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横扫中原的女真 速兴骤亡的东北霸主

横扫中原的女真 速兴骤亡的东北霸主

  • 字数: 1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孙昊,杨军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495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曾被华夏民族视为边区夷狄的女真人,最后竟成为大辽帝国和北宋王朝的掘墓人。 女真的勃兴凭借的是他们极具战争力的军政组织,实行民兵合一的制度,在励精图治的帝王指挥下可以所向披靡,而当他们功成名就、建立起一个汉文化为主导、帝王专制的传统农耕政权之后,随着原来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制度的缺陷也日渐凸显。本书展示女真民族迅速崛起、灭辽吞宋的传奇霸业。
内容简介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如走马灯般兴衰绝灭,而在北方草原上,也上演着同样的剧情,游牧民族如风一般袭来,又如风一样消失。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这些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华夏民族历史同样悠久的肃慎人,在华夏先民不断地将自己的文明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峰的时候,却在远离中原的东北群山中,无声无息地沉寂了两三千年之久。但就在契丹帝国如日中天的时候,出自肃慎族系的女真人各部正在默默地走出大山,以其鲜明的民族特性隆重登上历史舞台,如出山猛虎一般横扫各方势力,建立起以女真族为主体的帝国政权——金国。绵亘百年的女真金国为中华文化注入了别样风采。本书从肃慎族系的女真人走出大山的历史开始,以详尽的史实与流畅的笔触,讲述了女真帝国从兴起到衰亡的全过程,生动再现了百年女真金国的传奇霸业。
作者简介
杨军,辽宁省朝阳市人,1967年12月7日生,回族。1989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1997年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集刊》主编。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译著5部,主编教材2部。已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项。
目录
序篇 3000年韬光养晦的山林人
第一章 一鸣惊人:横扫大漠的东北虎
头鱼宴上的“宽宏”:契丹人永恒的痛
“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发明人
直捣黄龙:一个传奇帝国的诞生
契丹内讧:女真帝国崛起的助推器
第二章 北南变奏曲:金宋两强的角力
谁动了宋人的奶——海上之盟的意外收获
孤军南下扑东京:擒贼擒王的经典实践
从张邦昌到刘豫:坚持不懈的代理人政治
以土地换和平:狂飙突进式征服后的急刹车
第三章 君帅之争:困扰两代皇帝的难题
东朝廷,西朝廷:帝国艳阳下的阴影
多头政治的终结者:渔翁得利的完颜亶
斗争旋涡中的悲情皇帝
第四章 梦碎江淮:功过参半的海陵王
血雨腥风中走出的“温情”皇帝
迁都燕京:帝国盛世的奠基者
桃色新闻:贬损对手的上佳武器
祸起萧墙:狂吞热豆腐后的悲惨结局
第五章 大定之治:是辉煌,还是回光
接收旧臣:险中求胜的完颜雍
为海陵王收拾烂摊子
汉化治国:大定治世的兴奋剂
女真本位主义:维系帝国血脉的无奈选择
第六章 盛极而衰:走向定居的苦涩后果
女真进士教育出来的文治皇帝
北方征尘的阴霾
回光返照式的最后大捷
帝国斜阳:积重难返的汉化“恶果”
第七章 阴霾中的黄昏:内外交困的金王朝
近侍权重:章宗时代的遗产
蒙古人的铁蹄:另一个马上民族的兴起
南迁偏安:寻找铁蹄下的世外桃源
封建九公:保卫河北的最后努力
第八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南宋最后一根稻草压垮的女真帝国
两场错误的战争:精神紊乱后的狂躁
不争气的邻居:被迫南北两线作战的金哀宗
