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花间拾光 教育教学的行与思

花间拾光 教育教学的行与思

  • 字数: 13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刘春平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05085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的工作札记。作者写作用心用情,真诚,打动人。且作者文笔较好,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强,读者容易与产生共鸣。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教育叙事篇,作者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阐明班主任带班之道。第二章为教学随笔篇,呈现了初中历史课教学案例以及对历史实事的客观的教学解读,可为初中历史老师开展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方法指导。第三章为感悟经典篇,是对教师专业成长有裨益的阅读感悟。本书有助于提升一线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
作者简介
刘春平,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历史教师,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荣成市雪梅读写团队成员。先后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六十多篇文章。
目录
教育叙事 向爱而生
顺应,也许是优选的成全 003
心灵的救赎 006
酢浆花开 009
良心如枕 013
美丽的蜕变 016
今天,你们练习奔跑了吗 020
期待这一笑 022
点燃信念的火花 024
拐角有信任 028
非暴力不合作,我该如何化解你 030
师恩如水 033
谁该愤怒 038
换个方向,或许有一束光 041
放弃也是毁灭 045
“板”上写芳华 048
常在花间身自香 051
真心的文字才能打动心灵 056
教学随笔 向真而生
历史也可“重演”
——信息技术下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料的应用 061
你的波频,我收到了 065
“陶”非“瓷” 068
败亦王者 071
标识,让时间有了生命 074
求同存异 077
人面鱼纹陶盆 079
罗马荣耀
——“罗马历史”教学中的几点技巧尝试 081
图坦卡蒙 084
宦官不是坏人吗 086
历史教学也可以“简单”些 089
青铜中诞生的霸业 093
我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096
我看“威尔逊的悲剧” 099
幸与不幸,珍珠港 102
失之有因 104
“孰不可忍” 106
让细节激活历史教学 108
做你想做的就好 111
百家争鸣看综合实践活动 113
读书杂记 向美而生
成为阳光下的树
——《做有专业尊严的老师》读后感 119
回应的力量
——写在《自由学习》读后 123
教育,对根的期待
——《爱因斯坦论科学与教育》读后感 127
那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态度
——《瑟谷学校传奇》读后感 132
在诗里,邂逅唯美的你
——《四时之诗》读后感 136
关门 139
心灵的“光芒海”
——写在《送你一颗光芒海》读后 141
悦纳自己,才能与世界温暖相拥
——《我并不孤独》读后感 144
教育,教会爱
——再读《爱的教育》 148
只为本真做教育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后感 153
独孤求慢 157
觉醒的自我
——《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后感 159
只是因为爱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读后感 164
走向完美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读后感 168
摘要
     顺应,也许是优选的成全 树才,是我最早的学生,也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学生。 树才最典型的性格特征,就是一个字——慢。他学习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特别慢,在数学学科的做题环节,语文学科的背诵环节,这一“慢”的特征体现得最为明显。他的同学做完了十道应用题,可能他还在第一道题上找不到解题要领。其他同学已经背熟了一首古诗,可能他还在前两旬上反复。 那时,我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有足够多的工作热情,却没有足够多的工作经验,或者直白地说,那时的我,根本还不懂教育。所以,面对这样的树才,我总是控制不住地焦虑,甚至愤怒。为了“逼迫”他“抓紧学习”,我把他的座位安排在教室第一排,这样能够方便我随时站在他的课桌前“近距离地督促他”,但这样做的效果微乎其微。 终于有一次,看着他如蜗牛般地做着已经讲过一遍的题,并且还依旧错误的时候,我的愤怒不可遏制地爆发了,下意识地抬起脚,向树才的小腿踹去。还好,这一暴力行为最终并没有实现,因为课桌前面小腿的高度处,有一个横梁,我气势汹汹地踹过去,没有踹到树才,却把自己的小腿狠狠地踹到了横梁上。我的暴力行为让自己受到了严惩,以至于当时我接近顾不上对树才的愤怒,赶紧找了一个没人的角落,捧着小腿自己大哭了一场。 这一自作自受、自我疗伤的糗事发生后,我放弃了对树才的“追剿”。之后我慢慢发现,其实每一年的学生中都会有与树才相似的学生,有时是男生,有时是女生,他们都被我们统称为“慢性子”。后来接触了心理学,我才知道气质特征中,是有“成长缓慢型”这一类型的。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速度,去接受并适应新知识、新事物,而不是粗暴蛮横地驱赶和督促,这就叫作顺应这类孩子的天性。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对树才的遗憾,常常啃噬我的良心,小腿上那种锥心的痛,更常常警醒着我。 最近在读《气质论》,对树才这类学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书中斯塔拉·切斯和亚历山大·托马斯依据0—3岁儿童的“行为风格”,把儿童的“气质”归纳为九种类型,因为九种气质类型,不会单一地呈现,几种气质类型会以复合的形式,显现在同一个儿童身上,所以研究者又按照儿童的行为特征分为三大集群——随和儿童、棘手儿童、慢热型儿童。 仔细回想一下,树才就应该属于“慢热型儿童”,这类儿童的主要特征是对新刺激物做出程度温和的消极反应,但在不断接触反复的过程中,会缓慢地适应,如果不承受外来压力,这类儿童也会逐渐地显露出平静和积极的兴趣,并能融入环境。也就是说,对于树才这类儿童而言,大人们能做的就是创设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氛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就好。干预或者过多地干预,反而会干扰他们的思维。人为地给他们造成更多的混乱,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与成长。 我特喜欢一篇古文《种树郭橐驼传》,它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讽喻政治的传记文章。文中的郭橐驼,特别擅长种树,他种的树,“无不活,且硕茂,早实(结果)以蕃(多)”。人们询问他种树的经验时,他说,没有别的,种树就是要顺从树的天性,把树栽到适合它生长的土壤中,不要过分关注它,不抓不摇,不要过多地干扰它,不要因为爱它反而害了它,它自然就生长得茂盛。 郭橐驼种树的经验,其实就是顺乎天性。 育人,理同种树。 今年的这批学生中,绮豪就是典型的…慢热型少年”,即“成长缓慢型”学生。他的性格中有太多与他的年龄不相符合的不温不火。他的记忆速度很慢,但他自己并不烦躁,也不厌倦,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认真地记忆。课堂即时检测不是很理想,但阶段评估成绩总是能够超出我对他的预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所以我从不催促他,偶尔经过他身边,会和他简单低语;他的书面小测上,偶尔会有一个我手画的不太标准的小笑脸,或者简单的几个鼓励的字,让他知道老师也有关注他,并没有忽略他。而他,也就依旧温和地在自己的频率和轨道中,慢慢地生成属于他的成长。 郭橐驼种树,顺应树的天性,不修不撼,不摸不挠,让它在自然的风雨中,成就了枝繁叶茂、果丰实硕的梦想。对于树才、绮豪这类学生,不催不促,不逼不扰,顺应他们的天J性,或许也是优选的成全吧!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