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毛泽东读《红楼梦》
字数: 48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 董志新
出版日期: 2011-01-01
商品条码: 978754701299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912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介绍和研究毛泽东解读《四大名著》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本套书从“毛泽东读四大名著”这个具有诱惑力的课题切入,广泛搜求相关专题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四大名著的众多十分精彩、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片断,条理清晰地总结了毛泽东解读、运用四大名著于人生道路和革命生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宝贵经验,展示了毛泽东对于读书,对于做人,对于干好事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观念,从中可以看到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看到毛泽东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组织才干、外交风度、人才理念、人生感悟……★全套书风格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文字简练,事例丰富,史料翔实、全面,语言极具感染力。
内容简介
毛泽东曾经说过《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见这部千古名著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红楼梦》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新著。本书作者董志新在较为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对毛泽东珍爱红楼遗产,痴迷阅读小说文本,多角度评论其思想和艺术,巧妙运用红楼典故于生活实际,热情关怀和关注红学人物成长,带动20世纪下半叶红学的波浪式发展和持续繁荣,创立区别于旧红学索隐派和新红学考证派的新的红学流派,深刻广泛地影响红学史的发展方向,等等史实情况,都做了翔实具体的介绍和见解独到的评论。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家世和生平、思想和艺术才能、文学创作实践(即所谓“曹学”)的评说。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判定,以及对阅读文本经验的概括。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评论阐扬。第四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第五单元是毛泽东对缸楼梦》故事典故、词语典故思想内容的发掘、借鉴和引用。本书全面展示了毛泽东解渎《红楼梦》的新鲜经验和独到见解,探讨了毛泽东在红学发展史上应有的独特地位。
目录
毛泽东与红楼遗产(自序)——毛泽东派红学的历史地位
他自己说读了十几遍(文本阅读之一)
《红楼梦》就是在一师学的
口袋里装着,书架上放着
恰到好处的引证
线装本·石刻本·精装本
他能背《红楼梦》中很多诗词
你们都要看看《红楼梦》(文本阅读之二)
“《红楼梦》可以读”
“这些书不看是不行的”
“一定要精读《红楼梦》”
“你去读《红楼梦》吧”
对《红楼梦》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文本阅读之三)
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曹学之一)
曹雪芹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你是曹雪芹的同乡嘛
曹雪芹的家是在雍正手里衰落的
雍正时代兴“文字狱”
家境不衰写不出《红楼梦》
曹雪芹还是想补天的(曹学之二)
曹雪芹只是个拔贡
因为有一肚子火气才写《红楼梦》
多才多艺的伟大作家
曹雪芹还是想补天的
“曹雪芹的民主文学”(曹学之三)
“曹雪芹的民主文学”
曹雪芹的脂粉气比先生浓得多
写一部“像《红楼梦》那样的书”
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阅读感悟之一)
在“位置是不很高的”七字旁画了个大问号
中国古代小说写得最好的一部
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
对世界的三大贡献
看五遍才有发言权(阅读感悟之二)
要读后面的部分(阅读感悟之三)0g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阅读感悟之四)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写的是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当作历史材料来学是有益的
不读《红楼梦?就不懂封建社会(阅读感悟之五)
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红楼思想之一)
《红楼梦》写“四大家族”(红楼思想之二)
《红楼梦》是描写“四大家族”的
主要是写四大家族统治的历史
可以看出家长制的不断的分裂
借“四大家族”兴衰揭示封建制度腐朽
第四回是个总纲(红楼思想之三)
它是讲阶级斗争的(红楼思想之四)
它是讲阶级斗争的
一部形象的阶级斗争史
只有用阶级分析才能读懂《红楼梦》
都白白地断送了性命
关于爱情掩盖政治(红楼思想之五)
谈情说爱与两派斗争
才子佳人与四大家族
当作色情书看待不公道
“吊膀子”是掩盖政治斗争的
同一人生观相互结合的爱情(红楼思想之六)
《讲堂录》中的“意淫”说
同一人生观相互结合的爱情
为什么非林妹妹不可
《红楼梦》尊重女性(红楼思想之七)
宝二哥说女人是水做的
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
写女奴“都写得好”
很早以前就有土地买卖(红楼思想之八)
非“盗贼”去“抢田夺地”
助长了农民留恋土地的心理
写封建剥削只有一两处
《红楼梦》写得有点希望(红楼思想之九)
自道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红楼艺术之一)
作者自道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此回是现实主义最成功的范例
没有实际经验写不出“认镫”二字
《金瓶梅》是《红楼梦》的老祖宗(红楼艺术之二)
通过家庭反映社会(红楼艺术之三)
用假语村言写出来(红楼艺术之四)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么写的(红楼艺术之五)
宁荣二府与“小小之家”
刘姥姥进大观园就是这样写的
刘姥姥见凤姐一段“扯得开,收得回”
石头会说话呢(红楼艺术之六)
所有剧目与主旨切合(红楼艺术之七)
作者对戏曲极为熟悉
书中剧目为当时流行名剧
所用剧目与本旨切合
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红楼艺术之八)
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