汴京攻守: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
唇已亡,齿不知:南宋大军的最后一击
尾声 山林中续写传奇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章 一鸣惊人:横扫大漠的东北虎 一个名叫函普的客人,在完颜部中定居下来。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后裔竟成为日后女真民族的主导。经过几代人的顽强努力,完颜家族终于将分崩离析的女真人各部落熔铸为一个新的统一体,成为白山黑水间的主宰。 完颜阿骨打,注定将成为一个响彻中国历史的名字。 头鱼宴上的“宽宏”:契丹人永恒的痛 公元1112年初春,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照例到混同江钩鱼游玩。这并不是简单的娱乐消遣,而是辽代皇帝特有的巡游制度,史称“纳钵”。在纳钵期间,辽帝国的行政中心也随之迁到纳钵地。在纳钵地,辽朝皇帝要接见当地部族首领,招降纳贡,安抚诸部。每年初春,辽朝皇帝的纳钵地点就在混同江附近,也就是今天吉林的查干湖一带,此地就在生女真聚居区附近,每年都有大批女真贵族前呼后拥,为辽帝打猎、钩鱼。 像往常一样,女真各部族的首领都来觐见辽朝皇帝耶律延禧,为他钩鱼、打猎和提供各种服务。 钩鱼是春季纳钵的重要活动之一。先要在冰面上搭起帐篷,凿开四个冰眼,将中间的冰眼凿透用以钩鱼,外围的三个不凿透用以观察。鱼将到时,观察人告知皇帝,皇帝就到中间的冰眼用绳钩掷鱼。鱼中钩负伤带绳逃走,就先放松绳子任其逃去,等鱼挣扎得没劲儿了,再用绳子把鱼拽上来。钩得的第一条鱼谓为“头鱼”,主要是鳇鱼、鲟鱼和胖头鱼。每出“头鱼”,辽朝皇帝往往要大肆庆祝一番,这称为“头鱼宴”。 这一年,耶律延禧特别有兴致,在“头鱼宴”上,耶律延禧酒到酣处,命令在场的女真首领次第跳舞助兴。虽然这些女真首领在本地都是独当一面的酋豪,但在皇帝面前却不得不收起脸面,充作舞者艺人。而有一个年轻的女真贵族却神情冷漠,丝毫没有服从的意思,而是向前报告说自己不会跳舞。辽帝耶律延禧见有人驳他的面子,十分不满,一再催促,这个年轻人却打定主意坚决不从。耶律延禧看到他意气雄豪,料定他必为大患,想要找个借口杀掉他,但最终因手下劝阻而作罢。耶律延禧并没有料错,这个在头鱼宴上大煞其面的人就是日后灭亡契丹帝国的金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而发生在1112年初春的这段插曲也成为流传已久的一个典故。 阿骨打是生活在今属哈尔滨阿城区阿什河流域的完颜部女真人,是当时称为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阿什河)完颜部的首领。他出生于1068年,即辽咸雍四年。史书上记载他天生神力,勇武异常,擅长射箭,敢于不披甲向敌人单挑。而且他对辽朝有着很强的敌对心理,不愿意在契丹统治者面前低三下四。早在辽道宗即辽帝耶律延禧父亲统治时代的末年,阿骨打就与一个契丹高官因娱乐产生冲突,他用刀背狠敲了对方胸口。头鱼宴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就不足为怪了。但是,仅凭一个勇武异常的英雄似乎抵御不了一个国家机器的力量。阿骨打之所以敢于和辽朝统治者叫板,是以他的完颜部家族的强大势力为后盾的。 当我们把时间暂时向前推到10世纪初,也就是阿骨打所处时代的100多年前。完颜氏的先祖函普迁徙到仆燕水一带,即今天的牡丹江上游地区。他非常成功地解决了当地部落的纷争。史书记载,在这次裁决过程中,函普发明了征偿法,即杀人犯罪无须其他部民承担责任,只需犯罪者本人及家庭给予受害人合理的赔偿。通过这种方法,函普泯除了原始社会循环追杀的血亲复仇习惯,使女真人不再会因为个别人的犯罪行为而将整个部落牵扯到有害无益的仇杀中去。当地人将一位已经60岁的贤女嫁给了函普,以示感谢,函普遂在今天牡丹江上游地区定居下来。 牡丹江上游地区是山区,不便耕作,人们的生活以渔猎为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到了函普的孙子绥可的时代,他率领本部落迁居今天的黑龙江省阿什河一带。阿什河流域自古就是利于耕作、资源丰富的宝地,完颜氏迁到此地后,告别了无固定居所的生活,开始从事简单的农业耕作。这也就揭开了按出虎水完颜部勃兴的序幕。 P8-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