教育的地方实践
——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女子法政讲习科始末
第二节 润物无声:四川大学法学先贤伍柳村
第三章 法学与法律
第一节 从比附援引到类推解释:传统司法方法的近代境遇
——民国学者关于法律解释的一次争论
第二节 法外开恩:郑继成刺杀张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与政治
第三节 民间法研究的域外视角
——《民间法:不成文法的理论与实践》(Folk Larw:Essay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x Non Scripta) 读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