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益林定位研究网络

公益林定位研究网络

  • 字数: 438.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作者: 李土生 等编
  • 出版日期: 201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38672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3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浙江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丛书:公益林定位研究网络》是“浙江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丛书”中的一册,是介绍浙江省公益林定位研究站及其网络建设情况的专著。《浙江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丛书:公益林定位研究网络》可供林业、生态、环保等生产、教学、科学研究人员和林业管理、公益林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内容简介
《公益林定位研究网络》(作者李土生、江波、高洪娣、张勇)是“浙江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丛书”中的一册,是介绍浙江省公益林定位研究站及其网络建设情况的专著。
《公益林定位研究网络》对浙江省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进行了一个全面的展示。详细介绍了公益林定位研究网络建设规划的总体情况:天目山站、凤阳山站和钱江源站3个重量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的建设规划及建设现状;西湖站、桐庐站、淳安站、开化站、龙游站、磐安站、莲都站和定海站8个省级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的建设及其研究现状。同时,附录中收集了近5年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科技人员依托定位研究网络开展的研究成果。
本书可供林业、生态、环保等生产、教学、科学研究人员和林业管理、公益林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1 公益林定位研兖网络建设规划
1.1 建设背景
1.2 指导思想与建设依据
1.3 建设目标与建设布局
1.4 建设内容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保障措施
2 天目山重量森林生态定位站
2.1 天目山站主站
2.2 天目山站辅站
3 凤阳山重量森林生态定位站
3.1 建设区概况
3.2 建设目标
3.3 建设内容
3.4 研究内容
4 钱江源重量森林生态定位站
4.1 建设区概况
4.2 建设目标
4.3 建设内容
4.4 研究内容
5.1 西湖站
5.2 桐庐站
5.3 淳安站
5.4 开化站
5.5 龙游站
5.6 磐安站
5.7 莲都站
5.8 定海站
附录:
附录1 定位研究团队联盟构成情况
附录2 定位研究活动相关照片
附录3 定位研究主要观测仪器设备简介
附录4 定位研究常规观测技术
附录5 定位研究站历年气象观测数据摘录(2006~2010年)
附录6 定位研究网络发表论文摘编(按年份排序) 
摘要
    2.1.4.4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
    从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水文机理出发,在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特别是CO2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流域范围内的温度、降水量(空间格局和季节分配)、径流量、地表蒸散量、植物耗水量等的变化,分析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和幅度。
    2.1.4.5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
    通过比较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不同起源的森林植被,比较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不同植被类型,比较森林植被的不同发育阶段,研究其生态服务功能,建立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体系,为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优化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2.1.4.6公益林保育提质的关键技术
    公益林的保育提质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研究公益林的恢复演替规律。提出公益林保育提质的关键技术,完善公益林林种的结构和组成。提高公益林的林分质量,进而提升其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放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
    2.1.4.7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测
    天目山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生长茂盛,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比较严重。利用遥感、生态模型和野外长期观测技术,结合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和规划设计调查等手段,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森林火灾、病虫害和受污染危害状况,建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预警预报模型,并提出防控措施,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1.4.8碳一水过程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
    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中国关键的碳汇区域之一,在维持区域碳平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托地面通量观测系统,观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碳一水交换过程及其与气候条件和管理措施的关系,并研究在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双重压力下森林生态系统碳一水循环的响应模式、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的互动关系,进而获得森林生态系统*优结构和森林固碳能力的关键技术。
    2.1.4.9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的固定与转化
    毛竹林是天目山特色植被类型之一,毛竹生长快、固碳能力强,且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特殊作用。开展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单株毛竹碳素的动态变化、区域毛竹林的总生物量和碳储量、不同经营模式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素积累、与杉木和马尾松林典型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比较等研究,对于应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