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梦寻南梁
字数: 179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沉石
出版日期: 2014-09-01
商品条码: 978751540447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梦寻南梁(沉石经典散文阅读赏析)》是著名作家沉石从事文学创作三十余年来的散文精选。沉石的散文优美,充满了诗意,将真实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体现在美的意境中,在当今作家的作品中是很难得的。《夜听九寨》、《翻阅塔克拉玛干》、《寻找桃花源》等被选为全国高考模拟试卷阅读赏析试题和北京市中学生试题。全书散文用优美的文字展现了中国的革命之根、大海之魂、自然之美、文化之韵。
作者简介
沉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一级作家大校军衔。
有名的探险作家,曾化装成渔民深入海盗窟探密108天 五年海上探索海盗经历,成为我国研究海盗的专家有关海盗的作品《黑色马六甲》、《国际海盗001》成为定制的畅销书。
主要作品有:《黑色马六甲》(获全国作品一等奖)、长篇小说《女人四十》(获全军文艺大奖一等奖第一名)、《死亡之窟》、《女刑警》、《三个女人的秘密》、《罗布泊迷阵》、《梅雨季节》等8部;话剧《北京无冬天》、《桃花源记》;电视连续剧《录相带》、《三个女人的秘密》、《紧急大追踪》等。
目录
序言 沉石美文的意境
南梁思絮
梦魂腾冲
红军心中的圣灵
追寻那片映山红
遗梦大别山
父亲
寻找太行神韵
翻阅塔克拉玛干
夜听九寨
寻找桃花源
海盗窟历险记
经历腾飞的巨响
遗落在海滩的贝壳
又见那片深蓝色的海
海鸥声声
芭蕉林中
潜航纪实
带“海味”的蜜月
南沙有群蓝色的兵
内心和谐之悟
寻觅敦煌的文化之魂
最后的访谈
龙骨山畅想
遥想敖汉
作者后记
编后记
摘要
南梁思絮
南梁,是一座山岗,是群山相连的一道道山峨。
南梁,在陕甘宁边区的三省交界处,地貌险要,那里有刘志丹,充满了神奇的故事和传说,仿佛是梦笼罩那里,吸引着人们去探寻……
我想探秘南梁,缘于去西安拜访刘力贞老人的一次谈话。那天,我走进刘力贞的家里,迎接我的是83岁的老人,只见她满头银发,头梳得很整洁,两眼闪着锐意的光泽,鼻梁高高的,有一种文人特有的气质。那一刻,我试图从刘力贞的脸上寻找她父亲熟悉的形象,朦胧中,我睁大了眼睛,在她的背影后面,有一幅刘志丹的相框挂在墙上,犹疑时空在转换,还是影与心的交融,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刘志丹的化身。
我上前紧紧地拥抱着刘力贞,从心底涌出一句话:“您太像刘志丹了!”
我转身走近刘志丹画像前,敬重地鞠着躬,刘力贞有些激动,拉着我坐在她身边,讲了她记忆中父亲的一个个往事。刘力贞深情地对我说:“我的童年,大多是在南梁度过的,那里有我父亲指挥打仗的窑洞,也有我和母亲生活的记忆,你应该去南梁看看!”
南梁,又一次刻在我的脑海里,而这一次是刘力贞盛情的邀请和倾心的回忆,我答应老人家,去南梁,一定去南梁。
深秋,仿佛金灿灿的一抹油彩,把陕甘宁边区的南梁涂成了一个红艳艳的画廊。汽车翻越山谷野坡,呈现在眼前的是层次各异的山林色彩,浅红之间能看到桔黄的点缀,走近了,才知道是满枝头的柿子;攀爬的紫藤丛里,隐隐约约闪烁着血红色的果子,那是黄土高原的山里果,还有带刺的粒粒酸枣,把一个隐蔽在山沟的南梁,装饰得风情多姿,情趣逸致。
行走在山与山之中,我的心境在变化,每一座山麓翻动在眼前,宛如翻阅着一遍遍历史,在原始的山谷里,似乎有一种灵魂在萦绕着什么,那一刻,我真的屏住呼吸,在静静寻找着刘志丹的足迹……
南梁的山岭很有特色,岭与岭虽说相连,但每一道梁独立成篇,在纵深中又埋伏着另一道景致。当我走进梁岗深处,在背面才发现是一座窑洞,长长的峡谷中,有窑洞相连的战壕,在树丛交织处可以翻山穿行。
我小心翼翼地沿着一条弯曲的山路,踩着黄土岩沙融合的阶梯,走到窑洞口前,一座雕像迎面而来,是刘志丹,是刘志丹战火中的形象。那高高的鼻梁,一双锐气十足的眼睛,透露出军人的坚毅和智慧。他那深邃的目光,正好与晚霞折射的一道光芒相映,仿佛在与天宇对话,留下许许多多带着陕北口音的语言……
我轻轻抚摸窑洞,似乎让自己的心灵靠得再近些,想听听埋藏在黄土高坡的故事,又似乎怕惊动了历史尘封的那个时空。烽火的岁月,刘志丹从这里站住脚跟,逐步在陕甘宁边区发展根据地,扩大了红军的队伍。
在窑洞的长狭的山沟对面,还有另一座相对应的窑洞,那是习仲勋的指挥所,一旦有了险情,相互之间有个防备,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转移,组织反击。
而今,虽说八十多年过去了,然而,镶嵌在山丘的窑洞,却依然透射着一种历史的豪迈。陈旧的桌椅,还有那一盏盏熏黑的小油灯,仿佛向后人述说着南梁和刘志丹的传奇故事。
