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

  • 字数: 36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英)迈克尔·莫里斯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98518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3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921年出版的《逻辑哲学论》是20世纪哲学领域伟大的著作,其巨大的冲击力几乎颠覆了传统哲学世界的格局和研究方向,并对之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内容深奥、逻辑复杂、自相矛盾,也让维特根斯坦一直饱受争议,百年过去,人们仍对这部复杂且富有诗意的作品抱有极大兴趣。 但《逻辑哲学论》的阅读与理解无疑是十分困难的:首先,维特根斯坦没有按照通常的学术规范,采用一般哲学著作的写作方式,而是以一种极其精炼的、格言警句式的写作方法,阐述其学术思想。论题与论题之间缺乏彼此呼应和必要的解释。其次,多数断言都没有严谨的逻辑论证,尤其最后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几条评论,引出了巨大的逻辑悖论。本导读对《逻辑哲学论》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详细解读,让这部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变得可被理解。 本书对《逻辑哲学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是研究此书经典的导读读本;译文精准且通俗流畅,既适合哲学研究者阅读,又适合普通哲学爱好者阅读。 本书按照《逻辑哲学论》七大论题的写作顺序对文本进行了逐段逐句的串联解读,适合与《逻辑哲学论》原著对照阅读,更能加深对维特根斯坦早期学术思想的理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维特根斯坦早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经典导读。作者在书中按照原著七大论题的写作顺序对文本进行了逐段逐句的串联解读,并引介多方学术观点,对核心问题及争论段落进行着重探讨。本书还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来源,论述了其对弗雷格、罗素思想的传承与批判,深入地探讨了《逻辑哲学论》的内在逻辑,试图勾勒出原著完整的学术框架。全书写作严谨,作者反复比对多个译本的优缺点,力争做到对维特根斯坦原意的准确把握。适合哲学专业学习、研究者,以及哲学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迈克尔·莫里斯,英国人,萨塞克斯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哲学史、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等,著有《维特根斯坦与〈逻辑哲学论〉》《剑桥语言哲学导论》等。 译者:李国山,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任教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现为外国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语言批判与形而上学》等。
目录
i 序言
1 导论
23 第一章 世界之性质
25 第一节 形而上学概述
29 第二节 世界作为事实的总和
38 第三节 事实与事物
50 第四节 世界的实体
65 第五节 世界作为事实的世界:一个重新表述
71 第七节 《逻辑哲学论》的形而上学承诺

77 第二章 弗雷格和罗素的遗产
79 第一节 语言的重要性
85 第二节 客观性转向
91 第三节 客观性转向与意义的稀薄化
102 第四节 客观性转向与命题的统一性
109 第五节 命题的统一性与多元关系判断理论
120 第六节 命题的统一性、词的相关物和语境原则
132 第七节 逻辑形式与逻辑常项
142 第八节 弗雷格和罗素论数学

151 第三章 一般表象理论
153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的出发点
159 第二节 巴黎法庭模型
166 第三节 一般表象理论
176 第四节 形式不可被描画
183 第五节 思想与逻辑形式

191 第四章 句子作为模型
193 第一节 预备性的说明
205 第二节 形式相同性与翻译规则
213 第三节 形式相同性、意思与空谈
228 第四节 语境原则和句子的一般形式
238 第五节 分析与基本句子
246 第五节 谓词与关系
262 第七节 承接于弗雷格和罗素的难题的解决
266 第八节 《逻辑哲学论》中的形而上学

271 第五章 逻辑与复合句子
273 第一节 难题
275 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的根本思想
289 第三节 否定算子
303 第四节 逻辑与句子的一般形式
316 第五节 逻辑与重言式
340 第六节 外延性

351 第六章 唯我论、唯心论与实在论
353 第一节 戏剧性的论断
355 第二节 背景
369 第三节 “唯我论所意指的东西是接近正确的”
373 第四节 “世界是我的世界”——一种康德式的进路
386 第五节 “世界是我的世界”——一种笛卡尔式的论证
399 第六节 唯我论、实在论与主体
408 第七节 唯我论与不可说的东西

415 第七章 形而上学、伦理学与哲学的界限
417 第一节 关于形而上学之可能性的难题
421 第二节 必然性与自然律
432 第三节 伦理学
442 第四节 形而上学与哲学
455 第五节 《逻辑哲学论》的悖论

477 附录实体论证
488 参考文献
500 《逻辑哲学论》的码段索引
509 总索引
519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