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

  • 字数: 24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英)亚当·斯密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5550151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同情、仁慈、正义、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第一卷 论行为的合理性
第一篇 论分寸
第一章 论怜悯
第二章 论相互同情的喜悦
第三章 论方式
第四章 相同话题的延续
第五章 论亲切的和高贵的品德
第二篇 论其他激情和合适性相似的程度
引言
第一章 论身体自发的激情
第二章 论特定变化下或者想象中产生的激情
第三章 论非社会性激情
第四章 论社会性激情
第五章 论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就人类得体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判断人类行为得体性会遇到的困难;同时谈谈在国内比国外更容易获得认同的原因
第一章 虽然我们对于悲伤的同情通常比我们对于喜悦的共鸣来得更加强烈,但仍然达不到当事人感情的深切程度
第二章 论野心的起源以及社会阶层的分级
第三章 论道德败坏
第二卷 论优点和缺点,也谈谈赏罚的对象
第一篇 论功过感
引言
第一章 被感激的似乎都值得奖励;同样,被怨恨的似乎都值得惩罚
第二章 论应当感激和怨恨的对象
第三章 未被准许的奖励不会给人带来感激,相反,不知情者造成的伤害却少不了别人的愤恨
第四章 对前面章节的概述
第五章 对功过感的分析
第二篇 论公正和善行
第一章 两种美德的对比
第二章 论公正感、愧疚感以及对功绩的认知
第三章 论天性的功用
第三篇 论命数对于人类情操的影响,这部分会结合行为的功过来分析
引言
第一章 论该种影响的成因
第二章 论该种影响的程度
第三章 论这种现象的最终成因
第三卷 论我们在情操和行为的基础下进行判断的过程,同时谈谈责任感
第一章 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准则
第二章 谈谈对赞扬的热爱以及对值得赞扬的品质的热爱,同时谈谈对责备的恐惧以及对应该责备的品质的恐惧
第三章 论良心的影响和威力
第四章 论自欺的天性及通则的起源和使用
第五章 论道德通则的影响和威力以及这些准则被当作神圣的条例
第六章 论述责任感成为行为的基础准则的情境,同时谈谈责任感和其他动机一致的情境
第四卷 论情感赞同的效用
第一章 论功用在艺术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美感以及这种美的广泛效果
第二章 论功用给人性以及人的行为带来的美感,以及在什么程度下这种对美的感知可以被看作认同的基本原则
第五卷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认同和否定的影响
第一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我们认知美丑的影响
第二章 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操的影响
第六卷 论美德的特质
引言
……
第七卷 论伦理学体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