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月是西湖明

月是西湖明

  • 字数: 1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作者: 谢善骁
  • 出版日期: 2011-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155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月是西湖明(杭州篇)》是吴越风流丛书之一。
内容简介
由《月是西湖明》、《小城故事多》、《日出东南隅》、《太湖草木深》、《漫溯秦淮梦》、《诗满绿杨城》六部书组成的“吴越风流”丛书,以浙江省的杭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温州,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京、扬州、镇江以及上海市等十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众多吴越先贤的人生遭遇和盖世才情,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评估。书中还荟萃了古今诗人挥洒在江浙沪山川的大量很好诗词,与瑰丽多彩的吴越风情交相辉映,让你有机会尽情地欣赏五彩缤纷的江南风情,并有缘与自己仰慕已久的古代名士邂逅相逢。 《月是西湖明》为该丛书中的一本,由谢善骁所著。 《月是西湖明》以其朴实的乡情、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流畅的文笔,为杭州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风。
作者简介
谢善骁,浙江绍兴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金属学和热处理专业,分配在北京从事航空科研工作二十多年,其间于1980-1982年赴美留学,出版和发表多本(篇)专业著作和论文。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7年加入出版界。近十余年来,主要致力于历史散文和纪实文学创作,已出版《古越醉话》、《西湖佳话》、《中州联想》、《长安缅想》、《两来的风》、《感受历史名城》、《写意中华先贤》、《解读千古帝王》、《大河雄风》、《梦华汴洛》等二十余部作品。
目录
月是西湖明
――我说杭州
峰从天竺飞来
――灵隐寺僧
油壁香车不再逢
――南齐名妓苏小小
难别是湖边
一一唐代诗人白居易
一样江山两样才
――吴越国王钱?
鹤归何处
――北宋诗人林逋
与西子共风流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
臣子恨未灭
――南宋名将岳飞
冷眼看世界
――南宋高僧济颠
断肠人的断肠声
――宋、明才女朱淑真、冯小青
人约断桥西
――宋、元情女白素贞、刘秀英
清白留人间
――明代大臣于谦
在《长生殿》中长生
――清代戏曲家洪弄
“三好”大家
――清代诗人袁枚
九州生气恃风雷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摘要
    东晋以后,各路高人大师,诸如僧人慧理、方士许迈、道士葛洪等,为寻找一方建寺筑观的风水宝地,云游四方,遍访名山。*后,慧眼都盯上了江南胜境、时称钱塘的杭州,并且各自在此找到了立命安身之所,开始结庐修舍,传教授徒。高人大师来此的目的是传布教义,发展弟子,修身养性,普度众生。他们不是朝廷命官,没有责任和使命开发、建设杭州,然而却在无意中做了西湖山水名胜的早期开拓者,使其时知名度远低于吴、越二城的杭州,竟逐步发展成为独步天下的江南佛国。据《西湖游览志》称:
    杭州内外及湖山之间,唐以前为三百六十寺,及吴越立国、宋室南渡,增为四百八十,海内都会未有加于此者。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僧人慧理和尚来到杭州武林山,看到一座山峰。但见峰峦突兀,怪石嶙峋,山上是盘根错节的老树古藤,山下有奇幻多变的岩洞沟壑。对于如此奇山秀峰,慧理和尚不胜惊讶:“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别人对他的话并不以为然,为此慧理和尚又补充说:“在这座山峰中一向有黑白二猿在洞中修行,它们一定相随到这里了。”于是他随即在洞口一呼,果然有黑白二猿出来。从此,飞来峰和呼猿洞由此得名,并渐为人知。有感于慧理和尚的一番指点,宋人郭祥正在《飞来峰》一诗中道:
    谁从天竺国,分得一峰来?
