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东南亚的传播编年/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东南亚的传播编年/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

  • 字数: 546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苏莹莹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479819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52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东南亚的传播编年”这一课题时间跨越百年,而“文化”的内涵又极其广博,我们只能尽各自*的努力,把包罗万象的内容,以国别为“经”,以年份为“纬”,织就一幅中华文明在椰风蕉雨中生根发芽,传承播撒,与异域文化共存共生的画卷。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事记和论著两个方面,对20世纪百年间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状况依据年份进行了梳理,这些国家包括海岛地区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半岛地区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并对所涉及的重要的人、事、物进行备注说明。而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典文化在各个国家的传播进程、传播方式以及对当地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目录
前 言 1 导 言 1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传播编年 ——从马来亚到马来西亚 1 综 述 2 编年正文 19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印度尼西亚的传播编年 153 综 述 154 编年正文 160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越南的传播编年 265 综 述 266 编年正文 281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泰国的传播编年 411 综 述 412 编年正文 420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缅甸、老挝、柬埔寨的传播编年 477 综述 缅甸篇 478 老挝篇 485 柬埔寨篇 495 编年正文 500 附 录 516     图表索引 516     人名索引 517 后 记 525
摘要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与变异 中国人向东南亚迁移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华侨向华人的身份转变,这种转变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传承和发生变异的过程。早期的中国移民心系故土,日夜期盼着衣锦还乡。这种“过客”的心态,使得许多华侨不能在居住国安下心来,也难以与原住民实现真正的融合,他们在华侨圈子内比较完整地保存并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样式,这正是他们认同于自己祖国的精神支柱。 随着东南亚各国在20世纪相继独立,海外华人虽多已入籍所在国,但其边缘群体的地位和被统治、被支配的现实处境,使他们需要有积极的母体文化来支撑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精神上的归属感,也需要用这种母体文化来团结同胞,凝聚海外游子的人心,同时还需要在与主流族群交往时,保持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这样才能赢得当地原住民的尊重。 在海外,唐人街或中国城的形成,其实质是以高度聚居的生活方式使中华文化得以长期保存。华人依血缘、地缘、业缘而分帮结派,在社会生活中重视祖先崇拜,表现出强烈的宗亲意识。他们的后裔大多接受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家庭生活以及华人社区的社会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保持了中华传统的风俗习惯。在东南亚各地的城镇中,几乎都有华侨创办的华文学校、华文报刊和华人社团,这些都是维系华人社会、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纽带。 纵观20世纪百年间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进程,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广大华侨华人为传承中华文化所进行的艰难抗争以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为了维护土著民族的主体地位和核心权益,都曾强制或和缓地推行过不同程度的华人文化传播、同化华人的政策。排华的社会氛围长期存在于东南亚各地。这必然造成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变异。 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排华事件,甚至是骇人听闻的血腥屠杀事件。该国自独立后,即对各类华文学校、华文报刊和华人社团的活动施加种种。在华侨加入该国国籍之后,更是采取了各种手段使他们尽快同化于原住民社会。苏哈托政权在32年的统治期间采取的排斥华文及中华文化的政策,使如今40岁以下的绝大多数华人不会华文华语,所幸华人的文化习俗在该国仍有所保留。 而泰国的统治者一向主张对华侨实行同化政策,而不是排斥政策。泰籍华人不仅享有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可担任政府官职,包括政府总理在内。华人与泰人之间的通婚现象日益普遍,他们的后裔逐渐丧失了华人的文化特征,而变成了所谓的泰国华人。虽然真正被接近同化的只是少数,但他们大多遵行泰族文化,只是在风俗习惯上部分保持了华人的文化传统。 现代以前定居越南的华人基本上已悉数被“越化”。其成因,除历代越南封建王朝实施的华侨政策带来的影响以及包含这种影响于其中的总体生存状况外,历史上越南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刻,大体而言,两国地缘相近,国情相同,习俗相通,素有“同文同种”之谓。因此,华人融入越南民族、社区的进程与其他国家相比更为迅速、顺利,没有文化、信仰或种族方面的矛盾。而进入现代时期,由于越南当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使得越南华人的“越化”程度明显加快。特别是1976年,越南全国统一后,越南政府将华人划为少数民族,更达到了改塑其民族归属的目的。 在华人占人口大多数的新加坡,由于当局采取双语教育政策,华人在文化上也出现了明显的“西化”倾向。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中优选、最完备地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家之一。但是这里的华人并非简单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种因素,而是在现实生活和政治斗争中发展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当地华人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演变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在马来西亚,马华公会、中华总商会、董教总等华人社团,其角色并不仅仅是华人的文化组织,更是一个积极为华人进行权益诉求的政治团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