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辩护的多维理念与实现路径

刑事辩护的多维理念与实现路径

  • 字数: 56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54119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刑辩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因此,促进刑事辩护工作更加专业化是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关键。律师在如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如何更好地发挥刑事辩护制度对防范冤假错案发生的作用是本书集中研讨的第一个问题。合规风险已经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强化企业合规管理,有助于企业化解合规风险、完善管理体系。律师如何在此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更有效的刑事辩护是本书集中探讨第二个问题。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刑事立法前沿问题对开展刑事辩护工作具有重大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评析刑事辩护实例,考察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公正性,总结刑辩律师的无罪、罪轻辩护经验,可以为控辩审领域工作者把握新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作出指引。本书是刑辩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法官、律师等实务工作者在理论研究、经验研判、案例分析等方面智慧和经验的集结。希望本书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推动刑事辩护业务走向专业化、精细化。
作者简介
冀祥德,山东省青州市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从事过警察、警校教师、律师、检察、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地方志工作。曾任山东德扬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常务副书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方志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等职。曾获北京大学第六届研究生“学术十杰"”、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辩护律师等称号。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当代中国出版社总编辑、法定代表人,当代中国音像电子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发表论文和理论文章300余篇,向中央提交内部研究报告70余份。曾获第一届全国法学博士后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教育部等单位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若千。。
目录
第一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辩护
控辩协商,还是认罪认罚?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有效刑事辩护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刑法化研究
企业合规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以《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基础
控辩实质性协商视角下认罪认罚被追诉人辩护权研究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背景下值班律师制度的思考——以36748篇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律师刑事辩护的影响
认罪认罚量刑建议指导意见及同录规定的争议评注与刑诉法教义学解释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辩护实务探讨
预防与纠正冤假错案研究——认罪认罚制度下冤假错案的防范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路径思考
论被追诉人认罪认罚撤回的程序应对
刑事辩护视域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三个转向
认罪认罚制度下法律援助辩护有效性实证研究
反思与优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检律关系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证明标准的探究
第二编企业刑事合规的理论与实践
论企业合规中刑事律师执业活动的三个维度
论企业合规出罪的证明责任分配
合规视域中企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建构
检察机关企业合规改革实践的思考
刑事合规不起诉的路径探讨——从《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说起
刑事政策激励之企业合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