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新腔(平装版)
字数: 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张怡微
出版日期: 2019-01-01
商品条码: 978754741484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54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海上才女 张怡微 带你重拾文学记忆 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的一场文学盛宴,关于小说、电影、戏剧的抒情文艺论集 青年作家的文学解读 清新文艺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新腔》为上海青年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张怡微很新的抒情文艺论集。书名“新腔”取自黄庭坚诗“时时能度曲,秀句入新腔”,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经典,重温文学故事,新解旧文往事,在小说、戏曲、电影的细读比较中,探寻文学艺术审美的时代新曲。 全书分三辑,靠前辑“爱情为什么变成了历史”,重读王安忆、张爱玲、白先勇、苏童、毕飞宇、严歌苓、金宇澄、蒋晓云、琼瑶、威廉?特雷弗、村上春树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爬梳情与史的辉映。第二辑“往日闲愁今日止”,从话本小说与古代戏曲中重探中国文学的情理因缘。第三辑“戏台与枷锁”,细读经典影剧,打捞通俗剧中世情练达背后的纹理。 “新腔”是文学生活中流动的斯文、奇境的联想,是世俗人间有情人多走的那二十年远路,跋涉过千里江陵的内心。是时间的游戏,也是心事的重省。书里的爱情为什么变成了历史?戏台上的故事为什么可以成为萦绕我们心头的深情往事?新腔一曲,低唱闲愁。
作者简介
张怡微,1987年出生,上海青年作家,80后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复旦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 ,台湾地区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现执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细民盛宴》 、《你所不知道的夜晚》 、《梦醒》 ,中短篇集《樱桃青衣》 、《哀眠》 、《旧时迷宫》 、《时光,请等一等》 、《试验》 、《因为梦见你离开》 ,以及散文集《云物如故乡》 、《都是遗风在醉人》 、《怅然年华》 、《我自己的陌生人》 ,学术随笔《情关西游》 等二十余部。 入围上海文学艺术奖之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第十一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潜力新人 。作品曾荣获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大奖 、2013年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组首奖、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组评审奖、台北文学奖散文首奖 、2010年时报文学奖散文组评审奖 、2011年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不错组优选、第三届《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赛新人奖、第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等。
目录
