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课堂中精准理解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堂中精准理解的教学设计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美)罗伯特·J.马扎诺
  • 出版日期: 2022-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659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教育家马扎诺博士“思维的维度”“学习的维度”研究的升级版,探讨的是“理解的维度”。其研究成果与理论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被应用于各类教育实践当中,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校长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在本书中,马扎诺博士向教师介绍了如何在课堂中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教学,通过5个认知分析过程、7个思维习惯、项目式教学实践策略等前沿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精准理解能力。广大教师可将这一套方法用于备课、上课、评课、说课与听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内容简介
罗伯特·J.马扎诺在本书中,用朴实具体的语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帮助教师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精准理解能力。全书共七章,逐层清晰地向教师介绍了如何在课堂中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精准理解能力。第一、二章讨论了如何在学生接受陈述性知识时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运用认知分析过程:比较、分类、提供支持、精细加工等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并运用思维习惯提升精准理解。第三、四章介绍在课堂中针对程序性知识,教师如何通过认知分析过程:比较、分类、错误分析等方法提升学生的精准理解,同时训练学生运用必要的思维习惯。第五、六章针对认知分析过程和具体的思维习惯,指明了教授这些技能的教学思路,既告诉教师如何教知识,又指导教师如何教技能。第七章则借助项目式教学指导教师拓展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全书观点独到、方法极具实操性,中小学教师借鉴运用,可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作者简介
罗伯特·J.马扎诺博士美国教育界专家,马扎诺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有名演讲者、培训师和作家。在他多年的研究实践中,著有50多本书和200多篇文章,涉及教学、评估、写作、认知、高效领导和学校干预等主题。出版了众多作品:《心教学艺术与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学习的维度》《如何调动与激励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如何促进教师发展与评价:一套精准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马扎诺实操系统》等。他也是一位致力于将教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改革实践的行动家。他的教育产品及服务,在国际上广为人知,并被教师和管理人员广泛应用。
目录
引论:精准的本质
对“高阶问题”的错误认识
特定情境中的精准思考
运用认知分析过程和思维习惯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获得什么
CHAPTER 1 陈述性知识的精准理解
确定你将关注的特定主题
运用认知分析过程
总结学习内容并描述思维变化过程
小结
CHAPTER 2 初学陈述性知识时的精准理解
运用认知分析过程
思维习惯
认知分析问题
思维习惯问题
小结
CHAPTER 3 程序性知识的精准理解
认知分析过程
思维习惯
认知分析问题
思维习惯问题
小结
CHAPTER 4 初学程序性知识的精准理解
程序化的强大力量
应用认知分析过程
应用思维习惯
认知分析问题
思维习惯问题
小结
CHAPTER 5 认知分析过程的教学
比较的教学
分类的教学
支持论点的教学
精细加工的教学
错误分析的教学
小结
CHAPTER 6 思维习惯的教学
当答案和解决方案不明显时保持专注
寻求准确性
抑制冲动性
寻求清晰性
提高流畅性
寻求一致性和连贯性
采取渐进的步骤
小结
CHAPTER 7 借助知识应用的任务在项目教学中寻求精准理解
问题解决
决策
实验探究
调研
创见
系统分析
学生创建自己的项目
小结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