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
可以学习他的语言
而且人物性格各异(红楼艺术之九)
文学中的一个革命家(红楼人物·贾宝玉之一)
文学中的一个革命家
不满意封建制度的小说人物
他觉得女孩受压嘛
全不肯劳动的公子哥儿(红楼人物·贾宝玉之二)
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红楼人物·林黛玉之一)
林黛玉不是四大家族的
是个很有头脑的女孩
林黛玉写的诗全能背下来
身上发出的一种香(红楼人物·林黛玉之二)
林黛玉身上发出的一种香
林妹妹自然不愿嫁给焦大
女同志不同于林黛玉
不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
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红楼人物·王熙凤)
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想办法积攒私房
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
当内务部长的材料
探春不过是代理(红楼人物·贾探春)
他们不喜欢探春
探春也当过家
您想让我当探春
荣国府的最高家长(红楼人物·贾母)
贾母是最高家长
我是《红楼梦》里的老夫人
刘姥姥是个典型的农民(红楼人物·刘姥姥)
知不知道刘姥姥这个人物
刘姥姥是个典型的农民
像刘姥姥借钱
敢把皇帝拉下马(征引运用之一)
张学良敢把老蒋拉下马
我是“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
这是古人王熙凤说的
彻底的唯物论者就敢写
要有王熙凤“舍得一身剐”的精神
东风压倒西风(征引运用之二)
我们的古人林黛玉讲
在路线上没有调和余地
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
东风已压西风倒
这是苏州姑娘林黛玉讲的
总结一个“东风压倒西风”
杜勒斯对“东风压倒西风”表不惊恐
东风要占优势
这一句不宜在这个时候讲
林黛玉有句话讲得好
不知大有大的难处征引运用之三)
……
摘要
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交际广泛,与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交流,他认为读小说不只是作家的事,不只是文学爱好者和文化人的事,而是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有的一种修养,一种储备和积累。他把《红楼梦》推荐给各类人员阅读,似乎它是各类人员的共同教材。 文工队员要看看《红楼梦》。1953年朝鲜停战后,志愿军第十二军文工团演员余琳奉调回北京,学习舞蹈和服装制作,不久调入中南海中央警卫团文工队。那时,中直机关常举办舞会,文工团员们常陪中央首长跳舞。有一次,余琳陪毛泽东跳舞。毛泽东问余琳平日学什么,余琳回答:“学您的著作,还有马克思、列宁的著作,还看看文艺书籍。”毛泽东摇摇头说:“那还不够,不够。你们要看看《三国演义》《红楼梦》。每天的《人民日报》也要读,还应该学学外文,我都在学外文。你们年轻,要多学一点,学深一点。”不久,毛泽东就让自己的秘书田家英给文工队讲了《红楼梦》。这件事对余琳影响很大。她感到自己年纪轻,文化程度不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由此产生了考大学去念书的想法。(李瀚:《墨海洪波涌芙蓉》《穿越硝烟——原十二军文工团老战士文集》,白山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552页)吴凤君也是中央警卫团文工队的队员,她在回忆录中说:主席与我们谈话时常常问到学习问题,我记得他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要关心国家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不然就变成了聋子、瞎子了。他经常问我都看什么书,喜欢读什么书。有一次我告诉他我订了一份《新观察》杂志,我很喜欢看。他听了笑着说:“要学会观察事物不是很容易的。你好好学习一下如何观察人,如何观察事物吧。”主席问我看过《红楼梦》吗。我说看过,只是其中许多诗词看不懂,还有许多不认识的字。他说:“多看几遍就懂了,那些字不认得记下来问我。”后来我又看了《红楼梦》,其中的疑难字通过查字典,向周围同志请教也认得不少,我未去打扰他老人家。但他对我们的教诲是极有耐心的。(吴凤君:《在毛主席关怀下成长》,《缅怀毛泽东》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681页) 搞公安的也应该看《红楼梦》。毛泽东在广东珠江游泳休息时,问省公安厅长薛焰:“最近读过些什么书?你看过《红楼梦》吗?”薛焰回答:“这是本文艺书,我是搞公安的,没有看过。”毛泽东便认真地说: “搞公安的就不要看?你知道那里面有多少人命案子呀!这是一部讲阶级斗争的书,应该看看。你最少要看上五遍才能搞清楚。”“这里面有你们学习的。书内有四大家族,你知道吗?”(薛焰:《光辉的形象亲切的教导》,《广州文艺》1977年第5期。转引自《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151页) 学医的要关心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红楼梦》。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汤沛回忆:一次吃饭时主席对我们说:“你们这些学医学的,不能光看医学书籍,要多看些其他书籍。”并进一步教导我们:“我们中国人要关心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一定要精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主席兴趣所至,在餐桌上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解这些书中的某些片断和情节以及它们的意义。周末的晚餐桌上成了他老人家考我们的场所。当然这也是我们增长知识的场所。(《中华儿女(国内版)》1995年第9期,第12页) 摄影师要看五遍《红楼梦》。1954.年初,毛泽东在杭州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有一天爬山,他对身边的摄影师侯波说:“你现在看什么书啊?”侯波说:“《红楼梦》。”“看得懂吗?”“看故事呗。”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久了,侯波说话也就随便多了。“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毛泽东说。“我一遍还没看完哪。”“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家庭,你们没看到过。只能看看故事。”(侯波:《毛泽东身边二三事》,《毛泽东在浙江》,中央党史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32页) “你去读《红楼梦》吧” 夺取政权的战争年代,毛泽东带起来的各级领导,多数是出身贫苦、文化水平不高的工农干部。这些人斗大的字不识几升,更不要说读过《红楼梦》了。这也怪不得这些干部,是时代条件使然。毛泽东找这些工农干部谈话,要求他们“知识化”,对他们进行文学启蒙,一条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点文学”。P016-01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