爱情为什么变成了历史 琼瑶《窗外》 “但愿我生时有如火花,死时有如雪花” / 3 王安忆《长恨歌》三读 / 19 王朔《过把瘾就死》 “我真希望自己知道怎么跟你一刀两断” / 34 海岩《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姑娘要是不跟你撒谎,那准是不爱你了” / 40 张爱玲《半生缘》 “也是因为我实在叫你灰心” / 48 《繁花》二读 / 54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多走了二十年远路” / 60 苏童二读 / 65 严歌苓《少女小渔》 “那一塌糊涂的幸福也没有了” / 75 唐颖《上东城晚宴》 绮梦与真情 / 79 蒋晓云二读 / 85 毕飞宇《青衣》 “江山如此多娇,我们的女青年为什么要往月球上跑?” / 92 袁琼琼《少年时》 “父亲据说很疼我” / 97 威廉?特雷弗 “我也不是想让你们认为我不爱丈夫” / 101 《雷雨》 “我真希望他再让步一些,把雪里搀上点泥” / 107 樋口一叶《青梅竹马》 “爱情早夭是生来注定,真心却那么罕见” / 113 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有时候失去一个女人也等于失去所有的女人” / 117 马里奥?普佐《教父》 “友谊”的建构 / 121 斯蒂芬?金《尸体》 “但世事就是这样,有的人会沉沦下去” / 124 《简?爱》与《呼啸山庄》 “因为我的缘故,你们现在非做朋友不可” / 129 往日闲愁今日止 《四郎探母》 哎呀负心汉 / 137 《狮吼记》 男人为什么爱“泼妇” / 142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来路不明的美妇人 / 148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千分惊险千分喜,好聚好散又好聚 / 154 《桃花扇》 “回忆起了往昔,令人神魂颠倒的爱” / 161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件事总是我自己荒唐” / 166 《卖油郎独占花魁》 “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 / 171 《王娇鸾百年长恨》 “往日闲愁今日止” / 177 戏台与枷锁 持尺忽觉衡量难—从越剧《情探》到电影《半生缘》 / 185 电视剧《一把青》 “一个世代的完而不了” / 189 《一一》 “谁若年轻一岁,那他就不会明白” / 193 《女人,四十》 “人生如朝露,休涕泪,莫愁烦” / 200 《男人四十》 “如果我是老师的话,我就可以每天看到她正面” / 207 《心动》 “这是我第一次和另一个人一起看天亮” / 214 《甜蜜蜜》 “你比我爱人重” / 221 《玻璃之城》 “人生有你一定要走完的缘分” / 224 《花样年华》 “出去买碗面,还穿得真漂亮” / 228 《最想念的季节》 “无论如何,是她诀别他的” / 232 《青蛇》 “那是叫人软弱无能、万念俱灰的快乐” / 238 《胭脂扣》 “如果,你也有一点真心” / 243 《孤恋花》 “人的一生回过头看,真是不知所云” / 248 后 记 一棵树怎会生出不同的果子 / 252
摘要
琼瑶《窗外》 “但愿我生时有如火花,死时有如雪花” 许多人都不知道,琼瑶小说在上海的传播,曾经有过一段奇异的旅程。我母亲是沪剧爱好者,少女时期考上区沪剧团,因为家里反对她唱戏,才放弃了梦想。她是从沪剧舞台上看到《月朦胧鸟朦胧》《心有千千结》之后,才买了琼瑶女士的小说,继而喜欢上这个作家,开始追随她的电视剧。在此之前,她并没有真正的阅读习惯。 我小时候在家里看到过《心有千千结》的书,还用牛皮纸包了封面,令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珍惜。那时候我家里根本没有几本书,母亲将《心有千千结》常放在床边,尽管她的婚姻很糟糕。再婚之后,她不再沉迷言情小说,开始艰辛地耕耘日常生活。偶尔一次继父说起,他年轻时曾经乱闯红灯,骑自行车从工厂里赶回家看电视剧《几度夕阳红》,母亲在一边笑嘻嘻地嘲讽他是神经病,是令人欢喜的温馨场景。 母亲告诉我,1987 年她生我时,一时取不出名字,就想用《心有千千结》中小护士江雨薇的名字。“ 雨里的蔷薇”,她觉得这个名字的意境很好,取了谐音,还怕被人看出来,故意把“ 蔷薇”的“薇”,改成了“微笑”的“微”,所以我的名字是从琼瑶女士小说里来的。我母亲是无线电厂的女工,没有什么文化,我的名字寄托了她对我未来的期望。她可能从未想过我会成为作家, 也不敢想我会成为一名老师。命名是一种期望函数,也许在那个年代,我母亲从心底里希望我漂亮、活泼、善解人意,还能嫁入豪门,这一生就算圆满了。她没有在意小说里所说的“ 这名字太软弱”,又或者那个时代的女性并不以为软弱是什么问题。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沪剧改编通俗小说的情况屡有发生, 不仅是流行小说,也改编诸如《茶花女》《魂断蓝桥》等浪漫故事。如今的舞台上,这样的戏已经很少见,令人十分怀念从前花园书房里的痴怨情仇和外国舞会上说着一口上海话的杯盏心事。 据当时的沪剧导演刘卫国回忆,沪剧《月朦胧鸟朦胧》上演后,赢得了广泛瞩目,先后在市内几个剧场演出,都出现了爆满的热潮。