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M-ACK模型的初中地理意义教学模式及其工具箱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M-ACK模型的初中地理意义教学模式及其工具箱的开发与应用

  • 字数: 2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 作者: 戴偲聪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29788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M-ACK意义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课程综合化的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M-ACK即Meaning-ACK的缩写,其中M有两层意思,首先代表Meaning,即有意义的意思,表示本教学是围绕有意义这一核心主题而进行的。其次代表Map,即地图的意思,强调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地图的运用。该模式通过设定目标、辨识学情、编码材料、匹配策略、情境构建和整合评价六个教学结构来达成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M-ACK意义教学有配套的地理课程和若干工具化的课堂教学资源工具箱。工具箱中包含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先行组织者图册、学生自评表及与教案同步的教学材料和工具。本书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箱中的部分内容,并用四个案例具体阐述该模式在实际地理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于M-ACK模型的意义教学模式概述

一、基于M-ACK模型的意义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基于M-ACK模型的意义教学模式的功能

三、基于M-ACK模型的意义教学模式的知识观

四、基于M-ACK模型的意义教学模式解决的问题和方法

五、M-ACK意义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六、M-ACK意义教学模型

第二章 M-ACK意义教学目标设定

一、研读课程目标,明确地理课程要培养的价值观、推荐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分析课程内容结构和内容标准,确定需学习的“单元”和单元“大概念”,构建单元概念图

三、分解内容标准,明确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确立学习目标

第三章 M-ACK意义教学学情辨识

一、地理要素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第四章 M-ACK意义教学材料编码

一、地理要素——以经线和纬线课标为例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第五章 M-ACK意义教学策略匹配及情境构建

一、地理知识类型

二、M-ACK意义教学策略

三、不同种类知识策略匹配

四、情境构建

第六章 M-ACK意义教学知识整合、评价及工具箱的开发

一、知识整合

二、M-ACK意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三、工具箱的开发

第七章 案例分析

案例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案例二:《中国的人口》

案例三:《埃及》

案例四:《环境与发展——高西沟村变形记》

参考资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