往事如烟,传奇刻在南梁百姓的心里。当年跟随刘志丹当过骑兵的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沿着南梁的山野八道梁岗,边走边从心底吟唱起来,那一声声带着黄土高坡的韵味,那一字字饱含着陕甘宁边区百姓的思念。
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一杆杆红旗硷畔上插,
我把红军哥哥接回家。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哥哥跟随的是刘志丹。
老刘站在山上喊一声,
咱们千家万户来响应……
我听着每个字每个音,思絮在交融,刘志丹的形象在浮现。老大爷唱得真切,尾音中带着一丝感伤,蓦地,歌声戛然而止,只见老大爷站在五道梁的土坡上,流着泪,把歌声咽在了嗓子里,触景生情,感慨万分。
歌声在山中回荡,那断断续续的音符,宛如深重而纯朴的一首山歌,让我紧紧地扶着老大爷,半晌间,他指着远处的那一道道山梁,低沉地说:“刘军长骑着一匹白马,握着双枪,飞起来像一道白光。到了夜里,哪个村子遭了殃,老百姓就能看到天边有一道白光闪过。”
我知道,在民间有这种传说,哪里的农民受压迫,他们都仰望夜空,企盼有一道白马闪过,他们从心里敬仰刘志丹出现。老大爷带着我到山梁下的前村,讲述了一件往事:七个村民被敌人抓捕,敌人抢了村里的牛羊,挖坑正要活埋那些村民,只见山野五道梁之间,刘志丹骑着白马,率领红军冲杀过来,消灭了敌人,挽救了村民,还为村民盖房搭铺。可刘志丹连口水都没喝,像一道划过夜空的白光,消失在茫茫的山梁丛林……
眼前的山梁弯弯曲曲,在山顶的拐弯处,可以放眼南梁的八道梁交汇点,远看犹如一道道旋转的唱盘,贮存着多少民间的传说和关于刘志丹的故事,能听到和感叹到,是一颗纯粹的心。静静的,我收回在历史中的那一片片岁月,用心在寻找充满传奇的刘志丹,萦绕心中的是那不尽的思絮。
我轻步穿越在南梁的小径中,被身边的独特环境所感染,在寻觅中,我有一颗燃烧的灵魂,艰难地迈着步子,真实地把心遗落在南梁,试图拉回从前的时光。此时,我看见了南梁山沟里的一座窑洞小学,洞里不算大,摆放着几张破旧的课桌。窑洞小学是习仲勋建立起来的,由毛主席题写的“列宁小学”几个字,雕刻在窑洞前,显得分外醒目,在岁月的残痕里,我似乎听到南梁孩子的读书声,看到了那一个个童稚的山里娃子的影子。那群娃子里,哪一个是刘力贞,她坐在小课桌的哪一边?我触摸着窑洞小学,思絮如飞,真的分不清哪是历史,哪是现实。
渐渐地,从窑洞校址的左前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在我的梦幻之中越来越清晰明了,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艳的红旗,走到正面时,我立即兴奋起来,“列宁小学”几个大字挂在新校楼上,明亮的教室,宽敞的校园。伴随着下课铃声,跑出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红领巾映着他们喜悦的脸庞。那一瞬间,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在寻觅着什么,在追寻着什么,心灵此刻是最灵通的。思絮的交汇中,脑海呈现的是红军穿梭在峻山丛林的一幕幕,还有刘志丹与乡亲们挖窑洞的背影。走近南梁清音楼,我又看到陕甘边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楼台的广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刘志丹在训练部队,检阅部队。我仿佛看到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六军两面军旗飘扬。红军战士欢乐拥抱,喜泪连连。那场面,把整个南梁的群山都感染了,鲜红鲜红的山丹丹,在陕北老大爷的心里盛开,化着漫天的彩云音符,在吟唱流传……
老大爷为我唱着当年的山丹丹,非让我蹬上一堵断壁残墙。楼阁巧落在南梁的两山之中,显得威震雄伟。这是北宋防御西夏的统帅范仲淹修筑的城寨,宋仁宗皇帝亲笔赐名大顺城。我顺势而望,这里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是个好战场。南梁此地,我由衷感叹刘志丹军事指挥的妙处。
此时此刻,一阵秋风迎面而来,我站在那段残墙上,注目远眺,满眼秋色,层林尽染,一行鸟儿横空飞过,我下意识地吟诵起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夕阳下,我被南梁的山深深打动,我与山岚对话,我与历史相依,我思絮自语。我再次想起刘力贞的话,到了南梁,一定要去黄河走走,那里有故事,更有传奇。
是啊,黄河,沿着陕北穿流而下,更像一部流淌的历史。我去黄河,去黄河边的三交镇寻找……
P1-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