这台演出,刘灵珊盘旋在宴桌前独叹的舞姿脱胎于昆剧“ 盘桌子”的身段,舞台上还有裴欣桐和陆超的吉他弹唱和双人舞,在现代歌舞里糅进了传统的“ 串翻身”“ 扳腰落地”等等(刘卫国《我导沪剧〈月朦胧鸟朦胧〉》),可以说先锋又精彩。改编者也是用心在编曲、舞美和借鉴多门类的表演艺术上。沪剧《心有千千结》甚至承担了一些挽救票房的功能,据上海沪剧院的诸伯承回忆,当年上海戏曲舞台上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困难局面,有的演出上座率只有三四成,在这种不景气的状况下,上海沪剧院三团改编了《心有千千结》,谁知公演后,反应十分热烈,连演连满。从琼瑶小说的传播史来看,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影响了很多上海观众。 在这个时期读起琼瑶,源自很偶然的机会。写完博士论文以后,有一段靠前疲倦的日子,刚好有个朋友送了我三个版本的《窗外》,闲来无事,我翻了一遍,居然觉得挺好看。因为这实在不是我印象里的琼瑶,尽管她曾离我的人生那么近。譬如我以前看琼瑶小说的时候,很纳闷的就是怎么小说里老是在下雨,是不是一种重复的文本布置。“望着窗外那绵绵密密的细雨”(《烟雨蒙蒙》)、“她心里像燃烧着一盆好热好热的大火……外面的雨已经加大了”(《我是一片云》)、“外面在下雨,你不能出去,你会受凉……”(《庭院深深》)。这让我想起黄锦树曾经在散文《芦花江湖》中写到的,当《落雨的小镇》获得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时,他收获了东年的评价,“小说里的雨下得太大了”。 “小说里的雨下得太大了。”一直到我在台北前前后后住了五年,我才知道,台北的雨有时候真的是那么大的,可以下那么久,可以成为进入梦里的沁凉和凛冽,并不是琼瑶女士刻意文过饰非。就连张大春都写过:“雨大得把我的牙齿都淋湿了。”与此同时,更加深刻的懂得还包括“ 台湾地区桂花开的季节特别长”(《烟雨蒙蒙》)。我常在政大校园门口闻到桂花香,直觉桂花都乱开, 贯穿一年始终。 在琼瑶小说进入大陆之前,大陆年轻男女在表达“ 爱”这件事上其实是有困难的。男女谈恋爱,不会说“ 我爱你”,内心巨澜与爱的失语互相映照,是一个世代的心灵景观。琼瑶女士带领一代年轻男女完成了“ 爱的教育”,这种教育包括情感启蒙、情感表达方式及情话书写。当然,她也不可避免地诱发了受困在不幸婚姻中的妇女觉察到自己的弱小和不幸,觉察到自己可能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她令她们想起了自己家乡的初恋情人,想起了漫长的离别,也想起了枯燥的日常生活和永恒的心碎。她们可能发现自己家的客厅里开始需要一些鲜花,可能发现今晚月亮的颜色令人感到寂寞,发现窗外下雪了,然而心中的雪显然下得更大一些。她们也可能对自己报废的一生不再怀有希望,却给自己的女儿取了一个听来的、好听的名字,希望下一代能够获得更多的重视和关爱,希望女儿能嫁给真心喜爱的人,不要像自己一样,受困于婚姻的牢笼郁郁寡欢。但对于那个理想爱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理想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她们心里又不是十分清楚。她们好像找到了一个远大理想,却没有具体的目标。这种“ 唤起” 与憧憬,着力在日常生活里,依然是飘忽而渺茫的。因为现实生活仍然是公共性的,爱情的社会意义、社会责任仍然被强调着, 婚恋需要服从国家建设,更要讲求集体利益,许多劳动模范在叙述自己事迹的时候,都会强调“几次推迟婚期”,好像大禹治水的民间传说。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在话语表达上才确认了婚姻属于个人私事(董怀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婚姻“私事化”研究》)。所以在2000年之前,琼瑶言情的范畴都还是先锋的产物,是民间的、边缘的、未被确认却被广泛感知的情感教育范本。我们都是这个范本脉络的遗产。可以说,自私奔之祖“卓文君”企图把男女婚姻变成私事,一直要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才终于实现了,这真令人感慨。 神奇的是,尽管我们早就叫琼瑶女士“奶奶”,但“琼瑶热”在大陆起起伏伏,始终没有接近退出过历史舞台。网络时代又将这些老剧重新翻炒一遍,表情包和弹幕令“琼瑶”符号从代表着诗情画意、激烈矫情的女性样态,流衍并生发出一种奇特的幽默感,仿佛是技术时代的馈赠。 2015年,初安民先生推荐我参加香港书展,获益匪浅。书展上有一个朗诵会,陈若曦女士朗读了她的《七十自述》片段,因为实在太有趣我记录了下来,她朗读的内容是这样的: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