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字数: 32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96836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产业发展趋势、创新趋势和园区趋势,整理产业园区发展演变历程,突破了以往对园区经济的理解,创新性的构建“空间、产业、共享、创新、服务”园区经济的五大体系。结合现有的园区经济发展特征与经验,提出打造园区4.0的重点举措与保障措施。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区域政策环境,园区的发展也不尽相同,本书将广州、苏州、上海、北京和新加坡等园区经典案例呈现给读者,为读者提供思路与借鉴。
目录
第一章 发展趋势
一、产业趋势
(一)工业发展趋势
(二)服务业发展趋势
二、创新趋势
(一)从创新本身看
(二)从创新领域看
三、园区趋势
(一)近期新一代园区发展特征
(二)园区规划
(三)园区投融资
(四)园区开发
(五)园区招商
(六)园区运营
第二章 园区经济内涵及特征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经济特区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三)重量新区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
(五)重量开发区
(六)重量产业园
二、园区经济内涵
(一)园区的生命周期与发展历程
(二)园区经济的内涵
三、园区经济特征
(一)生态绿色
(二)智慧便捷
(三)特色主题
(四)开放共享
(五)管理协同
(六)产城融合
四、园区经济体系
(一)空间体系
(二)产业体系
(三)共享体系
(四)创新体系
(五)服务体系
五、园区经济思路
(一)理论阐释
(二)发展思路
第三章 园区经济重点建设任务
一、生态园区
(一)生态建设
(二)生态管控
(三)生态经济
二、绿色园区
(一)绿色运营
(二)绿色制造体系
三、智慧园区
(一)前期设计
(二)建设体系
四、主题园区
(一)明确园区产业定位
(二)推动园区招商引资
(三)搭建专业化产业服务体系
五、开放园区
(一)空间开放
(二)政策开放
(三)合作开放
第四章 园区经济保障措施
一、顶层设计
(一)科学规划布局
(二)构建指标体系
二、产业政策
(一)各地政策
(二)政策内容
三、创新金融
(一)融资渠道创新
(二)金融服务供给创新
四、人才吸引
(一)创新人才机制
(二)创新激励机制
五、招商引资
(一)认清招商引资的痛点
(二)优化园区招商的办法
六、资产盘活
(一)资产改造
(二)资产激活
七、政企合作
(一)创新政企沟通机制
(二)协助政府公共职能向园区延伸
(三)企业向区域发展提供动力
八、党建引领
(一)树立“大党建”格局
(二)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
(三)围绕业务特色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四)提升党建活动实效性
第五章 产业园区案例
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园区概况
(二)体制机制
(三)空间布局
(四)产业发展
(五)招商引资
(六)平台运营
(七)物业服务
(八)人才发展
(九)金融模式
二、苏州工业园区
(一)园区概况
(二)体制机制
(三)空间布局
(四)建筑风貌
(五)产业发展
(六)招商引资
(七)平台运营
(八)物业服务
(九)人才发展
(十)金融模式
三、张江科学城
(一)园区概况
(二)体制机制
(三)开发模式
(四)空间布局
(五)建筑设计
(六)产业发展
(七)招商引资
(八)平台运营
(九)物业服务
(十)人才发展
(十一)金融模式
(十二)优惠政策梳理
四、中关村科技园
(一)园区概况
(二)体制机制
(三)开发模式
(四)空间布局
(五)产业发展
(六)平台运营
(七)物业服务
(八)人才发展
(九)金融服务
(十)中关村信用模式
五、新加坡裕廊工业区
(一)园区概况
(二)管理体制
(三)开发阶段
(四)运作模式及特色
(五)规划与建筑设计
(六)产业发展
(七)物业服务
(八)人才发展
(九)金融模式
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园区概况
(二)体制机制
(三)土地开发模式
(四)空间布局
(五)产业发展
(六)招商引资
(七)平台运营
(八)人才发展
(九)物业服务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