    占尽湖山秀,*宜烟雨开。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向以集西湖山水之胜、林壑之美而著称。明文学家袁宏道称之:“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明诗人张宁赞为:“翠拥螺攒玉作堆,一峰孤绝似飞来。”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也道:“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是米颠袖中一块奇石。”经五代至宋、元期间,艺人留在峰壁上和石窟中的无数浮雕造像,使飞来峰成为中国南方罕见的石窟艺术渊薮之一。
    呼猿洞在飞来峰的西侧山麓,慧理和尚呼猿的传说,使此洞给人们造成神秘的感觉。其实,这一带本来就多群居的猿,洞中有猿似应不足为怪。据说黑白二猿原为慧理和尚所养,每当月明之夜二猿临涧长啸,凄哀婉转,慧理曾以“引水穿廊步,呼猿绕涧跳”之句描述。张岱在其名著《西湖寻梦》中记叙说:“白呼猿洞在武林山。晋慧理禅师,常畜黑白二猿,每于灵隐寺月明长啸,二猿隔岫应之,其声清?。后六朝宋时,有僧智一仿旧迹而畜数猿于山,临涧长啸,则群猿毕集,谓之猿父。”
    灵隐寺的高僧一个个仙逝而去,呼猿洞的老猿却是长生不老,直到它与一位守一长老做伴为友。僧猿虽各居其所,但只要守一长老叩上几声木鱼,老猿便闻讯而至。老猿不仅能替守一和尚烧香换水、洗菜担柴,更令人惊异的是,闲暇时它还能与守一和尚弈棋赌胜。老猿对一应事情几乎都心领神会,所憾只是不能与人交谈。
    一天,临安知府袁元来游灵隐,在闲谈时,向长老问起老猿能知人事的传闻是否属实,长老点头承认。知府就要求见老猿,长老将木鱼敲了三下,老猿即从洞中走出。听说与知府见面,老猿把身子蹲了一蹲,头摇了两摇,好像老大不乐意的样子。长老安抚它说:“凡事随缘,岂容你自己做主?先天一着,却要留心。”老猿随之就走到知府面前,两手作一问讯形状,转身又问讯了守一和尚。知府虽听说老猿会下棋,而且围棋、象棋无不精通,但自恃天下国手,惟我称尊,怎会让猴子取胜?便信心十足地命取棋。
    摆上象棋后,知府先起子,摆了一个“海中捞月”的局势,这是他的一着绝招,从未被人赢过。但见这个老猿并不慌张,随随便便地下了几着后,知府已惊奇地叫了起来:“我输了,输了!”然后知府又开始和老猿下围棋,他蛮有把握地着了一盘“铁纲势数”,结果老猿输了半子。知府十分高兴,叫长老转告老猿说:“本府围棋原是仙传,乃天下**手,老猿仅输了半子,已经相当不错了。烦你转告它,我与它再试一局,怎么样?”长老心中老大不愿意,但此时知府的话比菩萨还具有权威性,只好无奈地叫老猿再着。
    这盘棋一起手,老猿右首,将一子放在当中。知府一见,心中暗自窃笑:“从未见过有这么下棋的!”也就听之任之,随手应付。眼看快下到终局时,知府见自己输了半子,心中十分不快,暗暗思忖:“我下了二十年棋,从未输过一局,今天与老猿下了三盘却输两次,岂非怪事?要是外人听说我输给了一个猿猴,还不在背地嘲笑我!”
    就在这时,济公活佛走了过来,用手摸着老猿的头,嬉笑地说:
    先天一着已多年,黑白盘中没后先。
    今日天机殊太泄,有缘缘里却无缘。
    说罢,他将手在老猿后脑一拍,只见老猿把头点了两点,直挺挺地站立于棋枰旁边,再也不动弹了。守一长老心里明白,老猿泄露天机,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就命人取干柴将老猿立时焚化。在熊熊烈火中,只见老猿在云端合掌作礼而去。
    老猿虽逝,但故事未尽。及至明朝,,威望极高的具德和尚住持灵隐寺时,又有人看见二猿同时现身的奇事。为此,张岱作了一副妙联,送给具德和尚:
    生公说法,雨堕天花,莫论飞去飞来,顽皮石也会点头;
    慧理参禅,月明长啸,不问是白是黑:野心猿都能答应。他另有一联道:
    洞里白猿呼自出;
    崖前残石悔飞来。
    飞来峰和呼猿洞在杭州留下了不少传说,也给后人带来了许多谐趣。诚然,传说多系玄妙之说,但却不能全视为无稽之谈,纵然真真假假,仍不失为一种稗官野史。人生数十年,本来就已经十分辛苦、沉重和枯燥,工作之余,人们携侣带眷来到西湖,在登山临水、观景赏花之际,谁还会在此一本正经地大谈国事、纵论时政呢?于是,听听传闻,说说闲话,如同不费力地含了一块嚼不厌的薄荷糖,对孩子来说,则又成了他们喜爱的口香糖了。P17-2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