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的地方志

中国的地方志

  • 字数: 8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周迅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321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有许许多多介绍各地方情况的文献。它们如同博学多知的老人,能够不厌其烦地向你娓娓道来。其中叙述得最全面、最详细的,就要数地方志了。
地方志也可以简称为“方志”。“志”就是“记”,就是记录、记载、记述或铭记不忘的意思。顾名思义,“地方志”就是一个地方各个方面情况的记载。不过,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记载。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裁——志书体,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它汇聚一个地区从古代到现代,从自然到社会的所有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一志在手,这个地区的山川、风物、史迹、人物全都历历在目。所以,有人称它为“一方的古今总览”,或“地方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周迅,江苏宜兴人。1935年8月生。1965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北京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主任。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  地方志的第一个特点:地区性
  二  地方志的第二个特点:综合性
  三  地方志的第三个特点:资料性
  四  地方志的第四个特点:连续性
第二章  中国的地方志
  一  现存的中国地方志有多少
  二  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地方志
  三  繁荣的地方志家族
第三章  从两千年前说起
  一  周代的“四方之志”
  二  先秦的国别史和地理书
  三  先秦的地图
第四章  “杂述”的时代
  一  千峰竞秀的史地杂著
  二  在交融中推陈出新
第五章  由图经到地方志
  一  官修志书形成制度
  二  遍地开花说图经
  三  瓜熟蒂落——地方志的成熟和定型
第六章  攀向古代方志的峰巅
  一  走在稳步发展的路上
  二  “天下藩郡州邑莫不有志”
  三  踏上古代方志的很好
  四  方志学的诞生
第七章  坎坷、变革和新生的历程
  一  坎坷和探索的三十八年
  二  方兴未艾的新中国修志事业
  三  方志学的发展
第八章  献身于地方志事业的人们
第九章  一座待开发的宝藏
  一  丰富的资源信息
  二  科学技术的珍贵记录
  三  社会历史的工笔画卷
摘要
    秦、汉以后,绘制地图的技术更趋成熟。为了表达更复杂的内容,有的地图更附有文字说明。《汉书·地理志》中,就有两处引了《秦地图》的文字。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三幅西汉初年的地图,一幅地形图,一幅驻军图,一幅城邑图。画的主要是汉初所封的长沙国的南部,即今湘江上游潇水流域一带。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以实测为基础绘制的地图。这三幅用途不同的图,图例统一,比例大致适当,图上不仅有山脉、河流的名称,还有居民户数的统计。小小的长沙国拥有这样相当不错的地图,由此可以推想汉初制图、用图的一般水平。汉朝宫廷中更是收藏了大量地图。西晋的裴秀,是我国杰出的地图学家。他在晋初做过尚书令,佐理国家军政,由于职务关系,就曾看到过国家收存的大批汉代地图。不过裴秀对这些地图的准确性很不满意,他经过认真考订,编成了我国的也是世界的第一部历史地图集——《禹贡地图集》,同时总结前人的经验,创立了一套科学的绘制地图的理论,成为我国传统地图学的创始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