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了谁/黄立轩其峥

为了谁/黄立轩其峥

  • 字数: 11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黄立轩其峥
  • 出版日期: 2018-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395689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89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18年8月13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作出批示:郭口顺同志是我省老党员、老干部的楷模,始终不忘初心,奉献人生。2018年9月7日,郭口顺优选事迹报告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台州市多次通过郭口顺优选事迹电视宣传片、优选事迹报告组等组织党员学习郭口顺事迹。本书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范本。 ?郭口顺是有着七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秉持“为人民”的初心,矢志不移,服务群众,不仅自己从不报销费用,不向组织要条件,而且自掏腰包帮助困难群众,感动了一代一代的玉环人。 ?离休后从事禁毒帮教工作三十余年,上千人直接受益于他的帮助,迷途知返,改变了人生,可以说是挽救了一批青少年。 ?在他的直接推动下,玉环诞生了“坎门英雄基干民兵营”“五老帮教团”“阳光禁毒会所”等一系列优选单位,郭昌达、骆石绵等一大批离退休人员受其感召,加入禁毒帮教团队中,对扭转禁毒局势发挥了巨大作用。郭口顺是当之无愧的榜样!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浙江骄傲”2018年度人物郭口顺的优选事迹。郭口顺1926年出生在浙江省玉环市的一个小渔村,1948年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71年党龄的他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解放战争的历练,1960年曾作为优选民兵代表接受毛主席接见和赠枪;在基层工作4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87年离休以来,全心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帮助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完成学业,宣讲革命精神,帮助失足青年脱毒。他的优选事迹和精神带动了一方“五老”人员投身禁毒帮教,大大推进了坎门基干民兵营的思想建设,也给当地近千名失足青年的人生带去了光明和幸福。
作者简介
黄立轩,男,浙江玉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4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筑梦大海》、学术著作《远古的桨声——浙江沿海渔俗文化研究》等作品九部,多部(篇)作品在《中国作家》《山东文学》《作家》《文学港》及《人民日报》《浙江提报》等报刊发表。 其峥,男,浙江玉环人,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那海、那港》(合作)。
目录
引  言  /  1 第一章  无悔誓言  /  3 第二章  烽火青春  /  31 第三章  为了渔民的“生命线”  /  54 第四章  英雄基因代代传  /  64 第五章  一片丹心护新苗  /  95 第六章  用爱托起明天的希望  /  108 第七章  拯救迷失的心灵  /  125 第八章  “五老帮教团”在前行  /  149 第九章  唯独没有自己  /  165 尾  声  /  182 主要参考资料  /  185 后  记  /  188
摘要
    引言
     在浙江省玉环市坎门街道有一条叫许家路的小巷子,它沿着山脚弯弯曲曲,一直通到灯塔社区。巷子两边尽是密集而古旧的老厝。靠山边有一幢狭窄的三层楼房,它既是坎门街道办事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坎门关工委”)的办公场所,也是坎门禁毒阳光会所的办公室。
     2018年秋天的一天,阳光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我踏进坎门关工委的办公室采访92岁的老人郭口顺。
     郭老看见我来了,脚步稳健地到隔壁房间为我倒茶,我连忙说“不敢当,我自己来”,他已为我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
     却之不恭,坐在郭老的对面,望着他慈祥的面容、和蔼的目光,我的心中生出无数的疑问:眼前这位在玉环有口皆碑的耄耋老人,九十多年来究竟经历过什么,让他在本该静心休养的晚年却乐于奔波操劳?离休时,他为何断然谢绝企业重金聘请,却连续三十多年不求一分报酬默默无闻地坚守扶贫帮教工作?是什么信念,让他不为儿女亲情违背党的原则?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时刻惦记帮助他人,自己却安心蜗居陋室,支撑着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做校园宣讲,支撑着他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禁毒战线?
     郭老用深沉的眼光看着我:“小黄啊,我打小是经历过旧社会苦难的,年轻的时候打渔霸、闹革命,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啊。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必须要奉献……”
     此刻,我静静地聆听郭老的讲述……
     第一章 无悔誓言
     1948年,郭口顺面向党旗宣誓,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了为人民谋解放的战斗中。而这名22岁的青年人身上,却烙着浙南沿海渔村旧社会的疤痕。
     1
     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温州和台州两个港口城市之间。玉环全境,由楚门半岛、玉环本岛和鸡山、披山、茅埏等135个外围岛礁及浅海组成,总面积227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仅378.5平方千米。玉环面积不大,但在特殊的战争年代,战略地位显得尤其重要。
     17世纪中叶起,人类海上力量的发展使海洋作为更加便利的通道加速了世界交往的进程,西方列强凭借着军事实力不断向外扩张。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浙江是中国最早、最直接、最频繁遭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省份之一,而温州又是较早开放的口岸。当时玉环隶属于温州,玉环人民在遭受封建主义压迫的同时,又遭受了帝国主义的压迫,人民生活动荡,命运多舛。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却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从此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1926年12月的一天,太阳刚从海平面跳跃出金灿灿的脸蛋,在玉环的一间破旧茅屋中,传出了一声声婴儿清脆的啼哭,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虽然12月是一年中较冷的时节,但添丁增口,总是一件喜事。穷人家没有其他奢望,只求自己的儿子一辈子能够顺风顺水,于是父母就给这个冬月里出生的儿子取了一个小名――顺儿,大名就叫郭口顺。
     顺儿家在渔村里属于最穷的人家之一。没有田,没有地,更没有船,只有一所破茅屋。碰上刮风下雨,屋子里四壁透风,到处滴水。虽是破屋烂房,但总比没有强。头上有一个顶着的,就算是个家了,生活清苦但有条不紊。
     一眨眼,到了1935年,顺儿也长到9岁了。一天,母亲林细凤摸了摸儿子的头,说:“儿子,坎门镇公所现在允许穷苦渔民子女读小学了,明天我送你去读书,你要好好儿读。”
     “读书?我可以去读书?”听说要去读书,顺儿好不高兴,他一直向往着校园生活。再说,渔村里穷人家的孩子能读书的凤毛麟角,顺儿能不高兴吗?
     父母下决心送顺儿读书,家里穷,只有通过读书,日后才有可能出人头地。读书改变命运,古往今来都是这样。
     次日一早,顺儿跟在父亲身后,走进了江南区立坎门第一初级小学。
     尽管已是民国,许多学校有新的国文课本,但坎门偏远,没有实行正规的国民教育。语文课上读的还是老一辈人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幼学琼林》等等。不管读什么,都可以识字,顺儿很认真。跟着先生念,然后通背;跟着先生一笔一画写字,不敢潦草;跟着先生讲话,有板有眼,一点儿不马虎。在学校认真读书的习惯影响了顺儿的一生。
     P1-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