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三国史
字数: 34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作者: 李浩白
出版日期: 2020-09-01
商品条码: 9787516827444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5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畅销书《司马懿吃三国》作者李浩白十余年三国魏晋历史研究精华荟萃,就是为了刷新你对三国的认知! 2.秉承陈寅恪、田余庆等史学名家明白晓畅、旁征博引的行文风格,脉脉长流,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而欲罢不能,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让读者在“曲径通幽、山重水复”的文字美景中流连忘返; 3.284处引文皆出自《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等史学典籍,配合作者独到的解读,有理有据,绝不哗众取宠; 4.有名历史作家王者觉仁、《三国全史》作者南门太守、“王者荣耀”游戏三国项目指导朱晖等众多大咖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汉末世族集团、曹魏帝国、刘汉政权、孙吴集团、司马氏家族等为探索对象,结合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寿春之役、灭蜀之役等重大事件,从汉末董卓之乱至三国归一的历史中发掘深意和新意,理清脉络,还原内情,揭露真相,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给读者以史学前沿知识的“盛宴享受”。
作者简介
李浩白,1978年4月出生,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学》杂志社常务理事。曾荣获2010年重庆巴蜀青年文学入选奖,著有《盐战》、《抗日援朝1592》(上下)、《司马懿吃三国》(1-5)等历史畅销小说。
目录
第一篇大幕拉开
第一章三国里董卓为什么那么厉害 _003
董卓:一位被“黑化”了的末代周公 _005
董卓的个性行事及对后世的政治影响 _011
第二章西凉武人集团:东汉末年大乱的揭幕者 _015
“凉州三明”时期的成形阶段 _018
“关陇双高”时期的巅峰阶段 _022
“乱国三凶”时期的衰亡阶段 _029
第三章王允不“允”:志大才疏的救时宰相 _033
第四章汝南袁氏:“化家为国”的野望 _039
袁安时期之固本培基 _042
袁京、袁敞时期之“清浊分流” _045
袁汤父子时期之绸缪布局 _046
袁隗兄弟于灵帝朝之“翻云覆雨” _049
袁隗、袁绍叔侄时期之“鹰扬虎视” _052
汝南袁氏之“袅袅余音” _057
袁绍的门户集团及官渡战败缘由之浅探 _058
第五章中原名门世族的崛起:左右历史走向的强暗流 _061
东汉末年的高层权力格局 _065
初平、兴平年间世族集团的“独大” _067
建安年间早期:世族集团助曹与攻袁 _070
建安年间中后期:世族集团的易汉入魏 _073
曹丕称帝时期:世族集团的全面复兴 _075
曹睿在位时期:世族集团的“异峰突起” _079
魏末时期:世族集团的改天换地 _082
第二篇代汉之争
第六章谁是真正的“代汉者”? _087
第七章曹家父子之谋 _095
曹操“借天子以纳人心”之战略浅析 _097
曹丕的“分权制衡术”及其政治影响 _100
第八章曹操为什么不做开国皇帝 _105
建安年间荀彧及拥汉派的“反曹暗斗” _107
董昭:曹魏幕后的真正“孤臣” _113
贾诩:三国时期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_120
官渡之战幕后的“无间道” _125
第九章 “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儒圣荀彧 _131
知人料事,洞若观火 _135
算无遗策、功济于时 _137
求贤若渴,树人自补 _139
兴文倡学,重铸太平 _141
卓然立节,身后渊流 _143
光耀千秋,万古流芳 _146
第三篇英雄莫问出处
第十章刘备创业史 _151
刘备集团“帮派化”特征及其转轨之浅述 _153
“侠帝”刘备 _157
关羽之骄,蜀汉之殇 _160
第十一章陈登:以武立业的名士先驱者 _165
第十二章承父兄之业的东吴之主孙权 _171
孙权用人立国的“得”与“失” _173
孙权晚年立嗣顾命问题之探隐 _183
第十三章三国时期的官场选任特点 _191
“九品中正制”的正反面 _194
“以行而求名,以名而立身”的真相 _196
不贿不礼,官路不顺 _198
上虽伪饰,下必投机 _200
两面下注,长线投资 _201
“有权就能任性” _203
“知恩图报”背后的权权交易 _205
高官们的必学绝技:“爱士养名” _206
“权二代”的成才捷径 _208
第四篇三分归晋
第十四章揭司马懿为什么会是最后的赢家 _213
真实的司马懿:儒枭·隐雄·全才 _215
司马懿的登顶之路 _220
司马懿早年的“多岗位”锻炼及成效 _230
第十五章开启西晋的司马家族 _237
“奸雄”司马昭的另一面 _239
“战神”司马昭是怎样炼成的 _243
司马兄弟凭何驾驭宿将旧臣 _247
司马氏发动“高平陵事变”的底气 _252
司马氏的“姻亲网”及其政治作用 _257
第十六章魏晋嬗代背后的“制度之争” _263
司马氏选贤用人更加精细化 _267
律令施政“副众心之所求” _269
废除屯田制,解放屯田客 _271
五等封爵,收服士心 _273
结语 _276
第十七章寿春之役:三国归一的前奏曲 _277
“寿春之役”的起因 _280
司马昭的全盘谋划 _282
孙吴君臣的内外谋算 _285
蜀汉集团的呼应及受挫 _287
司马昭挑起寿春之役的深层次用意 _288
司马昭集团在战役中“亮点纷呈” _290
