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德语文学中的上海形象

德语文学中的上海形象

  • 字数: 40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 作者: 张帆 等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126303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德语文学中的上海形象》一书是“德语上海小说翻译与研究系列”之一。该丛书填补了中国学界对德国文学中“上海小说”很少译介的空缺,是见证老上海历史及文化的参考文献,生动还原了老上海的社会百态与人文风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语作家先后创作了百余部/篇有关上海内容的小说,其中包括战争小说、游记小说、侦探小说、言情小说、青少年小说等。本书对其中近四十部作品进行详尽解读,一是便于读者对德语上海小说有更加深刻的赏析和理解,二是为了推进挖掘德语上海小说的学术价值。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德语游记文学的上海形象
第一节 基希旅行报道的上海观察与无产阶级革命叙事《秘密的中国》
第二节 霍利切尔东方游记的上海叙事与无政府主义乌托邦《动荡的亚洲》
第三节 瓦尔特探索之旅的上海观察与中国未来:《中国近况》
第四节 凯泽林世界纪行的上海印象与哲学反思:《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
第五节 金德游记小说的上海百态与新中国掠影:《中国,中国》
第六节 结语
第二章 德语犹太流亡文学的上海形象
第一节 犹太难民自传的上海书写与文化认知:《哦,中国古老道路上的国度》
第二节 女性自我书写的上海形象与文化记忆:《上海船票》
第三节 犹太人流亡上海的历史印记与艺术呈现:《上海远在何方?》
第四节 犹太裔女作家的上海情结与空间构建:《牛郎织女》
第五节 异国恋曲的上海叙事与文化身份探寻:《最后的避难地上海》
第六节 旅馆小说与上海众生百态:《上海大饭店》
第七节 结语
第三章 德语革命战争文学的上海形象
第一节 安娜·西格斯的中国书写与上海革命:《杨树浦的五一节》等
第二节 上海见证中国觉醒与远东殖民没落:《中国审判》
第三节 上海滩商战与殖民势力博弈:《在上海做出决定》
第四节 上海殖民阴云与工人革命风暴:《台风登陆上海》
第五节 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学重构与意识形态争斗:《13是个幸运数字》
第六节 上海滩的一战战局与民族主义苏醒:《远东的守卫》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德语犯罪小说的上海形象
第一节 精神控制与谵妄幻想:《上海商人》的上海之夜与东方魔咒
第二节 情欲与威胁:《上海枪声》的上海想象与空间建构
第三节 阴谋与宿命:《上海女孩》的“她者”之镜与东方想象
第四节 魅惑与堕落:《上海恶魔》的上海形象与中西对立
第五节 幽暗与无序:《上海要将我吞噬》意识形态化的上海想象
第六节 毒药与魔法石:《上海来客》的上海书写与叙事突破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德语冒险小说的上海形象
第一节 繁华与熙攘背后的堕落:《运煤工人利普卡的毁灭》
第二节 投机与博弈之后的灭亡:《扬子江》
第三节 傲慢与篇觅之下的风暴:《上海冒险记》
第四节 阴谋与剥削之中的救赎:《苦力、走私犯与强盗》
第五节 结语
第六章 德语儿童文学的上海形象
第一节 德国少女冒险游历的老上海城市空间:《蕾娜特和比尔在上海》
第二节 上海女孩的文化记忆与故乡掠影:《银娜》
第三节 犹太少女的上海流亡历程:《用筷子吃蛋糕》
第四节 中德混血少女异文化体验的第二故乡:《木兰爱在上海》
第五节 德国少年视角下繁华与动荡并存的老上海:《埃尔文在上海》
第六节 瑞士男孩成长故事的老上海印记:《阿凡在中国》
第七节 结语
第七章 德语家庭小说的上海形象
第一节 社会巨变中的家庭冲突与和解:《从上海出发或鬼魂不会转弯》
第二节 文化冲突下的身份困惑与回归:《回归上海》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