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老戏骨——从候场到谢幕
字数: 28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王晓华
出版日期: 2022-07-01
商品条码: 978755591256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44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老戏骨:从候场到谢幕》是有名历史学家、作家王晓华近期新长篇纪实文学,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的记述手法,书写了他所熟知的父辈的前半生,实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话剧运动发展史。
作者简介
王晓华,老家河南,南京老杆子,也写过《老杆子》。生于南京,老三届知青,进过工厂,任过教师,78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河大任教,又在《史学月刋》当小编。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年,调回南京,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谋生。 看过不少档案,也写过不少关于民国史方面的书,卖得较好的有《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纪录》和“国殇”系列两种,均印刷十次以上。也给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多家媒体做节目。近年在央视法制频道做主讲人,有百十集民国专题讲座,已有《审判大汉奸》结集成册发行。
目录
第一部
我爹的朋友圈
在家靠父母
投奔石友三
加入青帮“江淮泗”
两个黄鹂鸣翠柳
马道街的广告牌
“呼保义”戴涯登场
来买金陵春色
第二部
“金眼彪”凡塞识荆
“玉麒麟”洪正伦行侠
“假孔明”骗“宋公明”
“小旋风”李次玉纳贤
“豹子头”王者落草
一张中韩两国都有的老照片
“武将军”到西安
“入云龙”朱星南行正道
偷艺——转益多师
瞎子放鹞不见起
延安来的那些人
西安还是延安?
“殿前御史”招安
误走战干团
《李秀成之死》引发的血案
耍猴的绳牵紧了
我家就在剧场里
县太爷林晋琦
擓篮的老太太
“鼓上蚤”王伯华打流
附:老四铁公鸡
斧子砍下来了
“鲁提辖”丁尼仗义
“浪子”叶鼎洛风流
“圣手书生”韩悠韩留名
直升机下的儿童保育院
家无三斗粮,就当孩子王
两个小难民
“一丈青”罗慧多情
“高衙内”葛武棨逞威
“没羽箭”袁孝堂举贤
今宵好向郎边去
“铁叫子”陈宪章助力
情多累美人
“旱地忽律”屠家骧混世
摘要
在家靠父母 河南老人有这样一句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我小时候,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之南京,夏天酷热无比。我和爹躺在竹凉床上,望着满天的繁星。他告诉我,天下王姓出太原。从明洪武年问,官府将山西人都集中在洪洞县的大槐树下,然后迁移到湖广、江西、江苏、河南各地。从山西出来的人,小脚指甲上都有一个沟…… 我认真地扳着脚指头观察过,真有一道沟。等到后来,很多人都说自己先祖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出来的,小脚指甲上都有沟,学名“瓣状甲”,才觉得我爹说的不一定靠谱,因为没有家谱。 我爹1949年参加解放军后的自传中记载:祖籍是砀山县。砀山这个地方明清时期属于徐州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时属江苏省徐海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砀山归江苏行政督察铜山区,属江苏省行政督察第九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日伪占领,隶属淮海省;1952年,砀山县划归江苏省,1953年改属江苏省徐州专区(驻徐州市);1955年2月21日,砀山县划人安徽省宿县专区。 曾祖母的丈夫去世早,为了生活,曾祖母给大户人家做女佣。清光绪三年(1877年),各地闹灾荒,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丁戊奇荒”。据《清史稿》记载,这场少有的大饥荒从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光绪四年(1878年),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灾情蔓延到安徽、四川和江苏北部地区,受灾人口约占大清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曾祖母在老家砀山没法生活,就带着我爷爷王运庭,逃难到开封。根据三槐堂家谱记载,三槐堂原称太原堂,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移民到萧、砀一带,种下三棵槐树,称为三槐堂。按家谱辈分排序(武威光建国,文运曜长春),运字辈的上面是文字辈,下面是曜字辈。 曾祖母到开封后,仍然靠着帮人,供爷爷读书。后来爷爷长大,先在安徽某县做书吏,也就是“绍兴师爷”,后来又到了祥符县衙中做书吏。书吏是清朝官署吏员的总称,秉承主管意旨,承办公事,营私舞弊,成为有清一代的一大弊政。书吏的收入不高,通过承办文书、档案与讼状,上下其手,不少挣银子。 光绪年间的进士陈恒庆,做过京官,致仕家园,将京中杂记见闻写成《归里清谭》一书,其中记载了户部书吏史恩溥以索贿得银两数十万,“房屋连亘,院落数层,皆四面廊厢,雨雪不须张盖”。由此可见“绍兴师爷”的收人不低。当然,县衙门的书吏与户部的书吏难以相比。我爷爷多年的“积蓄”也置下了二十几间房产。大清灭亡后,爷爷继续在民国的开封县知事那里做职员,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 爷爷王运庭共有两房太太,大太太生大伯镇华、小姑毓华;我奶奶名字叫许存义,是二房,生大姑葆华(后改名葆兰)、老二国华(即我爹)、三叔伯华和四叔舒华。 1913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六,我爹生于开封翟家胡同1号。翟家胡同离石桥口不远。清代翟家胡同是两条街,分别称火神庙后街和翟家胡同。1912年易名维新东街。1937年改称维新街。上世纪50年代分为两条街,称火神庙后街和翟家胡同。1965年,二街合并称朝阳胡同。 1920年,北洋军阀之间的直皖战争爆发,执政的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势力战败垮台,从上到下,中央、省、道、县各级衙门大换班。从1921年起,年迈的爷爷失业,小姑才4岁,家中失去生活来源,人口又多,只能靠吃瓦片、卖房过日子。我爹7岁时起,读过两年私塾,后插班省垣四小读三年级,只读一年,就因拿不起学费,中途失学。 P5-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