司马昭的战后安置及其深远影响 _294
第十八章文立:由蜀入晋之“第一智臣” _297
摘要
董卓的个性行事及对后世的政治影响 清代名臣曾国藩曾在给自己兄弟的家书中这样评价董卓:“其智力横绝一世。”在这样一位理学大师的心目中,他至少认为董卓是一个才能超群的强者。 确实,董卓身为一代枭雄,以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和行事风格,在东汉末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异彩,令后人寻味不已。 《后汉书·董卓列传》里描写他的个性为“粗猛有谋”。这实在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评语——既然是“粗猛”了,又怎会谈得上“有谋”呢?难道在他那张“黑脸张飞”似的面孔下,竟还隐藏着满腔诸葛亮一般聪慧缜密的心思? 而《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就对董卓的性格描绘得更为中和一些:“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 由此可见,“粗猛”“好侠”这两个词语构成了董卓的个性底色。显然,他这种个性的形成与他的家庭背景大有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个县尉,专管捕盗治安之事,多与三教九流交游。而他从小随父亲耳濡目染,自然也和那位有名的“亭长”刘邦一样养成了豪侠之气。而且这种豪侠之气,还体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上: 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董卓以心换心,以侠举而获大利,自然更加坚定了他对自己这种“干金散尽还复来”之个性行事风格的坚持和固化。这一切,在他以后的人生历程之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汉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参军入仕,很快就做到了军司马一职。他随西凉名将张奂出征立下了战功,朝廷奖赏了他九干匹布绢。他却十分大方,“乃悉分与吏兵,无所留”。而且,还引用了一段兵书典籍《黄石公·三略》里的名言为自己大做宣传:“得而勿有,立而勿取;为者则己,有者则士。”《后汉书》诠释道:“为功者虽己,共有者乃士。”可见,董卓并非不通文墨之士,还能借鉴兵书将策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以,他的“将星”之路必定会走得十分顺畅。 也许,那个时候的董卓,心中优选的志向也不过是像樊哙、灌婴一样以勇作战、以功扬名,成就一番登坛封侯的事业。 在动荡不休、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董卓的一身武艺和将略,得到了很好的“用武之地”。短短十余年间,他以羽林郎为起点,由军司马、郎中、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剌史、东中郎将一路做到东汉的前将军。后世的关羽,那个所谓的“武圣”,在蜀汉的优选职务也就是“前将军”。这些成就和殊荣,都是董卓依仗着自己实打实的军功一步一步奋斗而来的。 面对董卓在西凉一域渐渐坐大成势,朝廷越来越不放心了。《后汉书》里写:“朝廷不能制,颇以为虑。”于是,汉灵帝开始“出招”了:以明迁暗降之法,征召董卓入京担任少府卿。少府卿可是一个专管钱粮财货的“肥差”。素来以吝啬闻名的汉灵帝能够拿出这样一个“肥得流油”的职位来“钓”走董卓,也真算是下了一番血本。 然而,此刻的董卓却已是“胸中有谋”了。他深知“鱼不可脱于渊”,在乱世之中.唯有兵权才是有效的立身之本。他万一傻傻地去了京城,那可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少府卿这个职位的“油水”再多,自己手头无兵无势,分分钟便会遭人毒手! 于是.面对这巨大的诱惑,董卓硬是一口拒绝了,还上书宣称自己是被治下的胡兵、义从们强行拦住了车驾而无法赴京。 但汉灵帝已经将他视为尾大不掉的割据之患,在临终前再下玺书,调董卓为并外I牧,并将所有兵权转付与忠臣皇甫嵩。这一次董卓仍然是大耍无赖,带着自己的大队兵马开到河内郡境内便停驻下来,静观朝中的时局之变。同时,他的胞弟董曼也以奉车都尉之职潜伏在京师之中,和他随时互通声气。 果然.他的机会来了: 及(灵)帝崩,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谋诛阉宦,而太后不许,乃私呼(董)卓将兵入朝,以胁太后。(摘自《后汉书·董卓列传》) 董卓这时如狐捕兔,抓住了这个机会,火速入京,与董曼遥相呼应,趁乱夺得权柄,以武力为后盾而成为当朝第一权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一点:董卓初时进京平乱,所带的兵马只有三干人。他这三千兵马,原本就是拿来“清君侧、诛阉宦”的。如果他当时有谋逆篡位之心,根本就不会只带领三千兵马,而应该换成三万兵马! 到了京城之后,董卓施展种种手段,造声势、除丁原、控禁军,来了个“反客为主”,以一介边将之身而骤登首辅之位,确实是占尽先机、高人一筹。 他的突然崛起,接近出乎名门世家出身的袁隗、袁绍、袁术、杨彪、王允等中枢之臣的意料。对这样一个“异类”的发迹,他们岂肯甘居其下?于是,这些名士豪杰兵分两路,各出其招予以应对:袁绍、袁术等遁往关东,到处游说,组织十八路联军前来公开讨伐董卓;袁隗、杨彪、王允等则在京都沉潜下来,韬光养晦,隐忍伺机,施展阴谋诡计暗中狙击董卓。 董卓也毫不示弱,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调动自己麾下的西凉劲旅,全力阻击关东联军;另一方面,在后方以严刑重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