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

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

  • 字数: 190000
  • 装帧: 线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勤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4869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与时下常见的各种“手艺”类图书不同,手艺的细节和制作过程不是本书叙述的重点,作者更注重非虚构,更多地着力于记录传统手艺人在当下社会中的个体生存境况,展现手艺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何去何从的迷茫与思考。
内容简介
在城市或乡村,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方寸世界里,坚守着自己的小小梦想,酿酒、编织、做琴、捏泥……作家赵勤到各地寻访手艺人,却意外发现,他们背后的人生故事,更触动人心。因此,与时下常见的各种“手艺”类图书不同,手艺的细节和制作过程不是本书叙述的重点,作者更注重非虚构,更多地着力于记录传统手艺人在当下社会中的个体生存境况,展现手艺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何去何从的迷茫与思考,从而让此书具有“民间史”的性质。
作者简介
赵勤,1974年8月出生于新疆奎屯生产建设兵团。做过编辑、记者,现为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于《十月》《上海文学》等刊物,已出版散文集《重返阿瓦提》。现居南方。
目录
001 安顺的回家路
019 带刀的老范
032 伴随一生的竹篾条
048 “乐器王”艾依提·依明
059 足浴技师阿霞
075 那个“开脸”的女人
089 奢华的技艺,骄傲地编织
099 你懂那双布鞋吗?
113 读诗·点卤
127 建平的泥塑世界
142 从一把破旧的卡龙琴开始
150 私房菜:慢生活
166 桂子和梅梅的简单梦想:美美美甲
186 出逃的鞋匠
203 秘密酿造——沉默的穆塞莱斯
212 业余的专业银匠
231 手工调色,不简单的刷
247 手工皮匠的愿望清单
260 后 记
摘要
     安顺的回家路 山上下雪了。纷纷扬扬的雪落下来,门前的小路,远处的山峦,不一会儿就淹没在白茫茫的雪海中。冬天的时间漫长,动物都躲了起来,村里人也不再到外面闲逛。三五个人围着炉火,喝着古法酿制的粮食酒,炭火的灰烬一明一灭,铜火锅里煮着的肉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味弥漫开来。几个人说着闲话,夜深了,师父笑着看他。突然,屋门被大风刮开,一股冷风夹杂着雪花刮进来,刮得安顺一脸湿冷,回头望去,师父的脸陡然间也变得冷若冰霜起来…… 这个时候,他总是被惊醒。一伸手拿过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凌晨四点多。屋外天还没有亮,黑黢黢的。此刻正是南方湿冷的冬季,躺在潮乎乎的被单上,他又梦见大山深处的老家,梦见了师父…… 最近不知怎么了,他总是做这样的梦,总是梦见和师父在山里的那些日子。再也没有一点睡意,他斜靠在床头,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一口。 不知道谁说过,夜晚人都是脆弱的。如果这个时候,肖敏在身边,或者给他打个电话说,我们结婚吧,也许他就不再犹豫,下定决心在深圳定居。 这些年他去过很多地方,哈尔滨、西安、成都、南宁等等,但都是短暂停留,深圳是他逗留最久的地方。 离他第一次在深圳过冬,已经七个年头了。他是在来深圳的第一个冬天认识的肖敏,和她确定恋爱关系也有四年了。肖敏人很好,懂事、体贴,人也长得好看,尤其是她那一头披肩长发,总能勾起他内心最隐秘的记忆。他仿佛看见小月的脸,影影绰绰的,肖敏笑起来的样子,也像小月一样安静。安顺看着她,总是想起从前,那些在山里和小月、师父一家一起劳作的日子。安顺有时候会暗自想,如果没有那件事,他的人生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会毫无悬念地成为一个手艺人,也许现在还在那个山里酿着酒,他和小月会结婚,会有孩子,会和师父一样平静地过着日子吧! 肖敏是深圳本地的客家女子,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小学校长,母亲和她一样都是小学老师。肖敏性情柔顺,可他就是下不了结婚的决心。他总觉得心里惦着什么,隐隐地勾着他。肖敏只知道他的老家在山里,以前学过酿酒,从事过白酒的销售工作,并不知道他和师父一家的渊源和恩怨。那是他心里的隐痛,不曾告诉过别人。 深圳一年四季的绿色,最初惊喜过后,便是熟视无睹,然后就只有麻木和淡漠了。秋天,树叶为什么不黄?冬天,为什么不下雪?这满眼满眼的绿色,让人绝望。也许是肖敏,让他待在深圳这么久?也许正是这让人绝望的绿色让他留在这里,他说不清,自己究竟是爱这样的绿色,还是恨这样的绿色。 抽完一支烟,摁灭烟头,安顺翻了个身,漫漫长夜,还是躺下睡吧。他迷迷糊糊中想着,不能再等了,无论是和肖敏,还是去留,都要在这个春节前做个了断。 安顺出生在大山深处,从成都一直往南,直到四川和贵州交界的地方。这里全是崇山峻岭,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在这找块平地可是不容易。一条赤水河把两省分开,一边是贵州,一边是四川。“四渡赤水”就发生在这里,这里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安顺不知道这里是否也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安顺家在赤水河边上,他是老小,上面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姐姐比安顺大十一岁,早早出嫁了,逢年过节才回来住几天,安顺和她不是很亲近。安顺刚上小学,哥哥安民就出门打工了。爸爸说外面的花花世界绊住了他的脚,那些年安民很少回家。家里就剩下少不更事的安顺,陪着年老的父母在山里过日子。 安顺很聪明,学习也好,放学回家后早早把作业写完,天黑之前还能拔一筐猪草回来。爸爸没上过多少学,可他知道好多有趣的事情。山里天黑得早,农家过日子是不点灯的,长长的夏夜,干了一天农活的父亲总要喝上两口,喝到微醺就给安顺讲故事。父亲的口才很好,三侠五义、隋唐演义、荆轲刺秦等英雄故事,被他讲得回肠荡气,常常撩拨得安顺心里痒痒的,他朦朦胧胧地知道山的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山中的时间是漫长的,又是迅疾的。那时候安顺从来没有为未来的日子担忧过。长长的时间,好像都是在蓝色天空下,晒着太阳,看爸爸吸着纸烟,说着闲话过去的。 好日子总是过得快,安顺高中毕业了,尽管他学习好,可也没有考上大学。他们那个学校从来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 未来的空茫就在眼前,安顺不想和父亲一样在山里当一辈子农民。但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他想和哥哥一样出门去打工,见识一下山外面的世界,可是从来没有出过门的他,总有点气短。 那个夏天,父亲带他去省城看望一位亲戚,其实是想托亲戚给他找份工作。他们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到镇上坐上通往外地的班车,班车在山里绕啊绕,盘山的道走了一圈又一圈,五六个小时才走出大山。大清早出门,傍晚才到省城。一下车,扑面而来的空气中,带着一种说不清的腥臊浑浊的味道,让安顺的脑袋晕晕乎乎的。街上的嘈杂声,来来往往的人,都让他心里莫名地有点烦躁和无助。 好容易找到亲戚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亲戚一家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