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原乡

原乡

  • 字数: 3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其他出版社
  • 作者: 陈文贵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50022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小说围绕台湾老兵回乡展开,书写了一段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亲情是该作品最为着墨的,老兵突破台湾当局的重重封锁,冒着坐牢甚至丢掉性命的风险,经香港偷偷进入大陆——他们心中的原乡,岁月沧桑,山河巨变,既有亲人重逢的喜悦,也有子欲养亲不待的哀痛,还有面对大陆、台湾两个家庭的无奈抉择,不少场景催人泪下。作品还描写了台湾各种社会、政治事件,有助读者了解真实的台湾。作品中老兵与警总斗智斗勇,谍战硝烟密布,一波三折,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陈文贵,台湾有名编剧、作家,参与两岸三地多部影视剧的创作。代表作有《自古英雄出少年》、《包青天》、《铁齿铜牙纪晓岚》和《赵氏孤儿案》等。
叶子,女,本名郭美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已出版中篇小说集《咖啡人》、《生活的虚构》,长篇小说《安身立命》、《板桥林家》,散文集《秋风带凉亦漂亮》等。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新年思乡愁
第二章 授田证风波
第三章 “匪谍”董家强
第四章 厦门街疯子
第五章 宝岛宾馆
第六章 策划返乡
第七章 警总圈套
第八章 初探大陆
第九章 断水水更流
第十章 庄士奇历奇
第十一章 母亲节行动
第十二章 将军囚绿岛
第十三章 相见时难
第十四章 亲情难择
尾声
编后记
摘要
    第一章 新年思乡愁
     当年随着大部队撤退到台湾的百万官兵和家眷绝对没想到,他们会在这一片片被称为“眷村”的简易房子里住上几十年。洪根生、杜守正、八百黑他们,每人在“莒光新村”分到一间鸽舍一般大小的房子,当时他们并没有嫌其简陋。长期战乱,颠沛流离,现在能安顿下来,而且兄弟们还能在一起,他们已经很满足了。更重要的是,在每人分得一间房子的同时,老兵们还得到一张上级郑重其事颁发的“战士授田证”,这是他们这些老兵流血流汗,追随蒋介石到台湾所得的补偿。洪根生、杜守正、八百黑们都清楚地记得,发证那天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长官宣读了蒋委员长的训示,蒋委员长承诺:他将带领官兵“反攻”大陆,等到胜利返回大陆的那一天,老兵们便可凭授田证获得土地……在这些骨子里仍是农民的老兵心中,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授田证”.上家乡的那片土地,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安身立命之所。至于眷村,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落脚点,好坏都不值得计较。
     “反攻”的期限一再推延,老兵们纷纷退役了,他们便靠卖力气或卖手艺――做家乡的小吃、收废品、开计程车……艰难谋生,娶妻生子。本来就拥挤的眷村,又因为添加人口、开设店铺的需要私搭乱盖,更是混乱不堪。
     离眷村不远,有一座山西风格的大宅子,那是退役将军岳知春的家,洪根生所住的这片眷村的老兵,大多数都是当年岳将军的部下。据说是岳将军自己选定这个地方建宅子。他说:“这些老兵跟着我出生入死,跟着我来了台湾,我却不能把他们带回家乡,心中有愧。我要跟我的兵住得近些,好在他们有事时,能帮到他们。”
     后来,他还真的成了老兵们的保护神。
     陕北籍老兵朱晋,退役后以开计程车为生。有一日生意颇好,老朱心情愉快,开车时哼起了家乡的小调,结果被乘客举报“唱匪区的歌”。警总的人来抓他时,他接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老朱说他哼的是家乡的“信天游”,可警总说他同情“共匪”,甚至有“匪谍”嫌疑,因为他竟然会唱《东方红》。
     岳将军得知此事后,出面找到几位会唱家乡民歌的陕籍老兵,还通过自己的人脉,找到了一位对北方民歌有研究的专家,他们的证言说,陕北的“信天游”有上百种,这种民歌有相对固定的曲调,歌词则可以由唱歌的人即兴编唱。大多数都是“二妹妹、三哥哥”之类的情歌。有位作证的老兵,还当庭唱了几句“芝麻油,白葆心……”,果然与朱晋哼唱的曲调很相似。专家和几位陕籍老兵力证朱晋唱的确实是“信天游”的一种,最终帮老朱洗脱了罪名。
     在老兵心里,岳将军享有崇高的地位,因为将军抗日期间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将军曾带领他们参加过赫赫有名的台儿庄战役,还在那次战役中受了重伤,当他被送进战地医院时,医生夹出子弹头.,连连咋舌:“真险啊!再差一毫米,就打中心脏了!”以前,老兵们对将军更多的是敬畏,在将-军为朱晋洗脱“匪谍”罪名后,他在老兵们心中,不仅可敬,更变得可亲了。“信天游”风波之后,岳将军嘱咐老兵要小心: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眷村的墙是四面漏风的。“以后要是想知道‘那边’的消息,想聊聊家乡和亲人,不要在眷村的家里偷偷听‘敌台’,不要在眷村互相打听这些事.,以防被警总盯上。想知道什么,你们可以到我家里来聊。”
     后来,老兵们果然经常相约来看望将军。每当老兵想家了,或生活上遇到难事了,就不由自主地往将军家跑,每个人都带上一两个菜,聚会兼聚餐。将军变成了老兵们的主心骨,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将铁屑吸引在一起一样。
     又是一年的岁末到了,有性急的人家,已经开始大扫除了,陈旧灰暗的眷村也洋溢出几分喜气。岳将军派佣人老莫传了话过来,让老兵们年前去他家中一聚。洪根生、杜守正、朱晋、八百黑等人相约到将军家里时,将军正伏案临写《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64年,辛亥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这首临终绝笔公开发表,令无数大陆去台人员潸然泪下。当年将军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含泪吟诵这首诗,在洪根生他们听来,接近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从那时起,高兴或者忧伤时,岳将军总是会写一遍《望大陆》。
     “来了?坐、坐、坐!”将军从书案上抬起头来,招呼洪根生他们。
     “将军的字,写得越来越见功力了。”八百黑煞有介事地欣赏着将军的书法,赞道。
     将军笑道:“八百黑,你拍马屁的功力也见长了,斗大的字不认得两箩筐,能看得出什么好赖。”洪根生和杜守正相视一笑,看来,今天将军写《望大陆》,是因为高兴。
     八百黑叹了口气:“书法我是不懂,这字我却认得,望大陆,望大陆!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回大陆了。”
     “别灰心嘛!你们还记得警总有一天收缴香港的《星岛日报》和《华侨日报》的事吗?”
     “听说过,我们都没订这两份报,这和回大陆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你们知道警总为什么要收缴那天的报纸?是因为这两份报纸上,登了廖承志先生写给经国先生的公开信。”将军从书柜中找出一份边角已经磨破了的报纸,“这是我好不容易留下来的。”他戴上老花镜,兴奋地念了起来:
     “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竞成海天之遥……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廖承志是谁?”杜守正问道。
     P7-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